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紅
摘 要?體育是小學生從小鍛煉強健體魄,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重要教學內容。也是樹立終身體育,生命即運動觀念的重要方法。注重小學體育教學興趣的培養(yǎng),是體育教學實行的關鍵所在,也能形成自我鍛煉的行為習慣與意識,幫助學生塑造高素質強健的體魄。本文將針對我國體育教學現狀,分析了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對體育興趣的策略與研究,并提出了相關的幾點實際建議。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8,7,C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5-0132-01
一、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一)面對新教材的無所適從。自從新教材出現后,教師常會感到新知識點頗多,在授課時要把握重點又要及時聯系和釋放新的知識點,而學生則應接不暇,特別是存在困難的學生,更會無所適從,所以教師同時也要考慮學生對于新教材時間上充分的探索與吸收。為保證課程進度,很多時候師生都是每堂課過于匆忙,沒有充分的消化教學內容。
(二)在新課改環(huán)境下,大多學生參與體育的熱情已經高漲。如今的體育課堂已是和諧民主的快樂學習氛圍,學生都樂于積極參與并且大膽帶動起來,敢說敢表現。教師在組織體育活動時,可以利用小學生特別強烈的好動好奇心理,創(chuàng)設活潑生動的情景教學,一來激發(fā)學生興趣,二來喚醒參與熱情。
(三)當前小學生各學科課程多,小學生的課程設置有:語、數、外、體、美、勞等。小學生學業(yè)并不輕松,而是快節(jié)奏學習忙生活忙碌。
二、小學生體育教學興趣培養(yǎng)的策略
(一)營造良好體育氛圍,發(fā)揮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位置。小學體育課與其他科目上課模式基本還是一致,體育教學還是教師主導的方式。在上課之前教師計劃好所要上的內容,再帶領學生展開教學活動,多余時間可作為學生自主選擇體育活動內容。這種做法很多忽視了學生的主觀意愿,導致活動過程中缺乏師生的交流,使學生沒有學習的自主性,這也是導致體育課學習熱情不高的原因。其次傳統的過于單一嚴肅的體育教學模式,也是學生難以培養(yǎng)興趣的因素。通常情況下,學生都對于愛批評教學習慣過于嚴厲的老師會心生畏懼,因此想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學觀念必須改觀,應該營造平等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三)加強學生身體素質,提升日常體育課質量。小學生課業(yè)日益加重,但是也不能忽視對日常體育的教學,因為應試教育體制原因,大多學校和老師普遍認為體育課不重要不在考核成績之內,所以對于體育課的教學都是馬虎應付,體育課堂大都由學生自由活動,沒有規(guī)律可言。比如有的學生本來就不愛運動沒有老師管教之下更是呆坐在角落不積極參與各項體育活動。這樣直接影響了體育教學質量低下,無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同時這種教師不重視的態(tài)度,也間接影響了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認知,對體育課進而采取漠視敷衍的態(tài)度。由此可見,如此的教學理念和方式怎么能讓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呢?因而,學校教師對待體育的態(tài)度,正是引發(fā)學生興趣與否的關鍵所在。教師負責認真的豐富每一堂體育課,科學合理安排體育教學內容,不隨意取消浪費體育上課時間。充分結合小學生心理和愛玩的天性調動起有趣的體育課堂,從而培養(yǎng)對體育濃烈熱情和興趣。
(三)開發(fā)學生的體育潛能,注意學生的體育能力的差異性。目前普遍體育教學方式,都采取集體方式進行活動。在某一個體育項目中統一參與,教師往往不會區(qū)別開來,比如男女生對待體育項目上的意愿不統一,但是教師并未引發(fā)關注。這樣沒有結合學生個性化的喜好,而使相同的體育項目占據大部分上課時間,而其中有很多并不喜歡或不擅長的學生存在此項目進行中,難以充分促使學生的主動性的特長性的發(fā)揮。男生大都喜歡籃球,因為其運動量大且激烈,故而女生可能更喜歡較舒緩點的運動,如跳繩等。如果這種學生對于體育興趣或能力上的差異不能獲得良好協調,定會形成部分學生體育能力的阻礙,所以,在體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并細心的觀察合理的協調興趣與能力存在差異性的學生。盡量做到所有的學生都能興趣的積極的投入到自己喜歡與適合的體育活動項目中來。
(四)豐富體育課程內容,完善體育教材資源。雖然現在各小學都開設了體育課,但硬件條件與師資水平都很難達到統一標準。而且有些教師本身對于體育重要認知度不夠,存在各項體育教學活動中組織性的欠缺,不難科學合理性的保證體育的開展實施。另外有些體育器材用品單一匱乏,故而使體育課程乏味無趣,致使學生興趣度不高。這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學校方應及時引進優(yōu)質的師資隊伍,提高教師體育教學水平,加強各校間有利于學習交流的互補實踐活動。另外也要豐富體育教材設備,加大體育器材的多樣性,以保證體育課程中學生都能有可使用的相關器材,使用切實感受體育的意義和豐富實際操作體驗。教師應常靈活運用體育教學方式,對現有的體育資源加以利用,整合和開發(fā),讓學生體會到體育課程的豐富多彩,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
三、結束語
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加強提升學生自主鍛煉的能力。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加大教學質量的重要部分。教師應在重視教材的根本上,認真研究方法技巧。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濃厚興趣,使他們主動愉快的去活動。在完成基礎的教學任務時,也提高學生的身心綜合素質,為終身體育做好前期的基礎工作。
參考文獻:
[1]楊娜.小學體育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運動,2017(15).
[2]吳凌云.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體育教學的實踐[J].讀與寫,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