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 小學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時期,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口語能力尚處于發(fā)展階段,對如何有效運用相關詞匯表達自己的想法還存在一定的難度??谡Z交際作為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提高語言能力,了解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重要途徑,其重要性顯而易見。本文由此入手,分析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教學實際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供廣大同行參考。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口語交際教學 問題與對策
口語交際能力是當前社會生存的重要能力之一,口語交際能力較好的人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具備較強的溝通技巧;口語交際能力較差的學生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較為吃力,他人容易產生誤解,不利于與他人相處。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非常必要。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教學時忽視口語交際部分,展開的教學活動較為簡單,主要是根據教材安排內容,結合教學經驗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口語訓練。主要是教師進行主導,學生只需要跟著教師的安排學習,參與興趣不濃厚,口語交際教學實際意義缺失。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增強口語交際教學的實際性,真正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結合生活構建口語交際情景
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在以往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一些教師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未能有效地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fā),教學時脫離生活實際,往往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機械式地要求學生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對話。對話內容并不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生對話練習時較為僵硬,缺乏真情實感,缺乏參與到口語交際活動中的熱情。在這種教學狀況下,學生雖然會表現(xiàn)出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對書本中展示的對話能夠合情合理地回答,但實際生活中卻無法有效地與他人對話。因此,為了真正有效地進行口語交際,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情境。合理的對話情境,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考慮到學生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對話情況,組織口語交際的語句,讓學生參與到對話活動中,幫助學生了解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運用這些對話,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以實際教學為例,在對學生進行“謝謝你、對不起、沒關系”等口語交際教學時,我就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組織學生進行對話。先告訴學生這些語句的含義及在何種情況下運用,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情境:“你在走路時不小心撞到了對面的同學,這時你說……”提問班級內的幾名學生,允許他們盡情發(fā)揮,有的學生回答:“真的對不起,不小心撞到了你?!庇械膶W生說:“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蓖ㄟ^回答我發(fā)現(xiàn)學生基本已經掌握了這些語句的使用方法。我不再創(chuàng)設規(guī)定的對話情境,讓學生幾人一組隨機對話,自行選擇對話內容,要求必須用到講授的口語交際語句。通過這種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對話情境,學生的參與度較高,很好地掌握了相關技巧。
二、教師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對話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中,教師有時會帶領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即要求學生相互對話。但小學階段的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生活經歷較少,在進行自主對話時難免會出現(xiàn)不知道如何開展、無法應答他人對話、對話內容較為枯燥的情況。因此,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教學時需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對話,避免將學生的問題拋給另一位同學,打擊學生的參與信心。例如,在進行“介紹自己”教學時,為了提前了解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我將書本內容教學往后推,先選取了幾名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內容不限,時間不限。聽完學生的介紹后我再提問,如,有一位學生在自我介紹時說熱愛運動,我就提問:“你最喜歡的運動是什么呢?”學生需要根據我的問題回答,如“籃球”?!澳悄憧梢越o我們介紹一下你知道的籃球規(guī)則嗎”?通過這樣的互動問答,既幫助我了解了學生,又增強了學生的信心,使其可以積極參與到后續(xù)教學中。
