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獻[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 重慶 401120]
《愛,是不能忘記的》是20世紀70年代中國人對愛情,尤其是對傳統(tǒng)的理想之愛的繼承,也是對人類美好而又高尚的情感的追求,它同時也道出了人們對真正的超凡脫俗的愛情發(fā)自內心的渴望。
《愛,是不能忘記的》沒有曲折起伏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它以袒露內心的方式講述了一段蕩氣回腸、感人淚下的愛情故事。鐘雨的感情之路是坎坷的。鐘雨年輕的時候也曾對美貌的男子見色起意,她比莎菲走得更遠,與那個人邁入了婚姻殿堂,并且還有了一個孩子珊珊。但鐘雨悔悟了:“人在年輕的時候,并不一定了解自己追求的、需要的是什么,甚至別人的起哄也會促成一樁婚姻。等到你再長大一些,更成熟一些的時候,你才會明白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那時,你已經干了許多悔恨得讓你感到椎心的蠢事。”這段話是鐘雨對自己人生經歷的總結。她擺脫了無愛的婚姻,開始獨身生活。后來鐘雨從沒有對任何一個求婚者動過心,對那些說不出來是善意的愿望或是惡意的閑話總是淡然一笑,因為她遇到了老干部。老干部強大的精神力量吸引了鐘雨的心。老干部成熟而堅定的政治頭腦、出生入死的經歷、活躍的思維、工作上的魄力、藝術上的修養(yǎng)都讓鐘雨崇拜。而老干部也對有趣味的優(yōu)雅淡泊的像一幅淡墨的山水畫般的鐘雨產生了以前從不相信的愛情。但是他們愛情的四周卻是現(xiàn)實的高墻。老干部是有婦之夫,20世紀30年代末,老干部出于道義、責任、階級情誼和對死者的感念與一位為了掩護他而被捕犧牲的老工人的女兒結了婚,他們雖然是沒有愛情的結合,但是他們生活得和睦、融洽,就像一個人的左膀右臂,風里雨里,患難夫妻。另外法律、道義、輿論、習俗也是鐘雨和老干部無法擺脫的束縛。他們相約互相忘記,希望通過時間和空間淡漠這份愛情,但不能相見又豈能阻隔彼此的相思與掛念。老干部會從小車的小窗里暗尋鐘雨的自行車,擔心鐘雨會不會遇上車禍;不開會的晚上他會費盡周折在鐘雨家的大院門口走一趟;平時他也會留心各種報刊,為的是看看有沒有鐘雨的新作品發(fā)表。而鐘雨為了看一眼老干部的后腦勺,她會煞費苦心地計算他經過的時間;老干部送她的《契科夫小說全集》,她惜之如命,從不肯外借,出差時總要帶一本;唯一走過一次的小路鐘雨總是一次次凝望,一次次徘徊,不管風霜雪雨;不能相見的日子里,鐘雨用筆記本作為老干部的替身,對老干部傾訴衷腸,直至她行將就木的那一天。
鐘雨的愛情是超凡脫俗的。雖然鐘雨一輩子都沒有能夠與老干部相依相偎,但她后半生都在精神上與老干部同呼吸、共命運。他們彼此相濡以沫,彼此珍藏著對方最可寶貴的真心,彼此分享著愛情的痛苦和甜蜜,彼此占有著對方的內心世界,他們彼此活在對方的心里,彼此品味著心靈的默契??v然沒有親吻與擁抱,沒有肌膚之親,沒有相伴一生慢慢變老,但是他們已經成為一個整體,雙方化為一個新的生命體,有血有肉,無法分開。鐘雨在老干部去后寫道:你去了,似乎我性靈里的一部分也隨你而去了。古希臘戲劇家阿里斯托芬曾說過,人原本有四只手四只腳的,像現(xiàn)在的人背靠背一樣;人很自大,不聽神的話;神怒而將人分成兩半,就像現(xiàn)在的你我一樣。所以,人永遠在找自己的另一半。阿里斯托芬的故事說出了人人都想要找到屬于自己的另一半的渴望??梢哉f鐘雨與老干部彼此就是對方的另一半,“她的精神明明日日夜夜都和他在一起,就像一對恩愛的夫妻”。
鐘雨的愛情是精神重于肉體,將精神的追求拔高到一個超乎常人的地步。丁玲筆下莎菲女士形象展示了現(xiàn)實社會里常人靈與肉的永恒沖突。對比之下,鐘雨這個人物形象似乎不夠現(xiàn)實。
這種說法有其合理之處。拿《莎菲女士日記》和《愛,是不能忘記的》相比,莎菲眼里還能看到男子的身體,自身也有對美的感受和沖動。而鐘雨卻對漂亮的前夫棄之如敝屣,珊珊也對喬林那擲鐵餅者的帥氣的相貌不屑一顧。鐘雨和珊珊只是注重男子的精神力量,只求彼此能夠達到靈魂的交流。通過對比,后者比前者有所倒退。將鐘雨和《霍亂時期的愛情》里的阿里薩相比,更可以看出鐘雨這一人物的道德化取向過高。阿里薩一生只求得到他青睞的那位女性費爾明娜的愛,他在精神上忠貞于他心中的女王,但是在現(xiàn)實當中,他為了發(fā)泄生理欲望,在五十多年的漫長等待中,他曾和幾百個女性發(fā)生關系。通過阿里薩和鐘雨的對比,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鐘雨對老干部的愛情是靈與肉的雙重的忠貞。鐘雨這一人物形象似乎沒有肉體,沒有肉體的生理需求。周作人在《人的文學》中指出:“我們承認人是一種生物,他的生活現(xiàn)象,與別的動物并無不同。所以我們相信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是美的善的,應得完全的滿足。凡是違反人性不自然的習慣制度,都應排斥改正?!?從周作人的觀點來看,張潔筆下的鐘雨這一人物形象缺少人間煙火氣,沒有七情六欲。
