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蕓欣,青年作家,著有《月光漫過珍珠夏》《天亮之后,就會很美》等書。
第一次聽孫燕姿的《天黑黑》的時候,我還在上中學。那個時候的我學習成績差,臉上冒了無數(shù)顆痘痘,肥胖占據(jù)著我的身體,渾身上下簡直找不出任何優(yōu)點。
青春期的自卑是一件非??膳碌氖虑?,仿佛無論做什么,世界都是一片灰暗。我在正值花季的青春年華,對生活失去了鮮活的熱情。
高一的一次考試,我考得很差。老師把沒考好的同學留下來罰抄單詞,我錯得最多,罰抄完已經(jīng)是晚上7點多了?;丶业臅r候?qū)W校的晚自習已經(jīng)開始,書包背在我的身上分外沉重,我害怕回去面對母親的責罵,于是漫無目的地在馬路上走著。
就在那時,在一家音像店的門口,我聽到了孫燕姿的《天黑黑》。
我上中學的時候,網(wǎng)絡遠沒有現(xiàn)在發(fā)達,連手機都是個稀罕物,要聽歌只能去音像店買CD或者磁帶。
一個有些低迷的聲音一遍遍地唱:“我的小時候,吵鬧任性的時候,我的外婆總會唱歌哄我。夏天的午后,老老的歌安慰我,那首歌好像這樣唱的……”
夏天的夜晚,我站在那家音像店門口,那個聲音猶如天籟,洗滌了我的心靈。我好像第一次意識到,在這個黑暗的世界里并不是只有我一個人。
那時候?qū)O燕姿剛剛出道,還沒有走紅,也沒有太多的人關注這個平胸、滿臉痘痘、瘦到干癟的新加坡女生。音像店里播放著她的MV,她坐在鋼琴旁邊,鋼琴放在一片枯黃的草地上,她孤獨而寂寞地唱著歌,一張巴掌臉、清爽的短發(fā),像一個寂寞的精靈。
我走進音像店,柜臺上趴著一個和我差不多大的男孩子,正在寫作業(yè)。他抬頭看向我的時候,我習慣性地低著頭,不愿他看到我臉上的痘痘。
他放下手里的筆,走到我面前問我:“你想買什么?”
我摸了摸衣服口袋,空空如也。我有些窘迫地搖了搖頭:“對不起,我沒有錢。但是我很喜歡這首歌?!蔽抑噶酥鸽娨暽险诓シ诺腗V。
“這是孫燕姿的《天黑黑》?!彼托牡叵蛭医榻B,“她是新出的歌手,是新加坡人,她的聲音很有特點,很有磁性。”他說起這首歌,眼中是明亮的神色,和我的灰敗沮喪形成鮮明的對比。
“如果你喜歡,這盤磁帶就借給你聽吧。說不定你還喜歡里面其他的歌。”他并沒有嫌棄我買不起,而是從柜臺里拿出一盤磁帶遞給我。
“謝謝,過兩天我就還給你?!蔽医舆^那個長方形的盒子,小心翼翼地握在手里,感受著來自陌生人的溫暖。
晚上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把這盤磁帶放進我的復讀機,戴著耳機在房間里聽完了整盤磁帶。
這首歌給我那時灰暗的世界,帶來了一抹亮色。
過了幾天,我準備把磁帶還給他,走到音像店門口,就看到他坐在店里彈吉他。剛彈了幾個音,他的父親就走出來對著他喊:“彈什么彈?還不快進去看書!”
他放下手里的吉他,看到站在門口的我,朝我走了過來:“磁帶聽完了嗎?喜歡哪首?”
