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新
每次去父母家要經(jīng)過南泥灣路那片桑樹林,遠(yuǎn)遠(yuǎn)看見那片林子就覺親切,青翠的桑葉油亮油亮的,令人心醉神迷,這無雕的自然美總能喚起我對童年的回憶。前幾日,又經(jīng)過那片林子,深秋的霜露已將桑葉淬染成金色,那炫目的色彩令人震撼,不由地在心里直呼,桑葉也可以這么美!于是忙不迭地拿出手機(jī)拍了一通,拍完后仍不舍離去。
寫到桑樹不得不說說蠶蛹和桑葚。記得上世紀(jì)70年代初,我上小學(xué),阿拉爾有一家巢絲廠,專門生產(chǎn)蠶絲,而原材料來源于阿拉爾良繁場種植的上千畝桑樹,附近的十團(tuán),十二團(tuán),托喀依鄉(xiāng)也零星種植一些桑樹,桑葉用來養(yǎng)蠶,然后蠶繭賣給巢絲廠,抽絲。
在那個(gè)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每到周末,我父母親單位里的上海支青叔叔阿姨們就騎上自行車帶著我到五公里外的阿拉爾巢絲廠(現(xiàn)阿拉爾紗廠)買蠶蛹,就是抽絲剝繭后的蠶蛹,可以用來做菜打牙祭,改善伙食,一元錢可買三四公斤,很便宜。
我們到了巢絲廠,跟著叔叔阿姨們來到車間里,只聽隆隆的響聲,機(jī)器飛快地抽著蠶絲,工人們忙碌著,腳邊放著很多大木桶,里面裝著蠶蛹,看到那些蠶蛹,我們好高興。買回蠶蛹后,用清油香蔥爆炒。剛出鍋的蠶蛹香味撲鼻,令人回味無窮,如今在超市里買的袋裝蠶蛹怎么吃也吃不出當(dāng)年那個(gè)香味來,記憶中的那個(gè)香啊,讓人永生難忘。
每年的五月下旬至六月下旬,是桑葚成熟的最佳采摘期,良繁場那一望無際的千畝桑樹園里,采摘桑葚的人絡(luò)繹不絕,人們呼朋喚友,攜家?guī)Э隍T著自行車去摘桑葚。我和小伙伴們也去采摘桑葚。到了桑樹園,只見一片蔥綠,樹上掛滿了黑的、白的熟透了的桑葚,大家樂不可支,這棵樹上采摘一點(diǎn),那棵樹上采摘一點(diǎn),哪棵樹的果甜就摘哪棵樹。宋代詩人陸文圭的詩中有一句描寫桑葚的“可憐泮林鸮,止醉桑葚黑”,可以用來形容我們這些孩子,大家先管自己吃個(gè)飽,吃個(gè)盡興,陶醉其中,然后再摘一袋帶回家給家人、鄰居吃。有的人甚至中午不回家,在桑園里采摘桑葚當(dāng)午飯吃,直到太陽下山才回家。
后來阿拉爾巢絲廠不辦了,那些桑樹也都砍完了種棉花,好多年不曾吃上桑葚,但那份快樂至今難忘,還有那爆炒蠶蛹的美味余香仿佛還停留在味蕾唇齒間。童年那片綠蔭,那片桑林,不僅給我們增添了很多樂趣,也給我們貧瘠的生活和瘦弱的身體增加了一些營養(yǎng),特別是騎自行車去買蠶蛹的路上,聽叔叔阿姨們聊些有趣的事,才是最有意思的。
至今回想起那個(gè)遙遠(yuǎn)的童年,我從心底里感激那片喧鬧的厚待過我們的桑樹園。那一串串白的、黑的透亮、令人垂涎欲滴的桑椹,永遠(yuǎn)刻在我的記憶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