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 要】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育已經漸漸發(fā)展成新課改教育了,拘泥于書本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新課改教育了,語文的教學方式和內容需要不斷更新改革,而開放式的教育已經漸漸普及各個教育領域。正確運用開放式教學模式,可以拓展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思維、思路,讓他們進入語文百花園的天地,感受到語文的魅力。
【關鍵詞】開放式;小學語文;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154-01
小學語文教育對于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模式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它是學生接觸語文的開始,也是正式應用語言的開始。所以,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小學語文教學。小學生應該是天真無邪的,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不應該強行改變學生的邏輯思維。我們應該采取柔性的方法,來教育好每一位學生。開放式教學模式,對于小學生教學是非常重要的。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開放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開放,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的主動發(fā)展。語文閱讀教學目標,主要包括閱讀認知、閱讀技能、閱讀情感三方面。但在目前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目標主要由老師來確定,且比較重視閱讀認知目標的完成,而閱讀技能、閱讀情感等目標還處于不被重視甚至被忽略的地位。教師沒有去深入思考學生學習的方法、技能、興趣、信心、交往、意志等因素的培養(yǎng),語文閱讀教學不能使學生既有所知又有所感、既獲取方法又培養(yǎng)興趣。而開放性的教學目標除了體現(xiàn)認知、技能、情感目標之外,還要體現(xiàn)出目標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目標的多元化,體現(xiàn)閱讀目標由學生自主確定和教師指導確定相結合的方向。
二、小學語文開放式教學的基本含義
小學語文開放式教學,就是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全面整合小學語文教學資源,廣泛吸收已有各種教學法的長處,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于現(xiàn)代課堂教學過程中,并通過運用先進教學手段,改革評價體系,達到使學生適應現(xiàn)代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指導思想。它本著“教為學服務”的觀點,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立體的目標體系,調動學生自身的積極性,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實現(xiàn)教學效益最大化,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健全個性、創(chuàng)新精神和勇于實踐的品質。
三、小學語文教學理念的開放
教育內部存在著兩種張力,即教育者的張力(或者說影響力,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社會的制約與影響)與學生的張力(即他的自主能動性與個人的興趣、愛好、自主性等),這兩種張力之間自始至終存在著一種拉鋸式的對抗與協(xié)調。教育最終應創(chuàng)造條件,調和這種對抗,構建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內在張力的自主發(fā)揮與充分發(fā)展。但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是僵硬的。師是“師道尊嚴”,生是完全服從、被動接受。在新時代里,師生關系應改變?yōu)槠降取⒚裰鞯年P系。開放式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摒棄了傳統(tǒng)教育“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讓學生變“要我學”的被動學習為“我要學”的主動學習,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充滿學習的活力,得到全面發(fā)展。如何引導小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便成了各學者研究的重點。針對學校學生的實際,創(chuàng)新了一些語文學習方法,用于輔助課堂教學。這些構想和措施區(qū)別于課堂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學生在課下自由、自主地完成,許多學生受益匪淺,成果顯著。
四、小學語文教學形式的開放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教學形式的開放離不開現(xiàn)代化。小學課本中有許多文質兼美、感人至深的名篇,但由于年代久遠或跨越國度等原因,傳統(tǒng)教學方式單調乏味,學生很難在短時間里真正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而這又往往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不在此有所突破,學生就無法真正理解課文。信息技術是利用計算機傳遞的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和影視信息集合,可以形聲并茂、音畫同步,同時刺激學生的感官,這正是傳統(tǒng)教學所缺乏的。教師應充分了解信息技術和傳統(tǒng)語文教學方法的利弊,觀古今于一瞬,撫四海于須臾,讓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為語文教學添翅插翼。例如在《黃河頌》一課的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一課最能激發(fā)人情感的是黃河的氣勢磅礴,一瀉萬里,如果單憑老師對文字的解釋、講解,學生很難理解,唯有多媒體的演示才能化解這一難點。因此,運用多媒體手段,既不失對古代名篇的把握,又使之富有現(xiàn)代氣息。
五、小學語文開放教學手段
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所面臨的挑戰(zhàn)不但只是知識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掌握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方向,不但只是教給學生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多渠道地、廣泛的獲取知識,積極學習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充分運用現(xiàn)有的教育資源,掌握多媒體教育技術。陳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總讓人疲憊不堪,事半功倍。學生通過多媒體能獲取新知感到十分有趣和興奮。
六、小學語文開放教師角色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輔導者。我們不應把知識的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以及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學”上,從而真正實現(xiàn)教師為了不教。在開放教學中,教師的角色要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課堂不應只是教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交流、互動的天地,隨時隨地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同樣的高度,盡可能地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當學生無意中犯了錯誤時,我們不能無端地訓斥和責備,給學生造成無形的傷害??粗呀浐軅牡貙W生,我們可以帶著微笑并把談攬入懷中問:怎么想的?……讓學生有一種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久而久之,學生會消除對老師的懼怕心理和敬畏思想,當然,體罰和變相體罰也會遠離我們每一位教師。
總之,開放性小學語文學習強調富有個性的學習活動過程,關注學生這一過程中獲得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表現(xiàn)。開放性學習變單一、被動、封閉的學習為多樣、自主、開放的學習,是學習方式的重大轉變。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還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去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韋連車.開放的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主體發(fā)展初探[J].學科教育,2002(1).
[2]覃愛群.試論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開放性學習[J].金色年華(下),2010(8).
[3]王萍.淺析小學語文開放式教學.當代教育論壇,2007,(9).
[4]吳玉梅,楊穎.開放式閱讀教學的構建途徑.安徽教育,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