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增光
摘 要:港口工程是我國的重點工程項目,直接關系港口運輸效率和港口安全。受到地質因素和現(xiàn)代航運要求,傳統(tǒng)碼頭結構逐漸不能滿足當前港口工程的基本需求,容易誘發(fā)安全隱患,不利于航運發(fā)展。故此,展開對新型碼頭結構的研究,并對新型碼頭結構在港口工程中的運用展開分析,旨在提升港口工程的質量與安全,發(fā)揮港口工程功能,推動航運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新型碼頭結構;港口工程;運用;重力式墩碼頭
中圖分類號:TV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7973(2018)01-0063-03
碼頭結構對港口工程的整體安全性與可靠性具有直接的影響,如果港口工程的碼頭結構出現(xiàn)問題,則會造成碼頭的整體安全問題。不同的地質類型和自然條件,會對碼頭的結構選擇造成不良影響,如果選型失誤,必然導致隱患。當前,新型碼頭結構的研究不斷深入,各類碼頭結構得到不同程度的運用,需因地制宜,展開新型碼頭結構的選擇?;诖耍疚膶π滦痛a頭結構的類型展開研究,并結合實例,對幾種新型碼頭結構的應用實踐展開研究,詳細內容如下。
1 新型碼頭結構的簡單概述
港口工程是關系到港口經濟的關鍵,在具體的港口碼頭施工中,受到港口本身地質因素的影響,則造成傳統(tǒng)碼頭結構無法適應。如果仍舊按照常規(guī)碼頭結構施工,必然會造成安全隱患,威脅碼頭的安全與穩(wěn)定?,F(xiàn)階段,國內對新型碼頭結構的研究不斷深入,各類新型碼頭結構不斷應用到港口工程施工中。例如:桶式基礎結構碼頭、重力式碼頭、雙排大管樁碼頭等。
(1)桶式基礎結構碼頭。該類碼頭結構的效果較為理想,可提高軟土與結構的相互作用力,共同承擔上部結構所傳遞的荷載,其具體優(yōu)勢較為明顯。包括:①可工廠化預制,具體的施工中,可擇取預制構件的方式展開施工,且水上工藝相對簡單,無需運用繁瑣的下沉工藝,不用借助大型水上船只,僅僅依靠排水排氣能夠完成施工,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②施工周期相對較短,且建設中所需施工材料相對較少,資源利用率高,符合綠色施工的基本需求。③可借助充氣的方式,將其拔出海面,可實現(xiàn)重復利用。桶式基礎結構可作為一種新型的軟基處理工藝,可有效提升淤泥地基的處理,使得地基的強度可得到保障,可廣泛用于淤泥質海岸港口。
(2)重力式碼頭。當前,港口工程中,碼頭結構選擇最多的結構為重力式結構。重力式碼頭主要是借助結構本身及填料的重力,保持結構的穩(wěn)定,降低結構發(fā)生滑移和傾覆的風險。通常情況下,可將重力式碼頭分為沉箱碼頭、方塊碼頭、現(xiàn)澆混凝土碼頭等。但是,重力式碼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其借助自身重力實現(xiàn)穩(wěn)定,其對基礎的承載能力要求相對較高。且由于大型化的特性,使得新型重力式碼頭容易出現(xiàn)質量問題。但借助有效的施工質量控制,可全面提升重力式碼頭的應用效果。
(3)新型雙排大管樁碼頭。這類碼頭主要是借助預應力混凝土的大直徑管樁,這類管樁具有良好的承載能力和抗彎強度,且抗腐蝕能力與耐久性較為理想,可廣泛用于不同類型的港口工程施工中。
2 新型碼頭結構在我國港口工程中的運用
新型碼頭結構對改善港口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推動港口工程發(fā)揮與航運發(fā)展?,F(xiàn)針對上述三種新型碼頭結構為例,結合工程實例,對上述三種碼頭結構的運用展開研究,詳細內容如下。
2.1 桶式基礎結構碼頭的運用
對于桶式基礎結構,本文結合連云港港口工程的基本情況,分析其具體運用實踐。連云港是典型淤泥質海岸,且港口工程的自然環(huán)境復雜,為保障港口的建設,該港口工程中,對桶式基礎結構碼頭進行運用,達到發(fā)揮淤泥質土特性,增強地基承載能力的目的。
2.1.1 桶式基礎結構形式
桶式基礎結構不同于大圓筒結構,且與吸附錨結構也存在明顯差異。桶式基礎結構可分為筒型結構與扶壁結構,如下圖1所示,為桶式基礎結構的剖面圖。
這兩種結構形式下部結構沒有差異,且力學原理相同,均是借助殼體空間將軟土封在體內,直接將外部荷載傳遞到結構底部。筒型結構形式運用蓋板,將上部結構與下部結構連接,這種連接方式可以理解為剛性連接,而扶壁結構則是借助一個平面與基礎桶蓋接觸,運用該平面,將所產生的水平力與豎向力傳遞到筒體,但不會傳遞彎矩。為保持扶壁結構的穩(wěn)定性,具體扶壁結構構建中,運用壓重與其重量實現(xiàn)穩(wěn)定。在實際結構形式運用中,需結合因地制宜的原則,展開對結構形式的選擇。
2.1.2 結構使用功能
在研究桶式基礎結構形式后,對其具體功能展開研究??蓪⑼笆交A結構分為防波堤結構和岸壁結構。在實際的港口工程施工中,如僅僅需求防波和減淤的能力,則選擇桶式基礎波堤結構,這樣可順利減輕波浪對港口的干擾。具體運用中,下部結構插入淤泥,但不進入土層。桶式基礎岸壁結構,能承擔水平土壓力,需進入土層,結合位移情況展開設計,可使之適應土體蠕變。
