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建筑學教學現(xiàn)狀,以二年級“南方六班幼兒園”課程設計為例,從對課程任務設計到教學重難點的剖析以及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反思,提出優(yōu)化與建議,以期望培養(yǎng)更適合建筑學專業(yè)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二年級 幼兒園設計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0-0006-02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建筑學院,一直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良好建筑學專業(yè)素養(yǎng)與實踐能力的應用型本科人才。為適應四年制建筑學教學的需要,在建筑設計選題上也盡量選擇針對性更強的課題。二年級建筑設計課程主要有四個題目,按教學順序依次為大學生公寓設計、學者住宅設計、南方六班幼兒園設計、高校餐廳設計。南方六班幼兒園為二年級下學期第一個課程設計作業(yè),相對于之前的大學生公寓和學生住宅來說,功能流線更為復雜,需要根據(jù)幼兒的身體尺度及行為特點來設計室內活動空間,并且也有相應的室外活動場地要求。在建筑造型部分也要體現(xiàn)出特定的建筑性格。
一、課程設計
1.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訓練,學習掌握常見公共建筑設計方法。
(2)了解幼兒園建筑的功能與空間的構成特征和設計原理,通過設計訓練學生掌握建筑為使用者服務的能力。
(3)研究嶺南地區(qū)氣候特點,結合用地地形環(huán)境,創(chuàng)造適宜特殊群體使用的良好的室內、外建筑空間。
(4)對場地設計進行強化訓練,加深建筑與場地設計關系的理解,學會場地處理手法。
(5)掌握電腦出圖的方法。
2.設計規(guī)模
總用地面積為5105.5㎡,總建筑面積1800——2600平方米。建筑限高三層,框架結構。總體規(guī)模6個班,大、中、小各2個班,預計入園幼兒數(shù)180 人,其中小班每班20-25人,中班25-30人,大班30-35人,男女生各半。教職工約25人。
3.設計要求
功能分區(qū)、流線合理,出入口便于家長接送,避免交通干擾。各房間符合幼兒園建筑使用要求,教室朝向、通風、采光良好。要求有良好的室外環(huán)境設計,對場地進行合理細致的環(huán)境設計,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教學環(huán)境。
4.設計內容
(1)教學用房。
(2)室外游戲場地。
a.全園共用的室外游戲場地,約380㎡。其中包括室外共用游戲場地,應至少考慮擺放一條30m直行跑道和一個能圍成圓形進行集體游戲的活動場地。另外還需考慮器械活動場地的設計,比如沙坑、洗手池和貯水深度不超過0.3m的戲水池等。
b.各班專用的室外游戲場地,每班場地面積不應小于60-80平方米。各班游戲場地之間宜采取分隔措施。
(3)其他(根據(jù)需要設置)。
5.教學進度
整個課程設計歷時8周。
(1)專題調研階段:時間1周。
學生個人需完成場地現(xiàn)狀調研、繪制場地分析圖,幼兒園設計相關規(guī)范及設計資料的整理,收集10套以上幼兒園案例,必須包括總平面圖、各層平面圖、基地環(huán)境分析、功能構成分析等內容。另外以小組學生交流分析幼兒園設計案例及相關資料收集和分享體悟。
(2)一草階段:時間為1.5周。
基于調研階段的成果進行場地設計,對初步的建筑功能設計進行推敲。對建筑體量及空間形態(tài)進行推敲,提交手工草?;騍U草模。一草階段至少提供兩個設計方向進行方案比選。
(3)二草階段:時間為2周。
選定一個方案對其功能及建筑造型設計進行深入推敲,提交手工模型及SU模型。
(4)三草階段:時間為1.5周。
完成建筑造型設計技術圖紙(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的深化;對最終展板的版面設計進行初步構思。
(5)正圖階段:時間為2周。
按照任務書出圖要求繪制最終展板。
6.出圖要求
全套圖紙采用A1圖紙電腦出圖,黑白表現(xiàn)。
二、教學重難點
1.首次設計較為復雜的功能與流線
南方六班幼兒園設計是學生第一次處理具有較復雜的功能分區(qū)及流線的課題。在課題開始階段必須讓學生理解幼兒園的三大功能分區(qū),即幼兒生活用房、服務管理用房及供應用房,這三大功能分區(qū)的使用者分別為幼兒、教師及后勤人員。同時也就引申出幼兒園的三大流線,分別為幼兒流線、教師流線及后勤流線??梢宰寣W生繪制功能關系分析圖來幫助理解這三大功能分區(qū)及三大流線之間的關系。
2.相關規(guī)范內容較多
本院對學生培養(yǎng)目標為應用型人才,對于學生方案設計的要求之一是可行性強。幼兒園建筑涉及到較多專業(yè)規(guī)范,學生的設計成果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一直以來都是評判成果的標準之一。在課程設計中將設計的專業(yè)規(guī)范列入任務書中,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如何查找規(guī)范。建議學生按小組完成相關規(guī)范的摘錄,自行編制成冊,打印出來隨身攜帶,方便方案設計過程中隨時查閱。此措施在教學實踐后反饋效果良好,大部分學生通過這一方法都能夠掌握規(guī)范查閱的方法,并養(yǎng)成做設計查規(guī)范的良好習慣。
3.特殊的建筑類型
幼兒園作為一種特定的建筑類型,由于其主要使用對象為幼年兒童,所以在建筑的性格和尺度上也具有一定難度。在大二上學期的大學生公寓設計和學者住宅設計中學生已經(jīng)進行過依據(jù)人體尺度來進行空間尺度設計的訓練,那么此次則要指導學生在建筑的空間尺度的設計上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與行為模式。同時如何通過適當?shù)脑煨褪址▉硗怀鲇變簣@建筑性格特點,也是教學指導中的重難點。
4.首次使用電腦出圖
