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蕊
隨著年齡的增長, 人體的新陳代謝以及各器官功能會逐漸衰弱, 口腔問題成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問題, 許多老年人出現(xiàn)了牙齒松動、缺失以及咀嚼問題[1]。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多, 許多老年人由于口腔問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因此口腔修復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2]。由于老年人存在肌肉反應遲鈍、牙槽骨吸收能力差以及常合并骨質疏松等問題, 且多數(shù)老年人同時存在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 影響了口腔修復的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針對老年口腔修復患者的臨床特點展開分析, 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口腔修復患者100例作為觀察對象, 其中男65例, 女35例;年齡52~75歲, 平均年齡(61.5±6.5)歲;主要口腔問題為牙齒松動、牙髓病、牙周病、齲齒、牙齒缺損、牙齒頜面磨損等;其中30例患者同時有2種及以上口腔問題。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臨床治療與護理, 具體措施如下。①健康宣教:為患者講解口腔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 相應的修復措施和具體操作, 以及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讓患者了解口腔修復的大概流程與意義, 從而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 讓患者更好的配合臨床治療。根據(jù)患者的文化水平給予針對性指導。②生活指導:叮囑患者觀察口腔黏膜變化, 注意口腔衛(wèi)生, 早晚用軟毛牙刷漱口, 飯后用清水漱口。對于口腔潰瘍患者可以通過靜脈輸入維生素C來促進口腔黏膜的修復。健康飲食, 少鹽少油, 多食新鮮蔬果。鼓勵患者多飲水。③治療措施:為患者提供全面的檢查, 包括牙周狀況、咀嚼功能、牙槽骨萎縮情況等方面, 同時明確患者的口腔問題, 通過患者過往病史以及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修復計劃。在修復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拔除殘根以及完全松動的牙齒, 對可保留的牙齒進行修復。牙周病患者可以采用根管治療。齲齒、牙髓病則進行相應治療之后, 進行洗牙、補牙等措施, 確保牙齒的健康。然后進行牙體預備, 制作印膜和石膏。正式帶牙之后需要定期復查。
1.3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患者的修復結果。
100例患者中69例(69.0%)行活動義齒修復, 其中全口義齒29例、上半口義齒18例、下半口義齒22例, 共計活動義齒缺失牙齒442顆, 人均缺失6.4顆義齒;其余31例(31.0%)均行固定義齒修復。100例患者修復后, 17例患者主訴有塞牙或缺牙導致的食物嵌塞, 26例患者主訴無咬合接觸關系, 57例患者主訴上下牙間有咬合關系可按照原咬合關系修復。
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 各器官功能不斷減退, 牙齦與黏膜萎縮, 而牙齒由于使用時間長而出現(xiàn)磨損的問題, 牙齒缺損導致口腔出現(xiàn)殘冠、咬合無力等癥狀, 影響老年人的咀嚼功能, 缺損嚴重時會出現(xiàn)咬舌、咬腮等問題[3]。牙周病、齲齒、牙髓病都可導致牙齒缺損, 從而影響患者的口腔健康??谇恢芯涸鲩L是造成牙周病的重要原因, 牙菌斑的形成會影響牙齒的健康, 導致牙齒排列不齊, 再加上其他慢性疾病、營養(yǎng)不良、遺傳疾病的出現(xiàn), 導致老年患者的抵抗能力下降,從而增加了口腔感染的發(fā)生率。因此, 老年患者需要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及時治療口腔疾病??谇恍迯偷闹饕康木褪谴_保老年患者的口腔功能正常, 拔除殘冠殘根, 制作義齒,從而確?;颊叩木捉拦δ埽?]。
