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天心
孩子發(fā)脾氣,一般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萌生自我意識,產生獨立意向(從三歲前后開始)。他們不愿事事受父母管束,對父母包辦或擺布產生反感,當大人不滿足其要求時,就會把內心的不滿毫無保留地發(fā)泄出來;二是他們年紀尚小,不善于用言語表達,當大人堅持要他做不愿做的事,或大人堅持不答應其要求時,就會用脾氣來宣泄其壓抑的情緒。
耀耀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開家長會時,班主任老師向耀耀的父母反映說:“耀耀在學校脾氣特別大,上課的時候經常不認真聽講,批評他幾句,就拉長著臉不理人。小朋友們也不愿意和他玩,因為他總愛搶其他小朋友的文具,不給就會打罵人家?!?/p>
對此,耀耀的父母很頭疼,而且耀耀在家時,脾氣也很不好。有一次,媽媽答應下班后給他買新玩具,可是媽媽因為工作太忙了,忘記買了,耀耀知道后非常生氣,亂摔家里的玩具。有時早上送他上學遲到了,他也會大發(fā)脾氣。耀耀的壞情緒就像一顆“定時炸彈”,讓他的父母很苦惱。
有的時候,孩子的脾氣真的會讓家長不知所措,但是,家長不能聽之任之,要學會合理地控制孩子的壞脾氣。
孩子發(fā)脾氣,一般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萌生自我意識,產生獨立意向(從三歲前后開始)。他們不愿事事受父母管束,對父母包辦或擺布產生反感,當大人不滿足其要求時,就會把內心的不滿毫無保留地發(fā)泄出來;二是他們年紀尚小,不善于用言語表達,當大人堅持要他做不愿做的事,或大人堅持不答應其要求時,就會用脾氣來宣泄其壓抑的情緒。
為了讓孩子不被壞脾氣支配,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要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家長對孩子提出的正當需求應盡量滿足,不能滿足時應耐心解釋,幫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
2.只要沒有危險,不要理睬亂發(fā)脾氣的孩子。當孩子有因為發(fā)脾氣而憋住氣或者猛烈撞墻的行為發(fā)生時,建議先帶孩子去醫(yī)院看醫(yī)生,排除疾病的可能。同時,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盡可能找出誘發(fā)的原因。
3.多和孩子交談,告訴他對待生氣的方法。不管孩子多大,父母都要養(yǎng)成跟他講道理的習慣。這個過程中,不管孩子如何無理取鬧,父母一定不要發(fā)脾氣,也不要讓步,更不要利用賄賂、打耳光或者威脅等手段來對待孩子的發(fā)脾氣行為。
4.計時隔離,讓孩子自己冷靜下來。當孩子發(fā)脾氣無法控制時,可以把他放在一個安全的房間里,告訴孩子:“寶貝,我愛你。媽媽(爸爸)知道你現(xiàn)在很生氣,你可以在這里生完氣再決定是不是還要跟我(小伙伴)一起玩?!比绻诠矆鏊?,要根據情況決定是留在原地,還是以盡快的速度把他帶離現(xiàn)場。
5.適當讓步,采取迂回政策改變孩子。當孩子發(fā)脾氣時,父母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適當作出讓步,切記要把握讓步的幅度,讓步不能過大,也不能過于頻繁,否則,他很可能會養(yǎng)成用發(fā)脾氣與你討價還價的習慣。
6.轉換心情,化解孩子無法控制的小脾氣。當孩子大發(fā)脾氣的時候,最好不要跟他硬碰硬,可以考慮讓他做些別的事情,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就會轉移到別的事情上。
7.控制孩子情緒,防止他受傷或者傷到別人。孩子發(fā)脾氣時,可能會在身體和情緒上完全失去控制,此時父母一定要冷靜,盡量抱住他,讓他平靜下來,以防他傷害自己或他人。
8.父母要多和老師溝通。父母要和老師保持聯(lián)系,了解孩子是否在學校受了委屈,膽小的孩子如果在學校受了委屈,會把壞脾氣帶回家,向父母爆發(fā),或是寫作業(yè)時的速度特別慢,故意發(fā)脾氣惹父母生氣。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送給父母最好的禮物,所以父母要學會包容孩子的缺點,學會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多給孩子一些自由,或者指導他去決定一些比較重大的事情,這樣,他的自信心得到提高,發(fā)脾氣的機會就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