大二上學期兩個設計都是手繪出圖,從大二下學期幼兒園設計開始使用電腦出圖。第一次使用電腦出圖,很多同學軟件操作不夠熟練,處于一邊做設計,一邊學軟件的狀態(tài),所以進度較慢。教師在平時方案輔導過程中可以適當演示相關軟件技法。并且要因材施教,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能力,具體地去把控方案進度,監(jiān)督學生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完成課程設計作業(yè),養(yǎng)成準時交圖的良好職業(yè)素養(yǎng)。
5.黑白表達的形式
作為第一次電腦出圖的課程作業(yè),課程設計中提出使用黑白效果出圖。黑白效果出圖首先降低了第一次電腦出圖難度,可以減少對色彩調試的時間;其次也可以讓學生避免在幼兒園設計中過度關注一些色彩及形式上的問題,轉而把設計的重點更多地放在功能流線、體量關系、立面細節(jié)以及空間尺度的推敲上去,達到建筑設計訓練的本質。同時黑白表達也弱化的最終展板成果的視覺表現(xiàn)力,在輔導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上學期黑白手繪出圖的技法,注重黑白灰關系的表達,增強圖面張力。
三、教學中的問題反饋
1.場地與環(huán)境設計意識薄弱
部分同學在設計過程中的方法和邏輯不正確,沒有從場地出發(fā),而是習慣于直接從功能房間的排布入手,單一地考慮建筑主體設計,最后將做好的建筑套入場地中。這種錯誤的設計邏輯導致建筑與場地關系不合理,場地設計深度不夠,或者場地被建筑切割后沒有足夠的空間去布置滿足規(guī)范要求的幼兒室外活動場地。指導老師在輔導過程中務必強調場地意識的建立,引導學生在設計初始階段,必須先根據(jù)對場地基本情況的調研進行分析,由此為基礎結合泡泡圖進行合理的場地設計與外部空間規(guī)劃。
2.缺乏將平面與造型同步思考的能力
二年級學生還處于設計訓練的起步階段,所以在平面與造型同步思考的能力普遍偏弱。同學在方案一草階段往往是只專注于平面的設計,缺少形體關系的推敲,做完平面才開始生成模型開始做造型。但方案深入之后才意識到造型的設計被局限,想要在造型上有所突破就勢必要返工對平面進行較大改動。設計思維的偏差導致設計進度也不盡理想。教師在輔導時可監(jiān)督學生從一草階段借助sketchup和手工模型進行體塊推敲,且應做多個方案進行比選,為后期方案的深入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3.案例搜集及提取能力有待加強
方案設計過程中缺少想法,思維局限是教學過程中常見的情況。學生在設計起步階段沒有太多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狀況。通過大量對設計案例的解讀與提取利用,可以擺脫此種困境。但不少同學缺乏對案例搜集、整理與提取的能力,做設計處于一種閉門造車的狀態(tài),思維沒有辦法打開。教師可在輔導過程中給思路匱乏的同學灌輸一些典型案例,或者讓同學把他們自身認可的案例匯總后,在課堂上與學生共同分析討論如何進行案例提取。
4.軟件操作邏輯有待改進
在軟件操作方面,相比操作熟練度的問題,軟件操作邏輯不合理的問題顯得更為突出。在軟件教學課程中,教學模式為教師操作演示一個模型如何從無到有建成,學生的訓練也是將一已知建筑按原樣操作建模。但在設計過程中,學生并不能預知自己最終模型成果是怎樣的,所以建模也就多了一個推敲的過程。如若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在不斷地推敲修改后最終成型的模型將會是破碎的形態(tài),或者出現(xiàn)無法在上一階段模型的基礎上進行細節(jié)建模的情況。故在輔導過程中還應對學生的建模邏輯進行適當?shù)慕虒W引導。
5.忽略手繪表達方案的重要性
對于剛剛開始接觸電腦出圖的學生來說,很容易進入的一個誤區(qū)就是方案設計從頭到尾只有電腦繪圖一個手段,忽略了手繪這一重要的方案表達形式。電腦繪圖在準確度上明顯優(yōu)于手繪表達,但在方案初始階段就開始用電腦繪圖,容易陷入過于細節(jié)問題的糾結中。但建筑方案設計是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從宏觀到微觀再到宏觀的過程。一草階段主要是方案整體大方向的把控,此時設計思路尚不清晰,想法也會比較多,需要快速地將抽象思維通過圖紙具象地展示出來。電腦繪圖精準但速度較慢,此時運用電腦繪圖容易出現(xiàn)繪圖速度跟不上大腦思考速度的情況。所以在一草階段應該堅持用手繪對方案思考進行及時的記錄、推敲與比選,在二草階段需要對方案進行深化設計時選用繪圖精準度更高的電腦出圖。
四、結語
二年級在四年專業(yè)學習過程中至關重要,學生在經(jīng)過一年級的建筑設計基礎訓練之后,正式踏入建筑設計的起步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能否掌握正確的設計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設計習慣,拓展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思維,激發(fā)對建筑設計的熱愛與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完成對專業(yè)知識的積累與儲備,對專業(yè)素養(yǎng)的培訓,才能更好地為高年級設計課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杜娟.建筑設計模塊化教學探析——以二年級幼兒園設計為例[J].江西建材,2018(02):49+52.
[2]陳文藝.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方案優(yōu)化研究[J].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136-139.
作者簡介:
李江煜(1991-),女,助教,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建筑設計及其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