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嫻靜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討心內科在護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方法對策。方法:通過對我院心內科患者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遇到的危險因素進行整理和分析,并針對性的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結果:通過加強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和素質、加強管理等措施,可有效的減少心內科護理管理中的隱患。結論:通過對心內科護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并制定防范對策,可有效的減少安全隱患,改善患者的就醫(yī)環(huán)境,提高治療質量。
【關鍵詞】心內科;不安全因素;防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2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工作節(jié)奏加快、壓力加大,心血管病患者逐年增多,嚴重威脅了人們的生命健康。心血管病情易突發(fā)且多變,患者素質差、病程長、內科治療起效緩慢,所以心內科通常具有很高的醫(yī)療風險。護理工作作為整個治療過程中的重要部分,如果出現了問題不僅影響患者的預后和治療,還可能導致醫(yī)療糾紛,因此,我們及時發(fā)現心內科護理管理中的隱患并防范于未然具有重要意義[1]。本研究通過對我院2013年至2017年心內科就診的患者的病例記錄等進行整理和回顧性分析,對不安全因素進行總結和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防范措施。
一 心內科護理管理不安全因素分析
1 患者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由于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對自己的病情認識不足,或不接受自己的病情,未能及時治療或未能完全按照醫(yī)囑服用藥物或調理飲食甚至離開病房,從而影響了治療效果,使患者和家屬出現消極情緒甚至加重病情。當治療效果達不到預期或出現病情嚴重的問題時,患者和家屬會更傾向于將責任歸咎于醫(yī)護人員,導致對治療和護理工作人員的不信任,從而進入惡性循環(huán),甚至引發(fā)醫(yī)療糾紛。
2 護理人員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2.1 護理工作責任心不足,部分心內科護理人員由于經驗不足,當部分年齡較大、長期患病的心內科患者,不能準確的表達自己的不適時,難以準確的判斷患者病情的發(fā)展和變化,所以不能及時將情況轉告醫(yī)生,從而造成病情和治療的延誤。部分護理人員對工作的認識不足,尤其是在工作較忙、人手緊張的時候,忽視了患者的需求和病情變化,與患者和家屬溝通時缺乏耐心,也造成了護理風險。
2.2 護理技能不熟練,由于心內科患者的疾病多復雜多變,治療過程較長,護理工作任務重。部分護理人員對新設備儀器的使用不熟練、護理知識不扎實,在遇到突發(fā)情況時不能及時準確的判斷并合理的予以處理,從而延誤病情。由于心內科涉及的藥物種類多且復雜,在分配藥物過程中未能做到及時、準確,或沒有對禁食要求及時告知,導致了患者延誤治療,引起護理風險。
2.3 護理記錄不嚴謹,對患者的病歷如實記錄是內科護理人員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少數護理人員由于急救工作緊張,未能做到及時記錄,出現漏記的現象,導致患者的治療和護理與記錄不完全吻合,帶來了很大的醫(yī)療風險。
3 治療用藥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心內科患者通常伴有多種并發(fā)癥,需要按時服用多種藥物治療,所以患者需要嚴格按照醫(yī)囑合理用藥,否則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并發(fā)癥,從而加重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引發(fā)醫(yī)療糾紛。心內科患者治療用藥物中較常見的不合理情況有:相似藥物的混淆、藥物過敏、用藥指導不到位等。
二 防范對策分析
1 加強護理人員培訓,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加強護理技能培訓,提高護理技術,通過定期針對不同崗位的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包括護理操作、法律法規(guī)、儀器設備操作等,并設定考核標準和獎懲制度,在提高護理人員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基礎上,強化護理人員的專業(yè)護理技能,保障護理工作的規(guī)范、順利的進行[2]。同時開展座談討論、經驗分享、外派學習等活動,通過護理人員之間的相互學習與分享,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知識水平、技能和與患者、家屬的溝通技巧和方法。通過開展護理主題探討活動,增強護理人員對心內科規(guī)章制度重要性的認識,加深對患者和家屬的理解,激發(fā)其主動服務意識。通過開展與醫(yī)療糾紛相關的法律學習及咨詢講座,加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增強了護士對護理工作的責任心。
2 加強護理管理工作
加強規(guī)范管理,心內科的護理工作涉及多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管理都需要能達到護理工作到位的目的[3]。通過建立規(guī)范化的規(guī)章制度,優(yōu)化護理流程,根據心內科護理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整改方案及措施。通過加強護理記錄的規(guī)范化,以達到其及時準確客觀反映患者病情的目的。同時加強護理人員對醫(yī)囑的執(zhí)行工作的監(jiān)管力度,包括藥物分配、用藥及飲食指導等,幫助患者嚴格按照醫(yī)囑進行治療。通過合理安排護理人員的作息時間,完善交接班制度,實行彈性排班,根據實際需求合理搭配護理人員,從而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和效率[4]。通過加強藥品管理制度,強化對高危藥品的合理保存和使用,預防不合理用藥引起的風險。
三 結語
如上所述,心內科護理管理工作中出現的不安全因素有很多。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不僅取決于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和工作態(tài)度,還有醫(yī)患交流以及治療藥物方面的影響。所以為了提高護理和治療的效果,除了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和責任心之外,加強規(guī)范標準的監(jiān)管力度、提高與患者和家屬的溝通和交流等都是防范護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王艷.心血管內科護理管理中風險因素分析與安全防范對策[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08):67-68.
張偉.優(yōu)質護理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評價[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17(24):3185-3186.
周利華,羅敏,曾建平,黃河.護理績效考核在心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22):85-86.
解圓圓.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9(2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