小學五年級學生對社會和生活有了自己的認識,對生活和成長的理解開始變得多元,學習壓力、交友壓力等挫折現(xiàn)象逐步顯現(xiàn)。但由于學生的心理還處于懵懂的半成熟狀態(tài),加上家庭教育的“慣養(yǎng)”模式,迫切需要對他們進行一定的挫折教育。
本節(jié)課采用試聽結合、游戲輔助的形式,引導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體驗挫折,在體驗中感悟挫折,在感悟中學會成長。
了解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初步學習調(diào)整挫折情緒的方法,結合生活體驗,嘗試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困難和挫折;初步感悟挫折是成功的基石,增強“我要成功”的信心。
教師:同學們,我們先來做個有趣的游戲。游戲的名字叫作“尋找星海娃”。游戲規(guī)則:老師說尋找某種特征的星海娃,如果你的身上具有這種特征請迅速起立,咱們一起拍拍手。
師生游戲互動。
教師:尋找愛好運動(喜歡音樂、有智慧、有夢想……)的健身娃(藝術娃、智慧娃、夢想娃……)。
設計意圖:通過熱身游戲,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又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讓師生互相認識,了解班級部分學生的特點。
教師:根據(jù)PPT出示的挫敗經(jīng)歷的提示,猜出他們分別是誰。
教師:看了他們曾經(jīng)的一些挫敗經(jīng)歷,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這些名人都曾經(jīng)歷過挫折,他們都不是一次就獲得成功的,甚至有人還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失敗與挫折,但是他們并沒有被挫折打敗,而是不斷嘗試,不斷堅持下去。
教師:人生這一條路上,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個人無論是偉大還是平凡,在他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經(jīng)歷過或正在經(jīng)歷挫折。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聊聊“挫折”這個話題。請大家說說自己對挫折的認識,當你遇到這些挫折時,心情是怎么樣的?
學生1:我在學習英語時遇到過挫折,四年級時有兩次英語考試都在85分以下,所以我每天都很認真地背誦單詞,還報了英語輔導班,可最后的期末測試還是沒能考出理想的成績。我當時特別失落,還有點迷茫,是媽媽一直鼓勵我繼續(xù)加油,還教我改變學習方法。
學生2:不是只有偉大的人和成功的人才會遇到挫折,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有一次,我和好朋友因為一件小事有了矛盾,當時很難過,心情很不好。后來,經(jīng)過相互溝通,我們又和好了。
設計意圖:通過“猜猜他是誰”的游戲,幫助學生認識挫折,并了解挫折是學習和生活中的正?,F(xiàn)象。遇到挫折時,不要恐懼,要學會正確對待。
PPT出示游戲規(guī)則:每組由組長負責,以石頭、剪刀、布兩兩猜拳形式進行比賽。種子想長成大樹,要經(jīng)歷種子、小芽、小樹、大樹的過程。每次猜拳后贏者升級,再和相同級別的人繼續(xù)猜拳,輸者退回到種子重新開始。
先每組推薦一名同學上臺參與游戲體驗,并交流生長歷程和心情;再由組長帶領組員開展游戲,再次交流生長歷程和心情。
學生1:我最后的生長狀態(tài)是大樹,但我不是一次晉級成功的,我和不同的對手PK了很多次。剛開始連續(xù)失敗了三次,心里挺懊惱的,為什么總是失敗呢?但第四次之后我就一直贏,最后獲得了成功。第一次成長為小芽的那一刻我特別高興,心想著前面的努力終于有回報了,真是越挫越勇。
學生2:我在第一次游戲中長成了大樹,但是第二次卻是小樹,距離成功還有一步之遙,有點遺憾。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或時間再長一點的話,我就能成功了。
教師:同學們,雖然這只是一個游戲,但在人的一生中,類似這樣的場景并不少見:有的人努力了能一次成功,而更多的人可能努力過、奮斗過,最終還是失敗,還需面對一次次的挫折。但每一次的失敗也意味著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設計意圖: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是對課堂的尊重,更是對學生生命成長的尊重。只有解放了學生的時空,才能解放學生的思維,學生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成長。
《破繭成蝶》故事分享:草地上有一個蛹,被一個小孩發(fā)現(xiàn)并帶回家。過了幾天,蛹出現(xiàn)了一道裂縫,里面的蝴蝶掙扎了好長時間,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來。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掙扎的樣子,十分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剪破,讓蝴蝶脫蛹而出。然而,由于這只蝴蝶沒有經(jīng)歷破蛹前必須經(jīng)歷的痛苦掙扎,身軀臃腫,翅膀干癟,根本飛不起來,不久就死了。
教師:蝴蝶為什么飛不起來最后死了呢?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1:蝴蝶掙扎的過程也是積累能量的過程,它的翅膀會變得越來越有力。如果沒有掙扎,也就沒有了能量積蓄,便飛不起來了。
學生2:我們有時也需要經(jīng)歷一些挫折,不斷積累經(jīng)驗,才會走向成功。
教師:遇到挫折,要靠自己克服,這是來自自我的信念與不竭的動力。挫折是人生中寶貴的財富,挫折也精彩。
設計意圖:以“破繭成蝶”的故事,讓學生領悟到挫折是完整人生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升華學生對挫折的認識:感恩挫折,笑迎挫折。
教師:人生中可能會有一些無法預料的事,當這些挫折來臨時,我們該如何面對呢?在遙遠的美國洛杉磯,有一個小男孩叫埃茲拉,他出生時左手只有一根手指,左腿沒有膝蓋,有些扭曲。他兩歲時做手術切除了扭曲部分,裝上了假肢,并將左腳的大拇指移植到了左手上,于是埃茲拉的左手擁有了兩根手指。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11歲了,你覺得他現(xiàn)在的生活過得怎么樣?
