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 廣西 南寧 530021)
結直腸癌即使患者行切除根治手術治療,其術后5年內的生存率月僅為30%,并且還病癥還易發(fā)生腹膜轉移,并形成腸梗阻,結直腸癌合并腸梗阻患者不宜采用內科或外科姑息性手術進行治療,臨床一般采用雷替曲塞等化療性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旨在降低患者生存的痛苦[1]。本文主要探究了尼妥珠單抗聯(lián)合雷替曲塞在進展期結直腸癌合并腸梗阻初治患者中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6例結直腸癌合并腸梗阻初治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患者在化療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18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年齡分布:43~72歲,平均年齡為(58.6±1.7)歲;治療組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齡分布:45~71歲,平均年齡為(59.2±1.6)歲,所有患者預期生存時間≥5個月。
對照組患者采用尼妥珠單抗治療,將200mg尼妥珠單抗劑(百泰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80001)加入到250ml生理鹽水中,搖勻,然后對患者行靜脈滴注治療,1周/次,連續(xù)化療8周。治療組采用尼妥珠單抗聯(lián)合雷替曲塞治療,將200mg尼妥珠單抗劑(同治療組)與2mg/m2雷替曲塞(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325)加入到250ml生理鹽水中,同樣行靜脈滴注治療,雷替曲塞每2周滴注1次,總用藥時間為8周,所有患者在輸液期間需配合心電監(jiān)護。
比較兩組患者的癌性腸梗阻癥狀改善情況、腸道通暢維持時間、中位總生存期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治療組患者的首次排氣、排便時間、腹脹腹痛緩解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明顯(P<0.05),見表1。
治療組患者腸道通暢維持時間明顯大于對照組,治療組患者中位總生存期明顯大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治療期間,對照組1例患者發(fā)生嘔吐癥狀,1例患者發(fā)生口腔黏膜炎,治療組1例患者發(fā)生嘔吐,患者的不良癥狀較輕,未經治療便自行緩解,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6%)與對照組(11.1%)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2。
結直腸癌合并腸梗阻會導致該病癥手術治療效果不佳,因此需依靠藥物化療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癥狀和延長患者的生存周期。貝伐珠單抗能夠有效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中的KDR與Flt-1結合,從而對腫瘤的生長起到抑制作用,并且其還能有效降低腫瘤血管的通透性[2]。雷替曲塞屬于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劑,其對胸腺嘧啶合成酶具有顯著的抑制功能,并且其還能減緩三磷酸胸苷和DNA的合成速率,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雷替曲塞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癌細胞生產速率,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周期[3]。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的癌性腸梗阻癥狀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組患者腸道通暢維持時間、中位總生存期明顯大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治療中都未發(fā)生嚴重的不良反應,說明了采用尼妥珠單抗聯(lián)合雷替曲塞對進展期結直腸癌合并腸梗阻初治患者進行治療,不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癌性腸梗阻癥狀,同時其還能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周期。
綜上所述,尼妥珠單抗聯(lián)合雷替曲塞在進展期結直腸癌合并腸梗阻初治患者中的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表1 兩組患者的癌性腸梗阻癥狀改善情況對比
表2 兩組患者腸道通暢維持時間、中位總生存期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1]王佳蕾,李進,秦叔逵,等.雷替曲塞或氟尿嘧啶/亞葉酸鈣聯(lián)合奧沙利鉑治療局部晚期或復發(fā)轉移性結直腸癌的隨機對照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2,17(1):6-11.
[2]Gasparini G,Torino F,Ueno T,et al.A phase Ⅱ study of neoad-juvant bevacizumab plus capecitabine and concomitant radiotherapy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J].An giogenesis,2012,15(3):141-150.
[3]謝達成,李寧,王靜玨,等.雷替曲塞聯(lián)合伊立替康2周方案對比FOLFIRI方案二線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療效觀察[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3,18(2):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