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聰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 油氣工程學院,山東 東營 257000)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或者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念、道德觀念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習近平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盵1]隨著國家經濟不斷發(fā)展,人們思想不斷開放,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女性經濟地位逐漸獨立,加之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離異家庭不斷增加,單親家庭的子女教育問題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在思政教育視閾下關愛單親家庭大學生,能夠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德才兼?zhèn)洹⑷姘l(fā)展。
在西方國家,單親家庭是指“以男性或女性為家長,同被撫養(yǎng)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這樣的家庭多由死亡、離婚、分居、拋棄或者未婚所形成”?!痘橐黾彝ゴ笤~典》指出,“單親家庭指由父親或母親一方與未婚子女共同構成的家庭,核心家庭因夫妻一方去世或夫妻離異而造成。”《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將其定義為“由父親或母親中的一方與未婚子女共同構成的家庭”。由此可見,單親家庭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父母角色單一;二是子女未婚且不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
諸多學者和社會調查家認為,單親家庭中父母一方的缺失會導致單親家庭子女比完整家庭的子女面臨更多壓力,并將這種壓力轉化為強烈的自卑、孤獨、焦慮、對抗等不良情緒,因此單親家庭子女在社會交往、學習狀況、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社會也逐漸將單親家庭的子女作為特殊群體來看待。但并非所有單親家庭子女都存在上述問題,部分單親家庭的大學生還具備其自身的優(yōu)勢。
一是部分單親家庭大學生在文化和物質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中能夠獲得更多關愛。單親家庭的出現具有現實必然性,尤其是近幾年,我國離婚率居高不下,人們已經逐漸接受單親家庭的存在。有一定文化和物質基礎的父母雙方在平和的心態(tài)下能夠以科學、理性的態(tài)度來面對現實,同時整個家庭更能關注和關懷單親家庭中的子女,使其感受到來自多方面的關愛。
二是部分單親家庭大學生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據調查,單親家庭中的父母角色多以母親為主,偉大的母愛能夠滋養(yǎng)和感化子女,給予子女充裕的關愛。另外,現如今家庭教育備受關注,教育理念和方法日益多元化,父母雙方在教育子女過程中會出現分歧,這不利于子女的成長成才。而在單親家庭教育中,單親父母能夠貫徹一定的教育理念,保持教育的一致性,避免教育迷茫和教育沖突。
三是部分單親家庭大學生具有積極的人格表現。單親家庭子女如果能夠擁有平靜的家庭生活、充裕的經濟條件、和諧的人際關系,則能夠將單親家庭的相對劣勢轉化為優(yōu)勢。王飛在研究中提到,單親家庭的子女具有積極的人格表現,如獨立性更強、抗挫能力過硬、責任感更濃厚、競爭憂患意識更緊迫、人際協調能力更完善等[2]。
在對單親家庭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兩種關系:既要全程關注,又要抓住關鍵節(jié)點;在思想政治引領的同時,做好日常生活的關懷。
一是全程關注不放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做好長期教育的準備,如春風化雨般感化學生、改變學生,切忌急于求成。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單親家庭大學生的過程中,也要做到不間斷、不留白、不漠視。從入學開始,就要建立單親大學生檔案并不斷完善,做到對學生家庭情況、學習學業(yè)、情感生活、學生活動、就業(yè)意向等情況了然于心,并根據大學全程不同階段的學業(yè)要求和發(fā)展要求提出指導意見,給予恰當的幫助。
二是關鍵節(jié)點要抓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格外關注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發(fā)展的關鍵節(jié)點,比如期末考試、轉專業(yè)、畢業(yè)去向等。部分單親家庭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弱,在一些重大抉擇面前感到迷茫,在關鍵節(jié)點承受較大壓力,因此,應緊緊抓住這些關鍵節(jié)點進行引導教育,使學生以良好的心態(tài)、正確的方法面對困難、解決問題。
一是思想政治引領要正向。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抓住時機,緊跟學生思想動態(tài),對學生進行正向教育,堅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做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單親家庭大學生在思想上容易出現迷茫、墮落、敵對等現象,因而要注重運用典型教育和感染教育方式。二是日常生活關懷要暖心。單親家庭大學生雖然渴望與人交往、渴望情感認同,但在人際交往中比較羞怯和被動。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學生接觸比較多,了解學生的渠道較為多元,因此要深入細致地體察單親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并給予相應的關懷。充分運用一次遇見、一個話題、一句問候、一個眼神,在無形中將真誠和關愛傳達給學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以理想信念教育為主線,以心理健康教育為基線,以職業(yè)生涯教育為長線,促進單親家庭大學生全面發(fā)展。