學生1:我覺得他的學習、生活都會特別困難,因為他只有兩根手指,很多簡單的事情都做不了。
學生2:他有可能會遭受到同伴的嘲笑,不能寫字,不能運動,不能跳舞,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樣學習和生活。
教師:接下來,我們來看一段埃茲拉的視頻,感受他是如何戰(zhàn)勝挫折、戰(zhàn)勝命運的。
學生觀看視頻《特殊的普通男孩》。
觀看完,各小組在組長的組織下討論交流,并提煉出他能夠戰(zhàn)勝挫折的關鍵原因,用記號筆將相關詞語寫在彩色心形卡片上,并分享交流。
學生1:我們小組認為埃茲拉能戰(zhàn)勝挫折的關鍵原因是他有奮斗的目標、戰(zhàn)勝挫折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
學生2:我們小組覺得他身殘志堅,有不屈不撓的意志。
學生3:我們覺得他很自信,懂得感恩挫折。他在運動場上不覺得自己和別人有什么不同,他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殘疾,并積極地付出努力。
教師:同學們,以后當你因遇到挫折而失望、難過的時候,希望你能想起埃茲拉,想起這個不向挫折和命運低頭的小男孩。
設計意圖:觀看視頻,小組交流及全班分享埃茲拉積極應對挫折的方法,并聯(lián)系學生所遭遇的挫折,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尋找解決挫折的方法,把這節(jié)課所學付諸實踐。
教師:課前,老師在我們班進行了關于挫折的小調(diào)查,共收到53份問卷。從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同學們或多或少都遇到過挫折,甚至有同學遇到挫折的次數(shù)在10次以上。挫折大部分來源于學習和同學交往兩個方面。對于挫折的態(tài)度,之前有不少同學選擇“無所謂”“不管它”。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現(xiàn)在對挫折的認識或態(tài)度有沒有什么變化呢?
學生1:我以前特別不喜歡挫折,失敗會讓我感到失落。但我現(xiàn)在懂了,如果正確對待挫折,它就能激勵我奮發(fā)向前,化挫折為動力。
學生2:我以前很懼怕挫折和失敗,覺得挫折就像魔鬼,它會阻礙我的人生。但現(xiàn)在我知道遇到挫折是非常正常的現(xiàn)象,我不再害怕了。
設計意圖:反饋前期的調(diào)查問卷,將本節(jié)課中學習到的應對挫折的方法應用到平時的實踐中。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能正確對待學習生活中的挫折,由原來無所謂的態(tài)度,轉變?yōu)檎_認識挫折,甚至積極應對挫折,變挫折為動力。
本節(jié)心理活動課通過在游戲中體驗、在活動中交流,讓學生了解到挫折是人生中的正?,F(xiàn)象。通過《特殊的普通男孩》視頻欣賞和交流,初步學習調(diào)整挫折情緒的一些方法,嘗試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困難和挫折。尤其是在結合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的挫折時,很多學生感悟到挫折是成功的基石,再次面對這些挫折時能積極面對,并主動與伙伴分享調(diào)整情緒的方法,不但學到了方法,還體驗了分享的快樂。
1.目標明確,定位科學。
小學高年級學生遇到的困難與挫折大多是交友、學習方面的,基于這樣的學情基礎,本節(jié)課的目標定位是準確的,讓學生了解挫折是人生中正常的現(xiàn)象,初步學習調(diào)整挫折情緒的一些方法,感悟挫折是通往成功的基石。這樣的目標符合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水平,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特點,體現(xiàn)了心理健康教育預防和正面引導的特點。
2.活動內(nèi)容設計適切,方法得當。
以游戲、活動、故事、案例、問卷等展開心理健康輔導,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交流中啟發(fā)、在閱讀中自省、在表達中碰撞,立足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活動化的方式讓學生站在課堂中央,實現(xiàn)同伴互助、自我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