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皇帝將和義公主賜嫁大宛國王阿悉爛達干。為感謝大唐與其和親,阿悉爛達干向唐玄宗進貢了兩匹汗血寶馬。這兩匹駿馬高大健美、毛發(fā)锃亮,日行千里、疾馳如風,曾為大宛國立下赫赫戰(zhàn)功。唐玄宗得之大喜,分別取名為“玉花驄”和“照夜白”。
既然當上了御馬,汗血寶馬就不能再像以往那樣騰躍挪閃,求的反而是四平八穩(wěn)??墒?,良馬也是烈馬,在新主子面前當然脾氣十足,不是那么容易就會伏貼順從的。馬奴為了馴服汗血寶馬,搭建了周長數(shù)里的跑圈棚,寬不過僅容馬匹只身通過,高不過馬頭上方一拳。開訓時,上百個馬奴沿著跑圈棚一字排開,手執(zhí)馬鞭在棚外鞭撻馬匹。汗血寶馬受不了如此管束,自然嘶鳴著一躍而起,馬頭一下子就撞到了棚頂?shù)膱阅?。三個月下來,磕碰的次數(shù)多了,汗血寶馬也就學乖了,不再動不動就尥蹶子,跑起來也越加平穩(wěn)。
半年過后,汗血寶馬被牽出跑圈棚,馬背馱上了兩桶清水狂奔十里,至終點時水幾無損耗,方能合格堪用。但是,這樣的汗血寶馬還不能立即給皇帝駕騎,因為唐玄宗愛好樂律舞蹈,馬奴還得訓練馬匹學會聞樂起舞。每次馴馬時,都會有樂師在一旁奏樂,每到樂點變化時,馬奴便拉起絆馬索,或高或低,馬匹遇高則需后退,遇低則需跨過,否則就會摔個四腳朝天。如此調(diào)教一年,桀驁不馴的烈馬變得馬性全無,只會在樂聲中翩翩起舞。
馬奴這才將馴服的汗血寶馬呈給唐玄宗駕馭,唐玄宗笑逐顏開,給馬匹賜食粟米,令馬奴照此繁殖馴養(yǎng)汗血寶馬。幾十年后,皇宮里的汗血寶馬已達三百余匹,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樂馬陣。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涇原鎮(zhèn)士卒兵變,叛軍攻陷了長安城,并擁立賦閑在家的太尉朱泚為帝,唐德宗倉皇逃往奉天(今陜西乾縣),未及帶走的樂馬陣被叛軍留為己用。沒過多久,李晟率唐軍收復失地,與叛軍在涇河邊對壘。兩軍會戰(zhàn)之時,叛軍將俘獲的樂馬陣充當前鋒,以鼓號為進軍號令。未料,汗血寶馬非但不沖鋒陷陣,反而隨著鼓點踏起了舞步。朱泚惱羞成怒,令兵士當場砍殺了幾匹汗血寶馬,唐軍見機進擊突入敵陣,叛軍瞬間潰不成軍,退出了長安城。
曾經(jīng)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令強敵心畏膽寒的汗血寶馬,不學沖鋒學跳舞,滿足了唐玄宗的偏愛,雖然過上了錦衣華食的日子,卻逐漸褪去了一身的銳氣和本色,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擺設,也為自己的悲劇命運埋下了伏筆。
由此可見,做人做事不怕技多壓身,怕就怕只為迎合別人,反倒把自己的拿手好戲丟了,到頭來落得一場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