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指的是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guī)律,呈現(xiàn)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微課在課堂上的運用,大大提升了學生接受知識的效率,并且直觀而有效的展示了知識點的內涵及內容。微課具有碎片化、內容少、傳播直觀等特點,并且具有一定的拓展性質,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所以教師在課堂中如何運用微課,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微課 課堂教學 運用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2-0-01
首先,我們來談談微課運用的幾個誤區(qū)。微課作為一種教學資源,本身有很好的教學價值。但是有時運用不當,會給學生造成困擾,最終使得單次授課失敗,甚至影響整個的授課計劃。錯誤使用微課通常表現(xiàn)為以下幾種情況:
1.全部使用微課進行教學。這里全部使用指的是微課素材的簡單堆砌。在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不同的點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微課資源豐富,并且?guī)в幸欢ǖ耐卣剐裕栽谡麄€課堂教學中全部使用微課在理論上是可以做到的。但這樣做的后果就是,學生根本分不清輕重主次,重點得不到有效的突出,拓展知識過多,使得有限的課堂時間凌亂不堪。學生的學習效果往往就是,什么都學了,但什么都沒學到。核心內容沒有掌握,其他擴展的知識也就隨之灰飛煙滅。
2.微課教學后不及時總結。不同的學生對畫面、知識、感官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不同的學生對某一微課資源關注的點更是不同的。微課資源尤其是視頻、音頻資源表現(xiàn)力豐富,表現(xiàn)手段多樣。學生在看完、聽完微課以后,能不能抓住老師要介紹的點其實是并不確定的。有的學生甚至只是抓住了某種動畫、漫畫的形式,忽視內容。如果教師僅僅使用微課,而不多加解釋和強調,教學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
3.組課過程中某一知識點運用過多的資源。微課資源豐富是特點,也是優(yōu)點。但是如果教師運用不當,反而會成為畫蛇添足的累贅。課堂時間有限,學生注意力的集中也是有限的。針對某一知識點,如果反復的說,用各種形式表現(xiàn),可能課堂會活躍一些,但是接受能力快的同學就不會再用過多的經歷去關注某一個點,教學效果適得其反。
根據以上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總結一下微課課堂教學的正確適用模式。
第一,教師在組課時,針對每一個知識點的微課要精選得當。提高效率,精益求精是適用微課的基本原則。微課的篩選、去粗取精是一個關鍵的步驟。精代表的是適合和適當,微課的選取要根據知識點的重要性、拓展程度、難易程度來節(jié)選。把知識點說透、說到位、說清楚是微課起碼的要求。視頻、音頻表現(xiàn)力直接、畫面、提綱表現(xiàn)的詳盡確切,各有特點。教師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來進行節(jié)選。
第二,微課是一種新型有效的教學手段,可以多用,但不能濫用。 微課的簡單堆砌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災難。課堂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微課只能完成其中的一小部分作用。教師在每個微課后的講解,提出微課中的重點和中心問題,是學生掌握知識點的關鍵。微課可以提高豐富的表現(xiàn)力,但絕對不能替代教師的位置。
第三,微課教學后要有知識互動。無論是傳統(tǒng)教學還是微課教學,其教學的目的是相同的,正所謂殊途同歸。學生在學習之后,掌握的程度以及掌握的知識量,還是需要習題以及答疑來表現(xiàn)和解決的。微課教學后一定要注意和學生的互動,微課有一個優(yōu)勢,那就是可以反復的翻看、查閱。這要比課堂的傳統(tǒng)教學進步的多。
利用微課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也可以更加扎實的掌握相關內容。教師要做好微課的運用,才能使得教學事半功倍。
作者簡介:張顯華(1983-),女,吉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講師,延邊大學, 碩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