2.1.3 應用實例
以連云港港口工程為例,對其具體運用展開研究。具體分為防波堤工程和港區(qū)岸壁工程。
(1)防波堤工程可分為東堤與西堤兩個部分,其長度分別為12206.18m與9561.56m,借助詳細的地質勘察工作,獲取區(qū)域地質信息。得到淤泥層厚度8.5m,平均潮位下水深8m,現(xiàn)將防波堤設置在-3~5m的等深線。具體施工中,如果選擇斜坡堤結構,不僅會導致服務年限降低,還會造成造價增高,不利于工程需求。故此,擇取桶式基礎防波堤結構,其可在降低成本的基礎上,增強防波堤效果,較比斜坡防波堤,成本可以節(jié)省2.3億元,工期縮減14個月,效果顯著。
(2)岸壁工程中的運用。港區(qū)內擇取環(huán)抱式防波堤掩護,可形成一個岸線長達33.5km的碼頭岸線。對于港區(qū)內的岸線,則選擇桶式基礎岸壁結構,在具體的施工中,運用這類碼頭結構,可節(jié)省工程造價10億元。
由此可見,連云港碼頭運用新型桶式基礎結構,其在適應連云港淤泥質土的基礎上,可有效降低港口工程的工程造價,效果顯著。endprint
2.2 重力式碼頭結構的運用
重力式碼頭結構是當前碼頭建筑中使用較為普遍的碼頭結構,借助碼頭結構本身和填料的重力,規(guī)避結構滑移與傾覆?,F(xiàn)本文結合某一具體港口工程對其運用展開研究。該工程二期設計年吞吐量100萬t,三期設計140萬t,設計最低水位17.5m,碼頭面高程26m。其地質資料中,③層粉質粘土qf為45,qR為1100,fak為180。通過詳細對區(qū)域地質研究,得到港口未出現(xiàn)不良地質因素,穩(wěn)定性、承載力良好,可展開重力式碼頭結構運用。
該港口工程,擇取重力式碼頭結構,墻身與蓋板均為現(xiàn)澆結構,墻身斷面形式選擇有底單層空心塊體,界面形式為III字形,并間隔15展開變形縫設置,墻身厚度0.8m,底部壁厚0.8m,蓋板厚度0.6m。選擇混凝土墊層,厚度控制在0.15m。如下圖2所示,為本工程具體的重力式碼頭結構圖。
本工程選擇重力式空箱結構,具有施工簡單、快捷、造價低廉等特點,盡管會出現(xiàn)一些沉降和排水等問題,但比傳統(tǒng)高框架結構的鉆孔灌注樁施工,效果更為顯著,適應本工程的基本需求。
此外,在具體重力式結構碼頭運用中,需展開有效的結構計算工作,具體的計算內容包括:自重力,船舶系纜力與撞擊力、地基承載力、抗傾系如表1所示,為荷載及相關力的計算結果。
在具體施工中,結合具體地質條件和開挖方式,確認開挖高度,規(guī)避淤泥回淤。在底板和胸腔澆筑中,需注意裂縫處理,強化監(jiān)控,保障結構穩(wěn)定。為避免沉降和位移,施工過程中,需預留位移與沉降量,確保重力式結構碼頭的穩(wěn)定可靠。
2.3 新型雙排大管樁碼頭
這類結構具體運用中,先前后兩排大管樁施工,設置鋼連桿連接,給予分層拋沙,深層攪拌加固處理拋沙體與自然地基,從而達到加固目的??煞譃槿位靥钌埃⒔o予有效加固。這類碼頭結構在具體運用中,具有其本身的特點,包括降低樁側壓力,促使港口工程可以在水深較大,噸位較大與地質條件相對較差的環(huán)境中運用,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港口工程施工效率,很好的耐受港口腐蝕等效果。
針對新型雙排大管樁碼頭可展開有效改進工作,促使新型雙排大管樁碼頭的運用效果更為理想,具體的改進為:具體設計中,將阻滑作用納入到整體穩(wěn)定計算中,從而控制管樁間距。再考慮固體轉動影響,控制嵌固點的選取。分析板樁內力,選擇嵌固點法使同一結構用相同假定分析,減少相關計算工作量。
3 結束語
研究分析新型碼頭結構在港口工程中的運用,分別對重力式碼頭結構、桶式基礎結構和雙排大管樁碼頭結構展開研究,并結合實例,分別對各種新型碼頭結構在港口工程中的運用進行闡述,從而明確具體新型碼頭結構的優(yōu)缺點及運用要點,從而滿足港口工程的基本需求,綜合提升港口工程的質量與安全,滿足航運需求,推動航運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浩群,李武.新型結構在連云港港口工程中的應用[J]. 水運工程, 2013(10):83-88.
[2]張海民.新型重力式碼頭在安徽內河港口工程中的應用[J].工程與建設, 2014(5):647-649.
[3]陳峰. 新型重力式碼頭在工程中的應用[J]. 商品與質量, 2016(19):48-49.
[4]張育林, 馮先導, 林紅星,等. 無錨板樁新型施工碼頭結構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港灣建設, 2016,36(6):29-31.
[5]高志偉,唐照評.疏排管樁新型碼頭結構的實際工程運用[J].中國港灣建設, 2015(4):21-23.
[6]丁友林. 新型材料在港口工程中應用可能性的探討[J]. 科技風, 2015(16):147-1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