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蓉
女性常見的腫瘤,包括乳腺癌、宮頸癌前病變、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交界性腫瘤、卵巢癌、子宮肉瘤、外陰癌、陰道癌等。
注意一些生活方式、了解一些醫(yī)學常識,可能對癌癥的發(fā)生、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有利。這些生活方式包括:1.生活規(guī)律、避免熬夜。2.飲食合理、健康,少吃油炸食物等垃圾食品。3.適當進行戶外活動,有氧運動。4.保持愉快的心情。5.保持適度的體重,避免過度肥胖。6.定期接受體檢。7.開始性生活不要太早,特別是20歲前不宜有性生活。8.年輕女性進行HPV疫苗注射,可以預防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
身體出現哪些現象,就要注意有可能發(fā)生了癌癥呢?
1.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流液。有可能因為女性宮頸、子宮內膜、陰道發(fā)生腫瘤,腫瘤組織糟脆,容易破碎,引起陰道流血。陰道流血量開始很少,間隔時間長,常常不會引起重視。隨著腫瘤不斷長大,陰道流血量逐漸增加,甚至發(fā)生大出血。有些病人等到陰道大出血了才去醫(yī)院,這時可能腫瘤已經發(fā)展到很晚期了,失去了治療的機會。
2.捫及乳房、腹部包塊。女性朋友常常無意之中捫及乳房小結節(jié),此時一定要引起重視,有可能是乳房長了腫瘤。乳房結節(jié)有良性、惡性之分,患者需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醫(yī)。子宮腫瘤、卵巢腫瘤長大到一定程度,特別是在早晨憋尿時可捫及下腹部硬或在下腹部可捫到包塊。
3.一段時間都感覺胃部不舒服,或感覺腹脹。卵巢癌患者常常先表現為胃不舒服,或因腹水引起腹脹。很多病人會首先到消化內科就診。
4.體檢時發(fā)現腫瘤標記物升高,如CA125、CA199、CA153等升高,或者人乳頭狀病毒(HPV)陽性等。
實際上,女性任何年齡段都有可能患癌癥。特別是近20年來,臨床上發(fā)現患癌癥的病人年齡越來越年輕。宮頸癌一般好發(fā)于50歲左右,但現在30歲~40歲左右女性患宮頸癌的人數明顯增多,甚至有人20歲左右就患宮頸癌。卵巢癌一般發(fā)生于絕經前后,但卵巢交界性腫瘤發(fā)病年齡較年輕,卵巢生殖細胞腫瘤則發(fā)生于兒童及年輕女性。子宮內膜癌常見絕經期及絕經后,但在月經長期不規(guī)律、肥胖、不育等內分泌失調的女性中患子宮內膜癌的幾率較高,發(fā)病年齡比較年輕。外陰癌多發(fā)生于絕經后婦女。
1.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首先進行婦科檢查。婦科大夫在陰道窺視下肉眼觀察和手觸摸陰道、宮頸,了解是否長腫瘤。婦科檢查宮頸無明顯腫瘤者,要進行宮頸細胞學(TCT)、HPV檢查。檢查有問題者,陰道鏡檢查并取宮頸活檢,病理證實有無癌前病變或癌,如發(fā)現宮頸明顯腫瘤直接取腫瘤活檢送病理。宮頸無病變,需行宮腔鏡檢查,取子宮內膜組織送病理,了解子宮腔內是否發(fā)生腫瘤。 做B超、核磁共振(MR)檢查,進一步了解宮頸、子宮內膜病變情況。測腫瘤標記物SCC、CA125、CA199等。
2.腹脹、腹部包塊:進行B超、CT等檢查。測腫瘤標記物CA125、CA199、甲胎蛋白(AFP)等。做胃鏡、腸鏡檢查排除外消化道腫瘤。
3.乳腺結節(jié):乳腺大夫檢查乳房。做B超、MR、鉬靶乳房檢查。乳房腫瘤穿刺或腫瘤切除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