新時代大學生應該準確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然而,據調查,部分單親家庭大學生的政治觀念淡薄,對國家大事不聞不問,消極參與學校黨團活動,入黨積極性不足,對班級事務不熱情,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教育和干預,將不利于學生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讓單親家庭大學生認識到自己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承擔的重要責任和使命,強調國家對人才的積極培育和渴望,使其堅定理想信念,腳踏實地,不負韶華。
部分單親家庭大學生因家庭變故、父母沖突、物質壓力、輿論壓力等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有研究指出,部分單親家庭大學生在情感情緒方面表現為情緒穩(wěn)定性差和情感較為冷漠;在社會適應方面表現為人際關系敏感和應激反應水平偏高;在自我認知方面存在認知失調及不合理的自我評價等問題[3]。對這些問題,萬來和認為應重視但不夸大、不簡單歸因、認識問題并著力矯正[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對存在心理障礙的單親家庭大學生進行有效心理輔導;并與校內外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建立良好關系,及時匯報和干預學生的心理問題,切忌聽之任之;學校相關部門也可針對單親家庭大學生進行有效輔導,舉辦相關講座或工作坊,切實改善單親家庭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
職業(yè)生涯教育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進行準確的自我認知,合理決策,并落實到行動。另一方面,還能指導學生順利就業(yè),建立適宜的目標,獲得長遠的發(fā)展。部分單親家庭大學生在個人發(fā)展方面表現得不自信、不樂觀,進而導致學業(yè)困難和就業(yè)困難。因此,對其進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勢在必行,并應貫穿其整個大學生涯。
優(yōu)勢視角是美國社會工作領域的一種思維模式和實踐方式。美國堪薩斯大學教授Dennis Saleebey指出:“優(yōu)勢”不僅指個人的特征、品質和技能,也包括環(huán)境資源的關系特點。甚至,幾乎所有事情在某種特定條件下都可視為一種優(yōu)勢。同時,他將優(yōu)勢視角運用于社會工作實踐中,研發(fā)出了針對弱勢群體的救助方式和理論[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須堅信,所有學生都具有自身的優(yōu)勢、美好的品質。應鼓勵單親家庭大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多幫助其他同學等,努力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將劣勢轉化為優(yōu)勢,并運用于生活實踐。
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幫助個體獲得積極的人生體驗,彌補心靈創(chuàng)傷,并獲得付出動力。部分單親家庭大學生存在自卑、敏感、多疑等性格特點,在人際交往中比較怯懦、被動,并存在嚴重的心理依賴。據調查,單親家庭大學生在戀愛關系中更容易失衡,尤其是女生。父母一方的缺失容易使其感受到被拋棄、被拒絕,甚至不值得被愛等不良體驗,導致其在戀愛關系中患得患失,最終不利于戀愛關系的發(fā)展和維持,甚至影響心理健康。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密切關注單親家庭大學生與任課老師、父母、舍友及其他同學的關系,并向其強調人際關系的平等、尊重、保持適當距離等原則。
單親家庭大學生的大部分不良情緒和不良狀態(tài)都源于父母的教育影響。父母雙方離異后容易產生仇恨情緒、對生活失去希望、脾氣暴躁,甚至行為不當;在子女教育方面,則表現出過度溺愛或冷漠,教育觀念和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偏差,這都將對子女產生不利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與單親家庭父母加強聯系,并通過走訪、開展咨詢等方式鼓勵他們走出生活陰影,為子女樹立正確的榜樣;合理處理離異后的家庭關系,為子女營造寬松、和諧的生活氛圍;改善教育觀念和方法,避免放任自流或期望值太高。
高峰體驗是指人在進入自我實現和超越自我的狀態(tài)時所感受到的一種非常豁達和愉悅的體驗。實踐證明,及時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并提供機會使其充分展現自我,能夠使其產生積極體驗并獲得持續(xù)進步的動力。另外,在學生工作、班級事務中承擔一定角色的學生成長更快,更有自信,工作能力也能得到有效鍛煉和提升。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大膽啟用有能力和奉獻意愿的單親家庭大學生,并給予充分信任,進行精心培養(yǎng)和適時贊賞,為其創(chuàng)造高峰體驗,使其在服務集體過程中增強自信心,實現自我價值。
單親家庭大學生作為學生中的一個群體,具有其特殊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須給予高度關注,在生活、學習、人際交往、身心健康等方面多加引導,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多層面、多角度改進其思想狀態(tài),促進單親家庭大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01).
[2] 王飛.單親家庭大學生人格問題研究[D].上海:華東交通大學,2009.
[3] 王伊晴.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單親家庭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D].雅安:四川農業(yè)大學,2014.
[4] 萬來和.離異單親家庭學生教育的問題、成因及對策研究[D].上海:華中師范大學,2011.
[5] SALEEBEY D.優(yōu)勢視角——社會工作實踐的新模式[M].李亞文,杜立婕,譯.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