三、構建合理化的評價方法
口語交際教學的主要意義在于幫助學生如何在生活中與他人進行對話,這其中必然存在一些口語化、情緒化的內容。以往的口語交際教學評價方式是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評價的標準較為單一,與書面化語句的要求相差無幾,這就導致學生說出的話較為書面化,缺乏生活性。因此,教師必須構建合理化的評價方法,從口語交際的最終目的出發(fā),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問答,允許語句口語化,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使其敢說并逐漸能說、會說,最終實現(xiàn)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例如在教學《兩小兒辯日》一課時,教師在設計白話文臺詞,選出學生讓其扮演其中兩個兒童并對話后,應對兩名學生表現(xiàn)進行點評,既指出其優(yōu)點并鼓勵其在今后發(fā)揚,又指出其缺點督促其在今后更加注意并及時糾正。小學生心思較為敏感,來自教師的鼓勵與表揚能培養(yǎng)其自信心,讓其對自身的認知更加客觀,且其正處于習慣養(yǎng)成階段,對問題的指出與引導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習慣并增強對應能力,從而更好地成長。
四、豐富交流形式
小學生往往對有趣的事物感興趣,現(xiàn)階段部分教師教學模式單一,與學生間交流方法較少,在課堂上容易出現(xiàn)性格外向、愛表現(xiàn)的學生侃侃而談,性格較內向的學生全程傾聽的狀況,長期如此使學生課堂參與度不一,不利于學生全面適應課堂。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豐富互動形式,有更多機會并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學生進行交流,擴大參與面,提高訓練時效性?;佑行〗M互動、師生互動、好友互動等多種形式,逐一進行分析,首先在小組互動時,教師應在課堂中給學生留有足夠時間進行互動,例如在對《司馬光》一課進行教學時,教師應在講授課標要求知識的同時給學生時間,讓其相互交流并發(fā)表對司馬光這個人物形象的看法,引導其探討這篇課文闡述的道理,小組互動能活躍課堂氛圍。其次就師生互動來說,師生互動不能僅僅和活躍、外向的學生互動,還應照顧到性格內向學生的特點。最后就好友互動而言,每名學生在班內多多少少有幾名朋友,在與朋友交流時能敞開心扉,從而規(guī)避部分學生由于性格原因而不愿互動的問題,教師應在維持課堂紀律的前提下鼓勵學生在課堂中找到好友并就所探討問題進行互動,在提問時可以提問一對好友讓其共同回答問題。endprint
五、注重交際技能的培養(yǎng)
注重口語訓練而對交際技能培養(yǎng)重視度不足是當前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一,開展口語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更在于使其知道自身在什么場景下應說什么話,學會運用禮貌用語以使自身受到他人尊重,故教師應注重對學生交際技能的培養(yǎng)。交際技能大致分為文明用語、說話情感、態(tài)度等多個方面,首先就禮貌用語而言,講話文明是小學生守則之一,小學生正處于各項意識及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讓其采用文明用語能使其意識到文明的重要性,在生活中自覺遠離臟話,了解“對不起”“謝謝”“很開心幫助你”這些用語。其次就講話的態(tài)度、情感來說,學生在學習及生活中會遇到許多不同場合、情境,在這些情境下學生必須選擇合適的語氣、動作、表情等,教師應告訴學生:交談時表情要自然且專注,眼睛要盡可能專注于交談者,且在某方面產生共鳴或對對方話語感到同意時應微微點頭,且在不同場合應說不同的話。例如在舉辦猜謎游戲時,教師可以讓一名學生自愿扮演裁判員,讓其選出猜謎的學生并請上臺時說“請進行猜謎”,在猜出問題正確答案后,教師應讓這名學生說出“恭喜你,猜對了”表示祝賀,并微微點頭以表示贊揚與肯定;在學生猜錯時,教師應讓裁判員說“對不起,猜錯了,很遺憾,請下一位學生作答”以表示惋惜。
六、開展朗誦訓練
口語表達相較于書面交際而言較為隨意,一些教師在教學口語時會出現(xiàn)不夠嚴謹、缺乏專業(yè)性訓練的問題,要讓學生對口語交際足夠重視,教師應開展朗誦訓練。首先,教師應在朗讀練習中糾正學生發(fā)音,部分學生容易受原生家庭影響,存在發(fā)音不標準的問題,而要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第一,應使其用標準的普通話與人交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帶領學生共同朗讀,用自身規(guī)范的發(fā)音對學生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同時應讓學生朗讀并糾正其發(fā)音,逐漸使其掌握標準話的說法。其次,教師應從課文內容入手,課文是教學素材的聚集地,課文中有許多類型的對話,例如在教學《晏子使楚》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角色并對自身角色對應臺詞進行朗讀,將自身代入其中并思考為什么說這些話、說這些話的好處在哪里等。最后,課余時間,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閱讀有益的課外書籍并嘗試將其朗讀下來,不斷糾正自身發(fā)音并提高朗讀熟練度。
口語交際與其他語文教學內容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它的生活化,過于書面化的教學反而無法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容易產生反向作用。因此,教師教學必須從生活實際出發(fā),注重口語交際內容與生活的聯(lián)系,鼓勵學生從實際生活中尋找對話訓練的素材,并將課堂上學到的內容運用于生活中,真正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參考文獻:
[1]師雪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6.
[2]楊玉華.關于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教育,2017(3):00234-002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