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平市城關(guān)小學 劉小麗
小學生的閱讀活動,既包括課內(nèi)閱讀,又包括課外閱讀,兩者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彼此促進的。沒有課外閱讀,小學生的閱讀面是狹窄的,就不能獲得豐富的知識。課外閱讀,是課內(nèi)閱讀的有效延伸和積極補充。沒有課內(nèi)閱讀,課外閱讀就無章可循,就很難實現(xiàn)最佳的閱讀效果。因此,我們要實現(xiàn)二者的有效融合,全方位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不可急于求成,一口吃個胖子,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要先易后難,先讀篇幅較短的文章,再讀篇幅稍長的文章。穿衣戴帽,各有所好。閱讀也是如此,有的學生喜歡詩歌,有的學生喜歡散文,有的學生喜歡童話……我們要根據(jù)小學生的愛好,讓小學生選取自己喜歡讀的文章。
喜歡詩歌的小學生,我們可以指導他們讀冰心老人的《繁星》和《春水》,這些詩歌多是短章,充滿了愛的哲學,有母愛,有童真,還有自然美,更有對人生意義的探索。短小輕便,筆調(diào)溫柔,很適合小學生去品味去思索。
喜歡散文的小學生,我鼓勵他們讀朱自清的散文,還有葉圣陶的散文。我鼓勵他們?nèi)ケ容^,去感悟,體會每篇散文的韻味,學習作者的語言,感悟他們對人生的看法。喜歡童話的小學生,我鼓勵他們讀《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小學生只有讀得多了,才能讀出文章的特色,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涵養(yǎng),要揣摩,要持之以恒。
小學生挑選閱讀內(nèi)容,首先要健康,目前新媒體崛起,網(wǎng)文魚龍混雜,小學生好奇心強,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擾。我們要為其把關(guān),在追求娛樂性的同時,一定要把好思想關(guān);第二是要適合。小學生喜歡夢幻、歡快的文章,他們的閱讀能力也處在起始階段,我們要指導他們閱讀精短的、富有童趣的文章。
好的閱讀方法,是小學生實現(xiàn)有效閱讀的關(guān)鍵。小學生記憶力強,我們要鼓勵他們背誦經(jīng)典,涵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為了促進小學生實現(xiàn)有效閱讀,我們要鼓勵小學生多誦讀,在誦讀中感受作者的美好情懷,感受文章的情感脈絡(luò)。
1.仿讀。沒有誰是天生的朗誦家,只有讓小學生多模仿、多借鑒,他們才能夠迅速進步。我們不要過多講授閱讀技巧,而是要通過范讀影響他們,讓他們在誦讀中慢慢感悟,逐步摸索閱讀技巧?,F(xiàn)在的朗讀課件應(yīng)有盡有,電腦上、手機里都有,便于小學生去聆聽、去學習。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他們聽得多了,讀得多了,才能慢慢感受到誦讀的魅力。借鑒是小學生學習誦讀的捷徑,可以讓他們少走彎路。
比如,我們可以讓小學生欣賞配樂誦讀 ,他們可以隨著音樂的起伏,去感受名家誦讀的抑揚頓挫,去感受名家的情感變化,這些感受,是最直接的感受,給小學生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
2.誦讀。小學生專注力比較差,更適合有聲誦讀,因此我們要鼓勵他們多誦讀,多揣摩作者的內(nèi)心感受,多揣摩文章的內(nèi)在韻律。只有用心誦讀,才能不斷加深對文章的認識,萬萬不可有口無心,應(yīng)付差事。
比如,對于一些古詩,我們可以采用分類誦讀的方式,這一周誦讀有關(guān)春天的詩句,下一周誦讀有關(guān)夏天的詩句,以此類推。也可以這一周讀絕句,下一周讀律詩。這樣便于小學生認知古詩的特色,發(fā)現(xiàn)誦讀規(guī)律,積累誦讀技巧,提高誦讀能力。
3.背誦。對于一些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我們要鼓勵他們熟讀成誦,盡量去背過。小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要聯(lián)系生活,借助想象,這樣就能讀得入情入理,也才能讀得有滋有味。小學生讀的遍數(shù)多了,就能形成對語言的獨特感受,較為輕松地背誦下來。
小學生從興趣出發(fā),發(fā)揮自己的強項,一邊誦讀,一邊感悟內(nèi)涵;一邊誦讀,一邊感受語言的律動。久而久之,他們就能摸索到誦讀的竅門,從模仿誦讀到自由誦讀,從被動讀書到主動讀書,最后實現(xiàn)從一般誦讀到激情誦讀,甚至到背誦的飛躍。
小學生通過誦讀課文,就能感受到文章的優(yōu)點和長處。對于這些優(yōu)美的段落和詞句,小學生要動手記下來,這樣便于日后借鑒和查閱。名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趕不上爛筆頭,都是告訴我們要做閱讀筆記的。
寫讀書筆記,是一個讀書的好習慣。不僅小學生要學習,我們每個人都離不它。我們小時候,可供直接閱讀的書本不是很多,我們就自己摘抄,把聽到的讀到的好詩句、好詞語記錄下來,這些就像蓋房子的磚瓦一樣,都是習作訓練的好材料。
我為了鼓勵同學們做好讀書筆記,每個學期末都要舉辦讀書筆記朗誦會,讓同學們誦讀自己的讀書筆記。讀書筆記多是同學們摘抄的精華所在,他們讀起來格外順暢,讀起來別有韻味,一個個讀得激情四射。
同時,這也是個展示會。同學們可以把自己的朗誦成果展示給大家,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我要求同學把自己認為做得最好的筆記抄寫下來,放在展示臺上去展示。通過這樣的展示活動,同學們對做讀書筆記越來越感興趣。
同學們讀的課外書越來越多,做的讀書筆記也就越來越多。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所有這些,為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在學校舉辦的習作比賽中,我有多個學生脫穎而出。問及他們的感受,他們說從課外閱讀中受益很多。書讀的多了,筆記寫的多了,習作訓練中自然就有話可寫了。
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我們耐心去培養(yǎng),萬萬不可一蹴而就。只要我們方法得當,他們就會喜歡上課外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實現(xiàn)有效閱讀的目標,并從課外閱讀中真正受益。
【1】李虹霞.創(chuàng)造一間幸福教室.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6)
【2】鄭賡嫻 盧曉光主編.寫作訓練教程.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
【3】張洪玲,陳曉波主編.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小學語文,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