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鴻騫
那天,為了趕一篇稿子,我正全神貫注地趴在電腦前碼字,老伴兒卻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闖進(jìn)我的書房,不由分說揪著我的一只耳朵審問道:“老實(shí)交代,你為什么要騙我?”
我好半天才回過神來沒好氣地反問她:“我時刻都與你同心同德,什么時候騙你了?”
她堅(jiān)持著:“你就騙我,騙我,騙我!”
我見她都要哭出來了,便正色道:“我咋騙你了,你說具體點(diǎn)兒好不好?”
她這才瞪著我問道:“咱家昨天吃的魚到底多少錢一斤?”
我恍然大悟地“啊”了一聲,并推了推她的手,說:“我老實(shí)交代,你放下我的耳朵吧……”
許多人都說她厲害,還說我怕她,其實(shí)她為人實(shí)在,我也不真正怕她,只是煩她嘮叨。她出身貧寒,從小養(yǎng)成了節(jié)儉的習(xí)慣。我上街買菜時,她每次都是左叮嚀右囑咐,要我怎樣選貨,怎樣討價還價,怎樣盯著秤。而我又是書呆子一個,不管她怎樣囑咐,到時候就亂了方寸,不愿意跟人計(jì)較,匆匆買回來交差,價格就常常要比她買的菜高出一籌,回家后她一旦知道了便嘮叨個沒完,真是煩透了。
怎樣才能既要買到好菜,又要不被老伴兒嘮叨呢?后來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就是買菜時盡量揀質(zhì)量好的買,而回家報(bào)賬時又自動“降”點(diǎn)價,使老伴兒因價廉物美而高興。
此前的頭天,我意外地在街頭遇到了一位賣魚的農(nóng)婦,她那小筐里全是清一色的大鯽魚,每條都有半斤左右,都活蹦亂跳的,漂亮極了。旁邊正有一個年輕的女子伸手向籮筐里逮魚,我蹲下一瞅,是我們的鄰居小單。小單此時已跟魚販講好價,每斤7元。我二話沒說,也跟著買了兩條,回家報(bào)價時我說是每斤6元。老伴兒很高興,連聲夸贊我買得好,并親手烹了,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孫兒把魚湯全包了…
但“賊”做三年自犯,這回我的“騙”術(shù)也露餡了!
沒等我交代完,老伴兒便氣憤地說:“哼,我還以為你真那么有能耐呢!剛才我碰到小單時我還夸你呢,誰知小單說是7元。原來你在騙我!”
我心里很不服,于是辯解著:“其實(shí)我是為你好啊……”
她立馬反擊我:“嘿,你騙我還說是為我‘好’呢!世界上有這種‘好’嗎?”
我理直氣壯地說:“如果不那么‘騙’你一下,昨天晚上吃魚時你會那么高興嗎?快樂是無價之寶,是健康的要道,我只花了兩塊錢就‘買’得了你的歡心快樂,難道還不值嗎?”
老伴兒又舉起了一只手,但這回她不是來拽我的耳朵,而是像年輕的時候那樣握緊拳頭一面朝我砸,一面惡狠狠地說:“值!值!我要你值……”
我也像年輕的時候那樣,一動也不動地硬挺著。她越砸越開心,最后不禁“撲哧”一聲笑了!
但往后我也不敢再“騙”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