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王兆林
古往今來,對古代詩歌作品的品評源遠流長。如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再如,“‘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詩人之憂世也”。近年來,在高考語文古詩詞鑒賞題中,也有涉及“詩評語”的試題。我們在備考中應有足夠的關(guān)注。本文就高考“詩評題”的解題策略做例說。
綜觀近年高考命題,“詩評題”選用的“評語”涉及詩歌的結(jié)構(gòu)思路、藝術(shù)手法、意象意境、思想情感、語言風格特色等內(nèi)容。解答這類考題,首先要分析:
第一,分析文本內(nèi)容,從情感思想、選材構(gòu)思、藝術(shù)手法、語言風格特點等方面正確理解和賞析詩歌。
第二,分析題干中的“評語”,抓“評語”關(guān)鍵字詞、讀懂其內(nèi)涵,準確判斷“評語”內(nèi)容指向。
第三,對號入座,找到詩詞與“評語”內(nèi)容相對應的字詞句或所寫內(nèi)容。
其次是規(guī)范作答:第一點,解釋“評語”內(nèi)涵;第二點,根據(jù)內(nèi)涵逐一分析,即分析與“評語”對應的詩詞中相關(guān)內(nèi)容,做到有理(“評語”)、有據(jù)(詩詞中所寫內(nèi)容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 懷
歐陽修
節(jié)物豈不好,秋懷何黯然!
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
感事悲雙鬢,包羞食萬錢。
鹿車何日駕?歸去潁東田。
[注]包羞:指所作所為于心不安,只感到恥辱。
有人評說本詩“既有儒家憂世之慨,也有道家超然物外之想”,請結(jié)合本詩內(nèi)容進行簡要分析。
分析:
一是讀懂文本內(nèi)容。在詩題“秋懷”中,“懷”即心存念想之意。首聯(lián)詩人觸景抒懷,清爽的秋日“我”何以黯然神傷?頷聯(lián)承寫眼前的景象:西風酒旗、細雨菊花。頸聯(lián)直抒胸臆:一“悲”一“羞”,可見黯然之因無法排解。尾聯(lián)一“駕”一“歸”,似乎找到了排解的途徑。
二是讀懂題干“評語”內(nèi)涵?!霸u語”的關(guān)鍵詞是“儒家憂世之慨”和“道家超然物外之想”。其中,“慨”是感嘆,憂憤;“想”為思念、向往。
三是找對應。結(jié)合詩句可知,詩人“慨”的是一“悲”一“羞”;“想”的是一“駕”一“歸”?!翱睂氖穷i聯(lián),憂國傷世;“想”對應的是尾聯(lián),向往歸隱,與世無爭。
參考答案:
①“儒家憂世之慨”體現(xiàn)在頸聯(lián)中詩人雙鬢因憂傷國事而染霜,食厚祿卻于國無補;②“道家超然物外之想”體現(xiàn)在尾聯(lián),詩人希望駕鹿車回到潁東,過躬耕田園的生活,表現(xiàn)出詩人對與世浮沉的茍且生活的厭倦,向往道家歸隱超然的生活。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 遠
杜 甫
帶甲滿天地,胡為君遠行。
親朋盡一哭,鞍馬去孤城。
草木歲月晚,關(guān)河霜雪清。
別離已昨日,因見古人情。
[注]杜甫因安史之亂于乾元二年(756年)離開秦州。此詩為“不言所送,蓋言自送”之作。
清代浦起用“感慨悲歌”四字盛贊本詩前四句。請結(jié)合詩句談談你的理解。
分析:
一是讀懂文本內(nèi)容。全詩抒寫詩人離別眾親朋的場景及路途經(jīng)歷。前兩聯(lián)描寫(回憶)親朋哭送詩人的情景;后兩聯(lián)描寫詩人路途經(jīng)歷。虛實相濟,情景相融。
二是讀懂題干“詩評”語。結(jié)合詩的內(nèi)容,評語“感慨悲歌”,其中“感慨”應為詩人情懷,抒寫的是詩人憂國傷時的慨嘆;“悲歌”應為親朋情懷和送別聲勢,親朋的不舍離別而痛哭構(gòu)成悲壯的聲勢。
三是找對應。詩的首聯(lián)第一句,寫甲兵遍布的送別場景,交代遠行的背景,第二句抒寫感慨;頷聯(lián)第一句描寫送別的場景,詩人“鞍馬去孤城”,心生無限感慨。
參考答案:
首聯(lián)抒寫甲兵遍布送別的場景,頷聯(lián)描寫親朋痛哭送別的情景,一邊是有聲的痛哭,一邊是無聲的悲慨,可謂“感慨悲歌”。
(2010年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魏二
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三、四兩句詩,明人陸時雍《詩鏡總論》云:“代為之思,其情更遠?!闭堊骶唧w分析。
分析:
一是讀懂文本內(nèi)容。這是一首送別詩。詩的第一、二句描寫江樓話別時的情景:橘柚飄香,江風吹灑細雨,風雨入船,帶來陣陣涼意。第三、四句描寫友人魏二遠在瀟湘月下,在夢里靜聽悠長的猿啼。
二是讀懂題干“詩評”語。評語“代為之思”,意為替他人表達思想情感;“其情更遠”意為將情感表達得更為深切、悠遠。由評語含意可知詩人是在替友人傳達情思,這是一種怎樣的寫法呢?
