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 沈陽市第七人民醫(yī)院 (遼寧 沈陽 110003)
內容提要: 目的:比較常規(guī)超聲檢查和超聲彈性成像在頸部淋巴結良惡性診斷中的價值,肯定超聲彈性成像對頸部淋巴價值結良惡性診斷的作用。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頸部淋巴結病變患者42例(56個淋巴結)先后進行B超檢查,普通彩色多普勒檢查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以病理學檢查為基準,比較三種檢查方法的靈敏度和準確率。結果:在UE檢查中,以1.78作為彈性應變率比值,檢查靈敏度和準確度分別為96.15%,82.1%,高于B超檢查結果,并與病理檢查結果更接近,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超聲彈性成像與普通多普勒檢查方法及B超檢查方法相比,具有高度的準確性,是臨床診斷頸部淋巴結良惡的有效方法。
超聲彈性成像(UE)是由多普勒超聲檢查演變的一種診斷方法,在腫瘤疾病的良惡性判斷上具有積極作用。主要是通過病變部位彈性應變率比值來判斷其良惡性,但目前這一方法在臨床上的應用處于初始階段,為了進一步驗證這一方法,筆者將對癥患者的B超檢查、常規(guī)多普勒超聲檢查和UE成像結果報告如下。
將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頸部淋巴結病變患者42例(56個淋巴結)作為研究對象。頸部Ⅰ型10例(14個)、Ⅱ區(qū)淋巴結腫大9例(11個淋巴結)、Ⅲ型8例(11個)、Ⅳ型3例(4個)、V型12例(16個)。所有患者均在常規(guī)超聲檢查和彈性成像檢查后行超聲引導下的穿刺組織學活檢,將病理結果作為淋巴結良惡性的診斷標準。本次42例患者中,男30例,女12例,年齡27~68歲,平均(39.4±7.5)歲,本次基本資料對統(tǒng)計結果無影響。
儀器設備:美國GE-E8超聲診斷儀。
采用美國GE-E8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為5~11MHz。對所有患者行常規(guī)超聲檢查,得到淋巴結及其周邊組織的大小、邊界清晰度、淋巴門回聲、血流情況,形成彈性成像[1]。以胸鎖乳突肌為參照對象,計算SR值。檢查時盡量避開動脈,以免動脈搏動對檢查結果造成影響。整個按壓速度和力度要適中,保持勻速,以保證圖像的清晰度和準確度。取該曲線的最后1幀為分析對象。SR值計算需將目標淋巴結完全描記在內。所有檢查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進行對照。
常規(guī)超聲評價:B超檢查以淋巴結邊界、短徑和縱橫比等為參照和評分標準。按照Alam等的評分方法,邊界清晰記1分,不清晰記2分;淋巴結短徑<8mm計1分,≥8mm計2分;病變部位形態(tài)規(guī)則計1分,不規(guī)則計2分;縱橫比≥2計1分,<2則計2分;淋巴門存在計1分,不存在計2分[2]。本次共5項檢查標準,均在本院專業(yè)人員操作下完成。將檢查結果所得分析按照臨床標準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分為5型。Ⅰ為淋巴門型,血流僅分布在淋巴門或呈樹枝狀分布于淋巴組織周邊;Ⅱ型為短棒狀和星點狀;Ⅲ型為周圍型,血流多分布于淋巴結外周;Ⅳ型為混合型,血管分布包括以上兩種或兩種以上情況;V型為少血流型,檢查無血流信號分布,或幾乎無血流信號分布。其中,將Ⅰ型淋巴門和V型少血流型判定為良性,Ⅱ、Ⅲ、Ⅳ型均判定為惡性。
UE評價:測出胸鎖乳突肌與腫大淋巴結的SR比值,以SR值為基準進行診斷,并與病理診斷結果進行對比,繪制ROC曲線,計算診斷靈敏度和準確度。
使用SPSS 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1個淋巴結為單位,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和處理。數(shù)據(jù)檢驗方法為χ2檢驗;以SR值1.78為臨界點,繪制曲線并進行診斷;以P<0.05為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6個淋巴結中,病理檢查良性30個,其中3個為淋巴結炎,11個為淋巴結核,16個淋巴增生。惡性26個,確診淋巴癌6個、轉移性鱗癌9個,甲狀腺乳頭狀癌10個,小細胞癌1個。檢查過程正規(guī),檢查結果可作為參照對象。
通過邊界清晰度、短徑和回聲均勻性診斷良惡性,判定B超靈敏度和準確度。檢查結果25個惡性淋巴結中,邊界清晰12個,靈敏度46.2%。短徑≥8mm 22個,靈敏度84.6%?;芈暡痪鶆?4個,靈敏度53.8%。根據(jù)評分標準,計算出本次B超檢查的準確度分別為57.7%,80.8%和61.5%。
結合彈性應變率比值繪制曲線,計算分界值,本次分界值為1.78。即SR<1.78診斷為良性,SR≥1.78診斷為惡性。結果30個良性淋巴結中,SR<1.78的淋巴結21個,SR≥1.78的淋巴結有9個;在26個惡性淋巴結中,SR<1.78的有1個,SR≥1.78的有25個,靈敏度96.2%,準確度82.1%。與B超檢查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靈敏度和準確度更高。
超聲彈性成像是一種新的檢查方法,作為腫瘤疾病良惡性檢查手段,以病灶及其周圍組織的受壓變形判斷其硬度和性質變化[3]。與傳統(tǒng)B超和彩超相比,彈性成像可以準確反映病變部位的硬度差,計算其彈性應變率比值,具有更高的準確度。目前,超聲彈性成像可應用于甲狀腺、前列腺和乳腺病變檢查中。在本次研究中,筆者分析了超聲彈性成像在淋巴結良惡診斷中的價值,旨在明確這一診斷方法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UE成像的靈敏度高達96.2%,僅1例惡性腫瘤未被明確診斷,其原因可能為原發(fā)腫瘤對轉移性淋巴結產生影響,使組織硬度不高。與良性淋巴組織不同,惡性淋巴結及其周圍組織常出現(xiàn)粘連、浸潤、活動性差等特點。經(jīng)過治療的淋巴結可能出現(xiàn)供血減少,組織硬度增加等現(xiàn)象,鈣化是良性淋巴結的臨床表現(xiàn)之一,鈣化后導致組織硬度增加,這是影響常規(guī)B超檢查正確率的因素之一[4]。本次UE檢查結果的準確度為82.1%,高于B超檢查的61.5%。檢查結果顯示,UE對于淋巴增生的檢查準確度極高,但對淋巴結核的診斷相對較困難,誤診率達27.3%,原因可能是由于淋巴結核伴有液化壞死可能,使組織硬度降低,通過硬度診斷存在誤診可能,對于淋巴結核檢查而言,盡早就診是關鍵[5]。
當然,本研究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由于超聲彈性成像在臨床中的應用尚不廣泛,因此數(shù)據(jù)不足,此外頸動脈波動對本次實驗結果具有一定的影響,可能造成誤診。在淋巴結良惡檢查中,依然需要將常規(guī)超聲檢查和UE結合使用。但總體上,頸部淋巴良惡性診斷,以超聲彈性成像的方法檢查具有高度的診斷價值,可作為臨床檢查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