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陳超 編輯 | 王芳麗
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當太陽到達黃經(jīng)195度,昭告著秋天的倒數(shù)第二個節(jié)氣——寒露的到來。寒露節(jié)氣大約在10月23日到24日結束,此時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冬天,可以說只剩下一線之隔了。
古代通常用“露”來表達天氣轉涼之意?!对铝钇呤蚣狻分姓f:“九月節(jié),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就是說寒露時節(jié),溫度已經(jīng)達到了冰點上下,幾乎要凝結成冰霜了?!端貑枴ちo大論》中記載:“五之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通緯·孝經(jīng)援神契》中則說:“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為寒露。言露冷寒而將欲凝結也?!庇捎诤侗劝茁稖囟雀?,季節(jié)將要從中秋向深秋轉變,所以舊時有“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的俗話。
寒露節(jié)氣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寒露時節(jié),北方的天氣開始變得寒冷,候鳥已經(jīng)遷徙到南方準備過冬;“二候雀入大水為蛤”,雀鳥都銷聲匿跡,海邊卻出現(xiàn)了與雀鳥的顏色條紋相似的蛤蜊;“三候菊有黃華”,寒露后期菊花開始綻放,吐露出絲絲金黃。
寒露節(jié)氣幾乎貫穿整個10月,這個時候太陽的直射點已經(jīng)偏移到南半球。北半球的陽光照射明顯減弱,地面吸收的熱量大大降低,加之冷空氣不斷增強,秋天的氣息已經(jīng)非常濃郁地充斥在祖國的山河大地之上了。尤其是北方,從涼爽到寒冷的過程短暫而迅速。華北最北端的北京,在迷人的秋景之中已經(jīng)能見到凝結在草木上的初霜了。東北和西北地區(qū)已經(jīng)提前進入冬季,部分地區(qū)甚至能看到銀裝素裹的雪景。即便是在廣東地區(qū),也有“寒露過三朝,過水要尋橋”的俗語。這個時候的氣溫與水溫,已經(jīng)不允許人們赤腳趟水了。
寒露時節(jié)特有的秋綿雨、寒露風和高原雪災會使農(nóng)民一年的辛勤耕作功虧一簣,因此在晴朗的天氣搶收搶種、防災減害成為農(nóng)事活動的主要內容。
華北等地區(qū)1 0月的雨量比9月的雨量要少一半,而西北地區(qū)10月就只有不到20毫米的雨量了。但是在渭水和漢水流域,以及四川、貴州大部分地區(qū),還有云南東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和華西地區(qū),往往會出現(xiàn)秋季多雨的情況,有時候降水連連,總的雨量甚至會多于春季,僅次于夏季。在如此長的時間內陽光無法照耀大地,又兼以濕氣極重,即將成熟并需要收割的秋季作物往往會因此而倒伏、霉爛、減產(chǎn),造成嚴重損失。
寒露前后就是農(nóng)歷九月初九的重陽節(jié)。這一天除了登高望遠、插茱萸外,還有賞菊飲酒的習俗?!段骶╇s記》中記載:“菊花舒時,并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泵虾迫辉娭袑懙溃骸按街仃柸?,還來就菊花”,與友人把盞對菊、共話重陽,酒香菊花融為一體。
人們還會以重陽日的晴雨來預測一冬的天氣。有諺語道:“重陽無雨一冬晴?!钡藗冞€是希望重陽能夠下雨,因為有諺云:“重陽雨,米成脯”、“重陽濕漉漉,穰稻錢千束”。人們相信重陽有雨,則來年豐熟。
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當太陽運行到黃經(jīng)210度,是為霜降,這也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道:“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薄抖墓?jié)氣解》中則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在這個時候,空氣中的水汽在夜晚溫度較低時,會附著于物體表面凝華成霜。這些霜有的呈細小顆粒狀,有的呈針狀,還有的呈羽毛狀。如水汽較多,氣溫適宜時,則可以形成美麗的霧凇,俗稱樹掛。
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天氣漸漸轉涼了,這時小動物們活動頻繁,而且數(shù)量較多,豺狼開始大量捕獲獵物,囤積脂肪為過冬做準備;“二候草木黃落”,到了這個時候夜間的氣溫已經(jīng)是在零度以下,植物停止生長,枝葉開始衰敗變黃,枯萎落地;“三候蜇蟲咸俯”,夜晚地面的溫度已降到了可以結霜的程度,地面的蟲子感到了寒冷,所以一反夏季的嘈雜熱鬧,蟄伏到地底下,用細土將洞穴封起來,蜷縮成一團,保存體溫,準備越冬。
到霜降節(jié)氣,在黃河流域會出現(xiàn)第一場霜,而南方離初霜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此時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秋收掃尾,而南方正是大忙時節(jié),收獲早稻、晚稻,栽種冬麥、油菜,采摘棉花,耕翻整地。在氣象學上,一般把春季出現(xiàn)的最后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而把秋季出現(xiàn)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叫無霜期。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面,無霜期就是農(nóng)作物的生長期限,霜降出現(xiàn)表明溫度已經(jīng)下降到不適合農(nóng)作物生長,甚至到莊稼要受害的程度了,所以人們把霜降稱為“嚴霜”、“霜刀”、“霜劍”。
霜降時節(jié)正是秋菊盛開的時候,所以先祖將九月雅稱為“菊月”。自古以來,我國很多地方在這時要舉行菊花會,賞菊飲酒。在廣西西南部的大新、天等、靖西、德保、那坡等縣的壯族同胞們有過霜降節(jié)的習俗,其中以大新縣下雷圩的霜降節(jié)會最具地方特色。在過霜降節(jié)期間,家家戶戶會做“霜降糍”。它是以當年新收獲的糯米經(jīng)過蒸、舂、捏等工續(xù),并佐以白糖、花生末等餡料制成,色澤銀白,味道香甜。有的人家還會在糍杷上印以雙喜或飛禽圖樣,這種糍杷一般是用來祭祀祖先和饋送親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