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衛(wèi)華
摘 要:物理是高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科學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教育體制改革背景下,不斷提高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本文主要對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意義、應用和改進建議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18)10B-0078-02
高效型課堂簡稱高效課堂,它指的是能夠在更高的質量和效率上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簡單而言,就是在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更加高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取得較高的影響力和社會效益,它的前提是高效的教學。高中物理是高考的重要考試科目,學生需要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更加快速、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這就要求教師構建更加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所以,對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對促進高中物理教學的發(fā)展十分重要。
一、對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分析探索的意義
第一,增進對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相關研究和了解,促進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對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分析,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增進物理教師對本學科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解,使其積累更多方法和經(jīng)驗,為高效課堂模式的進一步改善和提高提供條件。
第二,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的效率與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知識、能力等方面共同發(fā)展。對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分析,能夠促進高效物理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提高教師運用高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能力,同時提高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效率,促進師生能力的共同發(fā)展。
第三,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升教學任務的完成效率和效果,為其他學科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和發(fā)展提供借鑒。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是為了滿足新課程標準對高中物理教學和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的需求,同時,高中課程的各個學科是相互聯(lián)系的,任何一門學科教學的發(fā)展都能夠為其他學科提供借鑒意義,帶動其他學科的教學發(fā)展。
二、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分析
第一,知識型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分析。一般來說,知識型課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以講授式教學為主,講授式的教學模式能夠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但比較枯燥無聊,學生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下降。而高效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則對原有的講授式教學法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將其與其他教學方法和模式進行融合或替換。如在進行高一物理“三力平衡”方面的教學時,由于高中物理更側重于對學生物理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這樣學生需要主動發(fā)現(xiàn)物理知識之間存在的問題,在解題過程中不僅需要熟練掌握公式,還要根據(jù)題意進行推理,利用題目給出的條件進行解題。因此,可以采用與講授式相對的啟發(fā)式教學,啟發(fā)學生對平衡力進行思考探究,其中可以借鑒初中物理已經(jīng)簡單學習過的“能量守恒定律”,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探索研究精神,同時,在對原理和練習題進行分析驗證時,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分析總結,之后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總結進行評價和補充即可。
第二,實驗型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分析。實驗課堂是高中物理課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最為顯著的作用和效果。但傳統(tǒng)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很多都是教師根據(jù)課程要求對實驗內容的照本宣科,教學模式也就比較單一古板,對現(xiàn)代科技的運用也比較少,整體缺乏創(chuàng)新性。高效的高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對原有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運用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融合,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學習視野。如在進行“閉合電路和歐姆定律”的實驗教學時,可以將分層教學法融合其中,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特點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驗,每個學生負責相應的實驗器材和步驟,完成后可以進行角色之間的交換,體驗其他實驗步驟的內容,這種合作式實驗教學模式能夠改變原有的以學生個體為主的實驗教學模式,在引起學生的注意的同時,一方面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課堂學習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夠減少教師的教學勞動量,提高教學效率和課堂教學效果,創(chuàng)建過程中需將主要問題突出。在物理解題模型創(chuàng)建的時候,要摒棄對結果不會產生影響的因素,避免因為考慮太多使原本簡單的物理模型變得復雜化。此外,教師還可以對教材上要求的實驗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延伸,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小物品進行一些有趣的物理小實驗,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科學探索精神。
第三,綜合型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分析。綜合型物理教學課堂指的是,包含實驗教學和知識理論教學在內的課堂教學類型,它既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理論積累,又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對于這種類型的課堂教學,往往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融合,如在進行“慣性和非慣性系”這一章節(jié)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對相關運用原理的解釋首先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一些有關的運動分解視頻,幫助學生了解什么是“慣性和非慣性系”,再通過更加生動全面的視頻展示,幫助學生加深對“慣性和非慣性系”的認識和理解,之后由教師進一步進行解釋和分析。這種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進行的綜合型課堂教學能夠豐富教學手段和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促進教學模式的發(fā)展和融合。
三、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方法和建議
首先,需要注意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融合運用。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發(fā)展,需要教師不斷加強對各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和探索,將各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互補式的融合和改進,通過對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變和創(chuàng)新吸引學生興趣,提升教學效果。另外,不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之間的融合運用也需要把握其在數(shù)量和質量上的度,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過于花哨則會使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轉移到教學手段和模式上去,模糊既定的教學內容重點,可能會適得其反,出現(xiàn)事倍功半的局面。
其次,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應以科學的教學內容分析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基礎,只有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教師才能科學準確地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如在進行《位移和時間的關系》相關內容的教學設計時,由于這一部分的內容在初中的物理學習階段已簡要了解過,所以對于前面比較簡單的教學部分可以一帶而過或讓學生自己預習后設計一個教學方案,由學生獨立完成相應部分的講解和提問解答,鍛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整合能力。
最后,注意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運用。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還需要教師對現(xiàn)代科學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加以適當運用,這不僅是因為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運用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減少教師教學的部分勞動負擔,還是因為很多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應用都是以一些基本的物理原理為基礎的(如投影成像技術等),增強這方面的教學運用能夠使學生更多地對物理產生強烈的興趣和親近感。另外,現(xiàn)在很多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對現(xiàn)代科技的運用出現(xiàn)了“濫用”和“不用”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這兩種行為都是片面的,應當正確認識現(xiàn)代科技在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對其加以正確掌控。
四、結束語
根據(jù)我國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求,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提高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對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分析,應當從高中物理課堂的不同課程類型著手,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不斷促進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 盛利民.對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探討[J].新課程(下),2016,(10).
[2] 朱玉榮.探究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9).
[3] 楊維平.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中小展示的方法構建[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