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漫
(黑龍江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問責作為美國大學與社會關注的焦點,從它的產生發(fā)展到現在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大學入學率呈現持續(xù)提高的狀態(tài),政府對高校的關注度也隨之提升,但由于財政緊張等原因,高校獲得的資金越來越少,加上國內大學畢業(yè)率不斷降低這一問題的出現。社會不斷出現要求大學對其教育質量等相關信息進行公開聲音。
2006年,教育部長斯佩林斯(spellings)發(fā)布《斯佩林斯報告》,它主要由4方面組成:入學機會、可負擔性、質量標準、問責。它還提到,若高等教育可以完善問責制度,提高大學入學機會、增強學費負擔能力、提升質量等目標能夠較容易實現。[1]報告發(fā)布,引起了國內的關注,它也成為美國大學積極主動應對外界問責問題、自愿接受問責的推動力量,在相關主體共同的摸索與探尋下,自愿問責應運而生。
2007年,針對公立4年制大學的自愿問責系統(tǒng)(Voluntary System of Accountability,簡稱 VSA)建成。它是在美國州立學院和大學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簡稱AASCU)同公立和增地大學協會(Association of Public and Land-grant Universities,簡稱 APLU)兩個組織的倡導下成立的,它主要的開放群體是可能的生源、家長、教師、學校支持人員、政策制定人員與高校的公私出資人。這一系統(tǒng)的建立之初是為實現3個目標:為打造針對公立大學的信息開放與問責平臺;向學生、家長等利益相關人員開放大學信息;給高校評價與報告學生的學習效果提供支持。在系統(tǒng)剛剛成立的時候,盧米納基金會(Lumina Foundation)向其提供資金支持,2010年后,它的資金主要來源于系統(tǒng)參與成員所交的會費。自愿問責系統(tǒng)由執(zhí)行董事管理,執(zhí)行董事對自愿負責系統(tǒng)的監(jiān)督委員會負責?!端古辶账箞蟾妗诽岬?,建立高等教育信息數據庫,學生、家長等利益主體可以查到大學的相關信息,同時利益主體還可以利用數據庫進行大學績效的對比,大學肖像(College Portrait)應運而生,其中至少包含大學九方面信息:學生,招生,成本與資金援助,凈價計算器,課堂與學校生活,學生體驗,學生成就和發(fā)展,專業(yè)、畢業(yè)與未來計劃、學生學習效果。[2]
2015年,VSA開發(fā)了大學肖像一瞥(College Portrait At A Glance),加入VSA的大學和它的使用者可以利用它進行溝通,它的使用者能夠結合實際需求制作大學肖像快照,它把大學肖像數據分成 17 個基礎板塊,使用者從中選取自己需要的板塊以制作自己的肖像一瞥報告。一般情況下,使用者有2個方法進行制作,一是點擊“使用肖像一瞥模板”,這一模塊有五個主題可供選擇,使用者可選取1個,之后點擊“創(chuàng)建我的肖像一瞥”會隨之形成1個由四個基礎板塊構成的肖像一瞥報告。使用者能夠從剩余的十三個板塊中進行改變自動形成的4個板塊的操作。二是點擊“創(chuàng)建我的肖像一瞥”,使用者在17個模板中選取四個板塊,制作報告。
《斯佩琳斯報告》發(fā)布后引起了國內的廣泛關注,2007年6月,美國大學和學院聯合會(AAC&U)、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CHEA)和提格基金會(Teagle Foundation)三個機構聯合召開會議,會議的內容大致集中在大學應不應該就問責作出一致回應,以主動的態(tài)度促進學生發(fā)展。[3]
2008年1月,AAC&U主席卡羅爾·施奈德(Carol Schneider)同其他相關負責人共同發(fā)表聲明,指出高等教育所應對的挑戰(zhàn),并提到大學應提升自己的透明度,自愿進行問責。[2],10月份,學生學習與問責新領導聯盟建立,公私立大學均可加入到該組織。該組織提出學生學習成果評估與問責的原則是:提出教育目標、搜集學生學習資料、通過資料改進學生學習、報告學生學習資料與成果。[2]同時,該組織還與部分大學共同設計出高校自我評估工具。
自我評估工具將新領導聯盟提出的原則分成8個具體實施步驟:公開自我評估與問責承諾;明確說明大學學生學習成果;明確說明學術領域學生學習成果;明確說明課程輔助項目領域學生學習成果;記載評估實踐與過程;搜集學生學習成果資料;第七,通過資料改善學生學習成果;對利益相關人員公開學生學習成果評估的過程與結果。[4]各個具體的實施步驟都有相應的一級指標與二級指標,每個一級指標下對應4個二級指標。高校自我評估工具先以二級指標制定高校自我評估工作表,依據二級指標對自身打分,同時還需提供相應的佐證材料,之后再以二級指標所得分數為基礎依據一級指標對自身實施評價。新領導聯盟通過高校自我評估工具,對大學學生學習成果評估和主動接受問責狀況實施調查,同時還會幫助學校進行改進,制作并公開大學審查和計劃表。
自愿問責在美國實施后引起了很大反響,2008年有多所大學加入到該行列中來,多所大學改變傳統(tǒng)的被動態(tài)度積極主動應對社會關注,滿足公眾和利益主體了解大學信息的需求,緩解了來自外部問責的壓力。當前,我國高校在“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所需應對的挑戰(zhàn)越來越多。高校提高信息公開程度,積極主動對國家與社會負責已經勢在必行。大學需要轉變態(tài)度,主動應對外部關注,全面展現本校的優(yōu)勢與實力。
美國自愿問責的實施涉及多方主體,各大學與相關組織機構合作形成合力,學生、家長等利益相關人員是自愿問責實施的驅動力,同時加上政府政策上的推動,使自愿問責順利展開并得到很大響應。我國大學可加以借鑒,政府為大學問責的實施提供政策與資金支持,并成立專門組織輔助自愿問責,同時政府加大宣傳力度調動高校加入自愿問責的積極性,提高公眾對問責的認識。
自愿問責的2類方法:VSA與高校自我評估工具,雖然側重點不同(VSA所負責的主要內容是大學相關信息和數據的外部輸出,自我評估工具所負責的主要是大學內部評價)。但兩類方法既注重信息的外部輸出也注重大學內部評價,做到“內外兼顧”。我國大學可以與相關機構合作建立內外信息公開制度,既注重外部信息的公開,也注重大學自身評估,實現“內外兼顧”的同時還要注重公開內容的全面、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