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qū)第一中學(xué) 劉心悅
指導(dǎo)老師:劉玉真
樹是神奇的畫筆,或黃或綠,或動或靜,記錄著時光的年成,以及歲月的煙火。仰望大樹,我仿佛看到,那些遠去的祖先,搬一片葉的凳子,坐在樹梢,用枝椏的筆,一年畫下一個圈,一圈繪出一個年輪。
鳥兒從天空飛過,飛向自己的樹。
在無數(shù)的樹組成的森林里,每一只鳥兒都總能輕易地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棵樹,那是經(jīng)過一路風(fēng)塵的旅途后心靈的最終歸所。無論經(jīng)過了多么旖旎的景象,見過了多么綺麗的風(fēng)光,那棵樹總是那抹藏在心底的溫柔;無論遭受多少風(fēng)雨,無論遇到多少磨難,那棵樹總是那心底深處的堅強。那棵樹有一個自己的名字——家。
家是什么?
家,可以是浩浩江水上的一葉孤舟,可以是粼粼波光中的湖岸豪宅,可以是山頂舒適的山洞……但是,那些都不是真正的家,那棵名為家的樹在每個人的左胸深處生根發(fā)芽。家是失意時耳畔溫婉鼓勵的話語,家是勞累時遞來的溫?zé)崆宀?,家是難過時堅實的臂膀,家是迷失在城市森林里時,心中那一抹向往的清明。
心底的家,可以是四世同堂,也可以是三人成家。即使你身在地球的另一端,在寂夜猛然驚醒,望著窗外繁華的城市,在不屬于自己的土地上想起心底那棵屬于自己的樹,嘴角也必然會勾起一個溫柔的弧度。離家越遠,心底的那棵樹就越茂盛。家,是即使身在異國也忘不掉的溫暖,是無法割舍的羈絆。無論在天涯還是海角,那棵樹都是你心底不變的風(fēng)景。
家,會永遠在清冷的夜里為晚歸的你點亮一盞孤燈,像是漆黑海上的燈塔,指引漁人前行的方向。雖然晚歸,但遲早會回來。漆黑的夜,寂寥的孤星閃爍,月圓了,月下的鳥兒不知疲倦地飛著,向著它眼中的那棵唯一的樹;清冷的公路上,孤獨的巴士奔向不知何處的遠方,歸家的游子想著他心底那棵唯一的樹。鳥兒終于到達它的巢,游子輕輕打開久違的家門。
“我回來了!”
一瞬間,樹上鳥語花香,到處充滿溫暖的氣息。鳥兒找到了自己的樹,棲息在自己的樹上。風(fēng)和日麗的時候,小鳥在自己的樹上嘰嘰喳喳,那清脆的聲音,增添了無限生機。災(zāi)難到來的時候,那伸展的枝椏展示出拼搏的頑強,那強壯的枝干顯示出無畏的擔(dān)當(dāng),為其遮風(fēng)擋雨。
樹是神奇的畫筆,或黃或綠,或動或靜,記錄著時光的年成,以及歲月的煙火。仰望大樹,我仿佛看到,那些遠去的祖先,搬一片葉的凳子,坐在樹梢,用枝椏的筆,一年畫下一個圈,一圈繪出一個年輪。在樹上,他們畫出了歲月的流逝,更畫出了人間的美好。
我也有自己心底的樹,并不算茂密高大,但卻是我心中最美的樹。歲月流逝,時光流轉(zhuǎn),我在這棵樹的庇佑下見過了十多個春秋的風(fēng)景,但過隙的白駒不曾帶走我對這棵樹絲毫的熱愛。
我愛我的樹,我愛我的家。
[點評] 文章以樹為喻,寫出了對家的熱愛。本文最大的特點是文采斐然,這源于作者巧妙地運用比喻等修辭方法。另外還與作者多處使用整句,整句和散句巧妙結(jié)合有關(guān)。文章文字清麗流暢,敘述平緩練達,給人溫暖和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