這種人物形象有相關的理論基礎。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愛情不應被理解為健康的性的本能的召喚,而應該是精神高尚的感情,它首先是給雙方帶來精神樂趣,由于思想上的接近、互相了解彼此的志向以及為共同事業(yè)而進行的日常的斗爭,使這種精神樂趣不斷增強。真正愛情的特點是男女在精神心理和審美關系上的一致性”,“男女之間精神上的共同性是真正愛情十分必要的條件”。
車爾尼雪夫斯基的觀點可以用來闡釋《愛,是不能忘記的》中作家筆下的人物為何如此看重精神而輕視生理,作者或許受到了蘇聯(lián)時期傳入國內的愛情理論的影響,而批評這篇作品過于清高的批評者所處的立足點是西方的愛情理論。
生死愛欲是人一生的概括。生死之間,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忽焉而已。人生價值何在?活著有什么意義?這些問題蕓蕓眾生都要面對。存在主義認為人的存在先于本質,人并非像一把椅子,先有了椅子的理念,然后被制造出來。人是被先拋到了這個世界,然后才有意義的問題的?;钪鳛橐环N存在,沒有任何意義,你要為存在創(chuàng)造意義。在存在的茫?;囊?,你也只能用你的行動為你的人生創(chuàng)造意義。愛情是一種信仰,這句話可以概括《愛,是不能忘記的》主旨。對于鐘雨而言,她一生的夢想就是為了找到一個真心相愛的人。愛情是鐘雨的宗教,她的一生是在和老干部的精神之戀中度過的。她至死都不曾感到后悔?!八置髦了蓝几械叫腋#核嬲貝圻^。她沒有半點遺憾”。鐘雨的一生有兩種真實的狀態(tài):一是內心的真實,她一直保有對老干部的愛,同時也幸福地珍藏著愛人的金子般的愛。雖然迫于法律、道義、輿論的阻隔,他們不得相攜相挽,但彼此相愛的幸福也讓鐘雨眩暈于人生夢想的秋千上。二是外部的真實,鐘雨是現(xiàn)實世界里平凡人中的一個。工作、生活、吃喝拉撒與常人無異。生死愛欲,人之一生;生死歸上帝,愛欲歸你我。鐘雨的智慧體現(xiàn)在她的選擇上。她沒有將人生的重放在物質感官的享受上,甚至是幾千年來絕大多數(shù)人都默默忍受的無愛的家庭上。她將愛情從喧囂的世界里提了出來,抱在懷里,溫暖自己走過一生。如果鐘雨沒有對愛情的堅守和信仰,她也只是蕓蕓眾生中的滄海一粟。她在內心里選擇了愛情,愛情也反過來成就了鐘雨的一生。
西西弗推石上山的神話象征著人生在世的艱辛與無意義。加繆道破了人存在的虛無和荒謬。在這個七彩紛呈、生機盎然的大地上,人這一高貴的生靈竟和朝菌蟪蛄同樣,與禽獸無異。然而人之為人,人之高于禽獸,不在于人同于禽獸,而在于人能反思自身的存在,能夠為存在創(chuàng)造意義。從鐘雨對愛情的堅守來看,她為自己本來毫無意義的存在賦予了意義。
《愛,是不能忘記的》中討論的是愛情和婚姻的問題。在文本中,作者將愛情與婚姻的關系分作兩類:一類是無愛的婚姻,一類是戀愛的婚姻?,F(xiàn)實社會大多是第一類。人們把婚姻當作一種傳宗接代的工具,一種買賣交換。在人們的眼里婚姻如同商品講究等價交換,門當戶對。他們注重門第財產家業(yè),而愛情這一精神世界,并不納入他們的考察范圍,這是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在延續(xù)的婚姻傳統(tǒng)。只是基于法律和道義,他們才將妻子和丈夫的責任和義務擔到人生的盡頭,這種結合是無愛的結合。理想的婚姻是戀愛的婚姻,是在真正愛情的基礎上的婚姻。它不受外感官的誘惑,不受金錢名利的束縛,不受年齡種族膚色的限制;只受自我內心的指引,只因為是那一個人,只因為那一個人與我心的靈犀相通。只因為諾大的世界只有我了解你,只有你了解我。只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你在呼喚我,我在呼喚你,彼此的呼喚只有彼此才能呼應。這種結合在人間很少,縱使一輩子找尋也未必能夠找到。因為哈代曾說:“呼喚人的和被呼喚的,很少能相互應答?!倍鴳賽鄣幕橐?,這種理想的有愛的結合,是鐘雨和珊珊一類人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