“還是最喜歡《天黑黑》?!蔽艺f。
“有眼光,她一定會紅!”男孩篤定地說。
那天,他和我聊了很久。他告訴我他叫譚飛,在我們小城的職高上學,專業(yè)是焊工??墒撬麖男∠矚g音樂,雖然父母都不同意他學習音樂,說他是在做白日夢,可是他才不在乎別人說什么。
他用自己打工賺來的錢買了吉他,在家自學;他去琴行打工,就是為了在那里偷偷學藝。他不像其他藝術生那樣有家里資助,能跟全市最好的老師學習,但他對音樂的愛和付出純粹又熱烈。他讓我知道只要熱愛,即使貧窮也可以擁有藝術夢想。
從那之后,我放學只要有空就會去音像店逗留一會兒,聽聽最近新出的歌曲,聽他給我講講這些音樂背后的故事。從香港歌手到臺灣歌手,每一首歌的創(chuàng)作歷程他都能娓娓道來,他說這些消息都是他從電視、報紙、雜志上看來的,他在聊音樂的時候,眼睛發(fā)著光。
譚飛也很喜歡《天黑黑》,他說這首歌散發(fā)著一種孤獨和堅強的倔強。他還給我講,說孫燕姿從新加坡到臺灣發(fā)展,剛?cè)サ臅r候也是滿臉痘痘,她的MV光是修臉上的痘痘每次都要花掉幾萬塊錢。是音樂讓她寂寞,但音樂也讓她發(fā)光。
譚飛的夢想是成為歌手,站在萬眾矚目的舞臺上唱自己喜歡的歌;臺下,有懂他和愛他的觀眾鼓掌。
那時候我覺得他說的話太深奧、太有哲理,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對我來說,我只希望自己高考不要考得太差,在學習之余還能寫點自己喜歡的文字就足夠了。
那個時候,我在雜志上發(fā)表了人生的第一篇文章,所有的人知道后都投來不可置信的目光。媽媽的表揚、同學的贊嘆,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因為愛好而收獲的成就感,好像那個沒有什么用的自己突然就變得有價值起來。
也是在那個時候,我才漸漸明白,夢想是一件多么偉大的事情。它會讓你不再自卑,變得美好而積極。
一年后的一天,譚飛突然告訴我,他要輟學去北京做音樂。為了這件事他和家里鬧得不可開交,他爸甚至要把他掃地出門,而他直接背上行李離開家,走之前到我家和我告別。
我家離火車站不遠,那天我穿著拖鞋和他一起走到火車站。
我記得那是一個盛夏的夜晚,熱空氣撲面而來,我們兩個緩緩地在街道上走著。譚飛是我送別的第一個朋友,也是我身邊第一個勇敢追求自己夢想的朋友,他的勇氣無疑給了我巨大的震撼。
我從口袋里拿出我積攢了半年的稿費放到他的手里。
他不肯要,我硬塞到他的手中,笑著說:“就當我給明日之星的贊助吧?!?/p>
我堅持送譚飛到火車站的站臺。小城的火車站破舊不堪,那時候還有很多綠皮火車。我們看著空蕩蕩的鐵軌,譚飛說:“淼淼,我給你唱一遍《天黑黑》吧?!?/p>
他的聲音非常動聽,輕輕地飄蕩在那個仲夏的夜晚,差點把我聽哭。
譚飛走之前對我說:“人最怕的不是失敗,而是沒有夢想庸庸碌碌地過一生?!?/p>
譚飛帶走了他的夢想,也讓我明白了夢想的重要。
后來我到上海讀書、出國深造、回國工作,我都沒有放棄寫作這件事,哪怕在人生大大小小的路口遇到無數(shù)艱難又熬不過的時刻,我都堅持把這件事做下去。
我常常反復聽《天黑黑》,這首歌仿佛有一種魔力,可以讓我熬過所有的困難。
堅持夢想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為了出書我曾經(jīng)放棄很好的工作機會,放棄很多看似很不錯的東西,如今我也出了十幾本書,并沒有大紅大紫,卻依然在這個夕陽產(chǎn)業(yè)里堅持自己的夢想。我知道,夢想之所以偉大并不是因為成功,而是因為熱愛。
很多年后,我在新加坡的一次活動上見到孫燕姿,此時她早已經(jīng)紅成了亞洲巨星。她結(jié)婚生子,淡出公眾視線。清瘦的她站在臺上,已經(jīng)沒有了少女時代的青澀,笑容里卻多了一份歲月沉淀的坦然。她談了一些自己剛開始做歌手時遇到的事情,艱難過、辛苦過,但是因為對音樂的熱愛讓她走到今天。
每一個人的成功背后,都有無數(shù)的艱苦和堅持。
我在那個活動散場的時候,看到了譚飛。
很多年不見,我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他是那場活動的工作人員。
我們在活動現(xiàn)場的噴泉旁聊了幾句。他說這么多年他并沒有成為一個明星,在北京的生活很艱難,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他做過酒吧駐唱,還去天橋賣藝,只要和音樂有關的工作他都做,也曾窮得只能住地下室,一個饅頭撐上一整天。
他現(xiàn)在還在做音樂,在北京和幾個朋友辦了一個幼兒藝術培訓班,生活總算穩(wěn)定下來。
他說他知道我這幾年一直在從事專業(yè)寫作的工作,他在書店看到過我的書,非常替我開心。
我張了張嘴,想說一說這些年的艱辛,但最后只是說了一句“謝謝”。
在新加坡的那個晚上,我告別了這個教會我追尋夢想的少年。
分別后我們會帶著各自的夢想繼續(xù)前行,或許依舊無緣成為大紅大紫的明星,或許傾盡一生也離我們最初宏大的夢想很遙遠??墒钦驗橛辛藟粝?,我們才在這個充滿荊棘的世界里,覺得滿足又快樂。
對夢想的熱愛,讓我們不再害怕天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