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是初中課堂的一門新興科目,也是初中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雖然學生初次接觸化學,好奇且頗有興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化學本身的知識特點以及傳統(tǒng)單一、呆板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興趣下滑,積極性降低,無論是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還是教師的教學效果都不理想。多媒體技術的興起與發(fā)展為教育行業(yè)帶來了新的沖擊,在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同時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zhì)量。微課作為新課程改革中所誕生的新型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就對初中化學教學中微課的應用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微課;應用
微課,又稱微課程,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微型的課程形式,微,體現(xiàn)在課程的短小,精悍,集中。而微課的課程形式又不同于傳統(tǒng),它是借助多媒體形式,以視頻為主要形式的一種教學載體。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選擇重點或難點設計成微課。一方面,微課時間短,一般不會超過10分鐘,能有效避免學生的學習疲勞,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微課是以多媒體形式展現(xiàn),相比較于抽象的文字知識來說,更加直觀,具體,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那么,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才能更好的應用微課,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呢?
一、 通過微課,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進行學習活動的內(nèi)在動力,學生頗有興趣的學習,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理科的學習,由于知識本身比較枯燥,再加上化學抽象概念多,微觀知識點多,基本原理多,記憶的知識也多,更需要學生更多的學習熱情才能應對。所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著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相比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微課的時間短,有效地縮短了教師的授課時間,留下更多的自由時間可以讓學生自主支配,或自主學習,或合作討論,或師生交流,或溝通情感,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課堂互動,包括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互動,生生之間的互動等,學生親身經(jīng)歷知識,消化知識,學習質(zhì)量會更好,同樣,教學效率也會提升。此外,相比較于教師的“長篇大論”來說,微課更加精煉,它只針對一個重要的或者難度較高的知識點展開討論,針對性更強,講解也更加深入,能有效幫助學生攻克重點難點。因此,微課通常呈現(xiàn)的都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和精華。
此外,微課多以視頻形式呈現(xiàn),需要輔助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自然,也就充分結(jié)合的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集聲、形、像、色于一體,更符合時下學生的愛好和需求,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二、 通過微課,能夠有效的彌補傳統(tǒng)實驗的不足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在教學中不可或缺,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巧妙、靈活的應用微課,能夠讓實驗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實踐的化學教學中,多數(shù)的實驗往往都是教師“說出來”的,要么就是課時緊張,要么就是實驗危險。這樣的實驗方式,讓學生失去了很多直觀參與實驗的機會,同樣也會降低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熱情和實驗操作的能力。
而在教學中應用微課就可以很好的彌補傳統(tǒng)實驗的不足,更大限度地提高化學教學效率。對于傳統(tǒng)的“說實驗”來說,微課能夠更好的呈現(xiàn)化學中的抽象微觀世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演示實驗”來說,微課能夠更清楚,反復觀看實驗,加深印象,提高認識;對于“做實驗”來說,微課能夠提供更加安全、更加顯著的實驗器材,彌補學校不同程度的器材匱乏現(xiàn)象。
三、 通過微課,能夠有效地加強鞏固學生的知識
與傳統(tǒng)的教學相比,微課具有很多新的功能。如點狀功能、慢放、回放、便于攜帶、隨時隨地可觀看等,因此,比如說,我們在進行復習課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的點狀功能來針對復習中的重點、難點,或者經(jīng)典的例題進行著重講解,針對性和精準性都比較強,將復雜、繁瑣的知識編制成網(wǎng)絡,方便學生復習和鞏固。再如,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利用微課的慢放、回放功能,重復觀看知識講解或?qū)嶒灢僮鳎瑥亩由罾斫獠⒄莆罩R。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利用微課教學,不僅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讓課堂更加豐富、多元,而且還能挖掘?qū)W生潛在能力,為學生插上智慧的翅膀。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利用微課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而且還能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微課以其獨特的教學優(yōu)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中實驗的不足進行彌補,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但是,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索,嘗試和完善,才能讓它更有效,更科學,更合理,從而更好的為課堂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10.
[2]符愛琴,馬宏佳.微課程教學的設計與應用:以初中化學為例[J].化學教育,2014(11):14-18.
[3]曹曉峰.淺談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01):14.
作者簡介:
呂杰,吉林省通化市,吉林省通化縣二密鎮(zhèn)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