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平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jīng)叢林。”歷史之路如此,人生路徑亦是如此。行在路上,輾轉(zhuǎn)顛沛、風雨兼程,唯有執(zhí)燈引路、眼明心亮,方能不負初心、砥礪前行。
“那盞燈”是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決定著一個人的格局與命運。俗話說:“石看紋理山看脈,人看志氣樹看材?!惫胖⒋笫抡?,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有了理想信念,躁動的心就有歸宿,飛射的箭就有靶向,揚帆的船就有彼岸。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人最可怕的,不是失敗與挫折,而是失去理想信念。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就會得精神上的“軟骨病”,就會得過且過、渾渾噩噩,就會在風雨面前東搖西擺、不知所終。
志當存高遠,有志則行穩(wěn)致遠,志高則不甘下流。清代詩論家葉燮《原詩·外篇上》寫道,“志高則言潔,志大則辭宏,志遠則旨永?!备示印熬住弊缘?,固然閑適安逸,但終究易寡淡無味、淪落平庸。立志高遠,才能欣然負重攀登,看到人生別樣美景。
對共產(chǎn)黨人來說,革命理想高于天。林祥謙面對敵人血淋淋鍘刀時一句“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復”喚醒了無數(shù)人,夏明翰寧死不屈的“就義詩”鞭策了無數(shù)人,毛主席慷慨激昂的“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激勵了無數(shù)人,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鼓舞著無數(shù)人。正因有了無數(shù)為理想而戰(zhàn)、為信念而爭的共產(chǎn)黨人堅忍不拔、百折不撓地接續(xù)奮斗,才有了今日中國的生機勃勃、日益強盛,有了今日百姓的和諧安寧、幸福美好。
無數(shù)事實證明,只要能把理想信念立起來、守護好,把思想的“總開關(guān)”擰緊,把人生的“壓艙石”穩(wěn)住,人們就能克服任何艱難險阻,不懼任何風險挑戰(zhàn),經(jīng)受任何誘惑考驗,走向輝煌的未來。
“那盞燈”是奮進執(zhí)念
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人生唯一不變的就是奮斗。要么積極奮斗,主動改變,要么消極等待,被動改變。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蛞刮黠L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币獨v經(jīng)三重境界實現(xiàn)成功,其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艱辛求索、不屈不撓的不懈奮斗。
奮斗必然伴隨辛勤、勞累甚至挫折,但條件再艱苦、環(huán)境再惡劣,有奮斗必有精彩。古有孔子“誨人不倦”,勾踐“臥薪嘗膽”,蘇武“飲雪吞氈”,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賦《離騷》,今有雷鋒一生獻給“為人民服務(wù)”,焦裕祿矢志不移當“人民的好公仆”,谷文昌堅持不懈“治沙造林、造福百姓”,都堪稱奮斗楷模。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是幸福的,“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同樣一天,選擇努力奮斗過得充實,還是消極頹廢過得空虛;同樣一生,選擇執(zhí)著向前、奮勇攀登,追求無限精彩與成功的可能,還是隨波逐流、庸碌無為,把一輩子過成一天天、一年年的簡單重復,答案不言而喻。要把人生過出滋味、過出精彩、過出成功、過出幸福,除了靠自己奮斗爭取,別無法門。不管是共同為之奮斗的中國夢,還是各自努力奮斗的個人夢,只要奮進不息,必會夢圓有時。
“那盞燈”是利他善念
善良是人性中最寶貴的品質(zhì),也是人類文明、社會發(fā)展最基礎(chǔ)而深遠的力量之一。正如羅素所言,在一切道德品質(zhì)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善念就像寒夜中的火、迷霧中的燈,溫暖你我,指引正道。何為善念?佛經(jīng)曰:“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是謂善念。心地純良是善,心生悲憫也是善,心愿利他更是善。
善念生發(fā)同情,同情后有同理,同理凝成同力,同力達成同勝。于集體而言,善念、善心、善行匯聚之處,必然陽光普照、風清氣正;缺失之處,則冷淡冷漠、寒邪彌漫。于個人而言,善念使人圓融、令人豁達、讓人崇高。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兑讉鳌の难詡鳌だの难浴酚醒裕骸胺e善之家,必有余慶?!痹谡x的大前提下,利人利己的事盡量多干,互促互進、相得益彰,何樂而不為;損己利人的事提倡去干,舍利取義、舍己為人,向來是大善;損人利己的事自覺不干,見利忘義、為非作歹,終為天下棄;害人害己的事堅決不干,相互傾軋、爾虞我詐,最愚不可及。
林則徐的《十無益》中,第一個就是“存心不善,風水無益”。尼采也說過,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正所謂“善不可失,惡不可長,長惡不悛,從自及也”。只要每個人都多一些善心、少一些惡意,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暴戾,多一些幫助、少一些算計,多一些溫暖、少一些冷漠,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世界必會更加美好。
“那盞燈”是凜然正念
中央黨校門口有塊石碑,鐫刻“守正”二字,細刻著“未來中國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罢币馕吨鴱囊欢梗卣且环N風范、一種氣節(jié)、一種擔當、一種堅守。守正,首先要先正其心、守住正念。而正念是守正的前提與基礎(chǔ),是堅持正義、恪守正道、明辨是非、至大至剛之念。
古今多少古圣先賢、仁人志士,無不對正心正念有著極高的追求?!抖Y記·大學》中列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八個條目,鮮明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司馬光提出“正心以為本,修德以為基”。正念靠悟,也要靠修,更要靠守。有了正念,才能真正擁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人格”,才能真正堅守“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才能真正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才能真正保持“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共產(chǎn)黨人的正念就是牢記初心和使命,始終做到對黨、對人民、對事業(yè)絕對忠誠,始終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
唯正己可以化人、唯盡己可以服人。正念可以化作春風細雨,綿綿用力、潤人心田,形成感染人、激勵人、帶動人的強大正能量。正念也可以化作當頭烈日,堅強有力、直指人心,讓人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世上可以帶來和平、安寧、正義的,從來不是童話中無所不能的阿拉丁神燈,而是始終秉持正念、堅守正義的無數(shù)平民英雄。
讓我們每個人都守護好心中“那盞燈”,走好漫漫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