三是找對應。根據(jù)文意,后兩句詩人以“憶”字為行人虛構(gòu)了一個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場景,“瀟湘月”“清猿”營造出凄清、幽寂的意境,傳達出行人孤獨與愁苦之情。
參考答案:
詩人運用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先寫眼前話別之景,營造出了凄涼愁緒,再由眼前情景轉(zhuǎn)為設想對方抵達后的孤寂與愁苦,通過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雙方惜別深情表達得更為深遠。
(2013年北京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①②問題。
古風(其十)
李 白
齊有倜儻生,魯連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
卻秦振英聲,后世仰末照。
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diào)。
[注]①魯連:魯仲連,戰(zhàn)國齊人。他說服魏與趙合力抗秦。②平原:平原君,趙國重臣。
前人評此詩:“此托魯連起興以自比?!苯Y(jié)合詩句,談談李白借魯仲連表達了自己怎樣的人生理想。
分析:
一是讀懂文本內(nèi)容。這首古體詩是李白歌詠戰(zhàn)國時期齊人魯仲連。魯仲連,好奇?zhèn)ベ脙嫴撸豢鲜嘶氯温?,好持高尚氣?jié)。一生大節(jié),幫助趙國堅定信念擊退秦軍。這首詩直書其事,寥寥數(shù)句,給讀者刻畫了一個高蹈而又仗義的歷史人物形象。
二是讀懂題干“詩評”語。評語“此托魯連起興以自比”,其意不言而喻。詠人即為言己。詩人借他人形象抒寫自己的人生追求、理想抱負。這是一首典型的懷古詩,用典抒情詩。
三是找對應。魯仲連的人生:“卻秦振英聲,后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
參考答案:
①用典抒情,詩人借魯仲連抒寫自己有卓異的謀略和清高的節(jié)操。②向往輔弼天下,建功立業(yè)。③實現(xiàn)理想后不慕名利,功成身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虞美人
陳與義
大光祖席①,醉中賦長短句
張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詩日日待春風,及至桃花開后卻匆匆.歌聲頻為行人咽,記著樽前雪②。明朝酒醒大江流,滿載一船離恨向衡州。
[注]建炎四年,作者與席益別于衡山。①大光:席益字大光,陳與義同鄉(xiāng)好友。祖席:餞行的宴席。②雪:為“雪兒”之省,雪兒為隋末李密歌姬,此處指歌妓所唱之歌。
這首詞的寫法是“緊扣別宴,思前想后”,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
分析:
一是讀懂文本內(nèi)容。詞的上片首先描寫詞人離別時的不舍和追憶往昔相聚,下片一、二句緊承上片別宴情景,三、四句想象別后的情景。
二是讀懂題干“詩評”語。評語“緊扣別宴,思前想后”,其中,別宴是為親朋離別設的宴席。思前,即追憶過去;想后,即展望未來。
三是找對應。詞中“更醉君家酒”“歌聲頻為行人咽,記著樽前雪”描寫別宴情景;“吟詩日日待春風”追憶往昔相聚的快樂;“明朝”兩句想象別后情景。
參考答案:
①把離別的情緒融貫到對過去的回憶和對前途的想象之中,別有一番風味。②緊扣別宴:船已張帆,欲去不忍,搔首踟躕,飲著好友一杯杯送別的酒;宴席上歌妓的歌聲讓人哽咽。③思前想后:“吟詩日日”句追憶往昔相聚時日,更盼望著春天的到來,與友人更好地流連吟詠;“明朝酒醒”兩句,料想別后情景。
(2015年全國新課標卷Ⅱ)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殘春旅舍
韓 偓①
旅舍殘春宿雨晴,恍然心地憶咸京②。
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
禪伏詩魔歸凈域,酒沖愁陣出奇兵。