活動義齒是目前多數(shù)老年人義齒制作的主要類型, 本次研究觀察中, 100例患者中有69例(69.0%)行活動義齒修復,共計活動義齒缺失牙齒442顆, 人均缺失6.4顆義齒;其余31例(31.0%)均行固定義齒修復, 證實了這一結論?;顒恿x齒修復的方法有很多, 包括可摘式義齒、半口或全口義齒、夾板、防嵌器、顳下頜關節(jié)矯正等。口腔修復的任務在于重建咬合關系, 避免食物嵌頓以及顳下頜關節(jié)病的出現(xiàn), 改善頜曲線。在進行口腔修復之前, 需要做好全面、科學的檢查工作, 并根據(jù)患者的口腔情況制定相應的修復計劃, 例如有些患者缺失牙齒過多, 牙間隙較大, 可以考慮應用可摘式義齒[5]。這種義齒容易修復, 便于逐步適應義齒, 但是佩戴起來可能出現(xiàn)不適感。固定義齒的體積小、佩戴方便、舒適性高、無異物感, 但是僅適用于缺損牙齒數(shù)量少、牙縫間隙小、健康牙齒數(shù)量多的患者。在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措施過程中,還需要為患者提供健康指導以及口腔衛(wèi)生知識教育, 從而提高患者的口腔衛(wèi)生意識, 使其積極的配合臨床治療[6-9]。
口腔問題的出現(xiàn)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而多數(shù)老年人都伴隨不同程度的口腔問題, 為了保障老年人的咀嚼、語言功能, 為老年群體提供有效的口腔修復具有重要的意義。針對咬合垂直距離過低的老年人, 首先需要去除咬合創(chuàng)傷與軟組織損傷, 并且在合適的范圍內(nèi)恢復咬合垂直距離, 咬合垂直距離屬于生理范圍, 功能恢復的需求遠高于解剖結構恢復方面的需求。對于牙合曲線不良的患者, 在修復之前需要進行咬合調(diào)磨處理, 通過義齒的修復來緩解咬合創(chuàng)傷, 從而恢復正中咬合結構以及顳下頜關節(jié)的對稱性[10-12]。而這一環(huán)節(jié)正是恢復正常咀嚼功能、確保咀嚼效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因此需要重視對患者咬合關系的糾正, 同時要加強健康教育,叮囑患者改善不良的咀嚼習慣。由于多數(shù)老年人的感官功能下降, 對于口腔問題的感知與表述均存在不準確或是模糊的問題, 因此在口腔修復的過程中, 需要重視食物嵌頓的問題,做好食物嵌頓的預防設計。對于活動義齒或牙列缺損患者,需要通過X線檢查進行活動義齒以及牙列缺損的修復。根據(jù)缺損部位進行相應的修復, 是否保留殘根殘冠以及義齒安裝則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對于不能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則需要進行保守治療。為了確保臨床修復的效果, 需要加強健康宣教, 叮囑患者做好口腔護理, 勤漱口, 從而減少牙菌斑和齲齒的出現(xiàn)[13,14]。醫(yī)生可以發(fā)放口腔疾病相關知識手冊, 給不同文化水平和不同疾病認知水平的患者進行宣教。根據(jù)《口腔健康教育手冊》中的相關規(guī)范和要求, 為患者講解牙髓病、牙周病、齲齒、口腔潰瘍、食物嵌頓等常見口腔疾病的發(fā)生機制、臨床癥狀、臨床治療的重要性、用藥方法和時間, 并對用藥期間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進行講解, 可以分段展開健康教育, 直至患者掌握手冊相關內(nèi)容。護理人員可以根據(jù)患者對疾病以及臨床治療的認知情況。促使患者能夠合理用藥, 并向患者和家屬講解遵醫(yī)囑用藥的作用以及亂服藥物可能引起的危害?;颊呷粜枰闷渌幬? 需要與醫(yī)師進行溝通, 在醫(yī)師的指導下合理服用其他藥物。需要定期進行口腔的清潔, 避免口腔菌群增生。
綜上所述, 活動義齒修復在老年口腔修復患者中所占比重大, 在修復之前需要做好全面的檢查工作, 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科學的修復方案, 確?;颊叩目谇还δ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