兩梁免被塵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韓偓(約842—923):字致堯,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這首詩是作者流徙閩地時所作。②咸京:這里借指都城長安。③梁:官帽上的橫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區(qū)分官階。④朝簪:朝廷官員的冠飾。
古人認為這首詩的頷聯(lián)“乃晚唐巧句”,請指出這一聯(lián)巧在哪里,并簡要賞析。
分析:
一是讀懂文本內(nèi)容。詩的首聯(lián)由眼前“旅舍春殘紅飛,夜雨剛晴”景象觸發(fā)憶想:闊別久遠的帝京——長安。頷聯(lián)緊承上聯(lián),追憶皇都美好春光——“蜂抱花須”“魚吹柳絮”。頸聯(lián)描述詩人客居館舍的情景,以詩抒懷,借酒消愁。尾聯(lián)一改悲憤愁苦的情調(diào),要堅守為官氣節(jié),不悲不愁,以待大唐復興時有所作為。
二是讀懂題干“詩評”語。評語頷聯(lián)“乃晚唐巧句”。這是評價詩歌語言,即這道題是煉句題。賞析詩句,一要讀懂詩句所寫內(nèi)容,即所寫的人、事、物、景。二要描述詩句畫面,概括詩句營造的意境氛圍。三要賞析用字之妙。四要對藝術(shù)手法,如修辭、句法運用、構(gòu)思等作分析。五要對詩句傳情達意方面作分析。六要分析詩句在全詩中的作用效果。
三是找對應。找到與詩評相對應的內(nèi)容。通過分析詩句我們可發(fā)現(xiàn),頷聯(lián)主要涉及畫面意境、用字、修辭、構(gòu)思、表達效果等。
參考答案:
①構(gòu)思巧妙,把“花須落”“柳絮行”這些常見的殘春景象與“蜂抱”“魚吹”聯(lián)系起來,十分新奇;②用詞巧妙,“抱”“吹”的使用雖然出人意料,卻又顯得非常自然。
(2013年湖北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臨江仙
歐陽修
記得金鑾同唱第,春風上國繁華。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負曲江花.聞說閬山通閬苑,樓高不見君家。孤城寒日等閑斜。離愁難盡,紅樹遠連霞。
[注]歐陽修貶任滁州太守期間,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將赴任閬州(今四川閬中)通判,遠道來訪,歐陽修席上作此詞相送。詞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進士的宴會,“閬苑”指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前人評此詞,稱其“飄逸”。請結(jié)合“聞說閬山通閬苑,樓高不見君家”兩句做簡要賞析。
分析:
一是讀懂文本內(nèi)容。上片“記得”一句憶舊,暢談從前一同進士及第的經(jīng)歷,“如今”句描述現(xiàn)在境況,感慨一晃十年,無所成就。下片“聞說”一句展開想象,構(gòu)造出友人所到之處是一個神話般美麗地方,別后難相見。接著描寫想象的情景——友人走后眼前一切都發(fā)生了變化,自己陷入孤寂離愁的境地。
二是讀懂“詩評”語。評語“飄逸”,指這首詞風格清新灑脫,文采飛揚,意境高遠。
三是找對應?!奥務f”一句風格清新,想象新奇,境界高遠,用語灑脫。
參考答案:
①想象奇特,虛實相生。詞人忽發(fā)奇想,將本來荒僻的閬州點化為神仙閬苑,賦予閬州神話般的美麗。虛實處理得當,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縹緲開闊,語言灑脫靈動?!伴伾健蓖ā伴佋贰保俺荨蓖伴佒荨?,展現(xiàn)了多重時空的組合變化?!奥務f”二字導入傳說,忽又接以“樓高”句設想將來,靈動超逸,揮灑自如。
古代詩歌的詩家評語,涉及詩歌鑒賞的方方面面。解答這類試題,讀懂評語,明確答題指向是關(guān)鍵。答題時,應做到釋理析據(jù),不空談道理,不遺漏詩歌文本中出現(xiàn)的論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