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封國華
《史記·太史公自序》:“ 唐堯遜位, 虞舜不臺。”這里的“臺”不能讀作tái,而應該讀作yí,意思是說唐堯欲將君位讓給虞舜,虞舜卻心里不高興。臺的甲骨文作,是象形字,像一個倒置的胎兒形,它是胎的本字。湯顯祖《牡丹亭·婚走》:“不是俺鬼奴臺妝妖作乖?!毙焖贩降茸ⅲ骸肮砼_,鬼奴胎,猶言小鬼頭。”由于懷胎叫有喜,因此,臺引申有喜悅的意思,這一意義現(xiàn)在作“怡”。懷胎是生命的開始,因此,臺也有開始的意義,它也是始的本字?!独献印罚骸鞍偃剩ㄘ穑┲撸_(始)於足下?!边@里的“臺”應讀作shǐ。以上三例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謂的通假字,臺通“怡”,通“胎”也通“始”。通假嚴格來說不同于假借,因為假借是本無其字,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本字。如:《詩·大雅·崧高》:“駿極于天。”即以“駿”代替“峻”。通假是有本字的,但是習慣多對通假和假借不作區(qū)分。古籍中多用通假字,導致許多人認為古人用錯字就說通假字,現(xiàn)在我們用錯字就說是錯別字的觀點,這種現(xiàn)象在網(wǎng)民的評論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實際上他們不懂文字,古人并沒有用錯字,像“臺”本來就有喜悅、開始的意義。恰恰相反,由于簡化字的推行,有許多人不懂繁體字,不懂簡化字的簡化法則,亂用繁體字,導致出現(xiàn)錯別字?,F(xiàn)在我們簡化字中也用通假字,如以“臺”代替“臺”“檯”“颱”,因此,許多人用“臺”的時候,往往喜歡用“臺”字。實際上“臺”代替“臺”“檯”“颱”作為簡化字的同時仍兼作本字,臺作本字和通怡、始、胎、鮐、瓵(yí)、嗣(sì,因為兒女是人之后嗣)時不可以用“臺”替代。
最近在校對作品時發(fā)現(xiàn)有一位作者書寫“羲之于山陰寫黃庭經(jīng),感三臺神”其中的“臺”用了“臺”,而清代狀元鈕福保在書寫該文時用的是“臺”字。根據(jù)《晉書·天文志》:“三臺六星,兩兩而居……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臺,主開德宣符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臺,為司命,主壽。次二星曰中臺,為司中,主宗室。東二星曰下臺,為司祿,主兵,所以昭德塞違也?!比_神應是指天上的星神,不可以寫作“臺”,鈕福保寫作“臺”是對的。臺由星座名借作古代官署名,如:御史臺。引申又指三公以及對某些高級官員的尊稱,如:臺甫、臺席、臺鼎、撫臺、道臺、藩臺、臺傅等。進一步引申又指尊稱對方或與對方有關的行為,如:兄臺、臺鑒、臺駕、臺啟、臺甫、臺候、臺照等。這些敬詞現(xiàn)在仍普遍使用,特別是用于請柬,不過出錯率奇高,有許多請柬印刷時選用繁體,“臺”用了“臺”,有些沒有印好的書寫時誤用了“臺”。臺吉是歷史上蒙古貴族的稱號,源于漢語中的“太子”。成吉思汗時只用于皇子,后來成為成吉思汗后代的統(tǒng)稱,也用作軍銜和行政長官的稱號。
漸臺因浸潤在水中得名,高二十馀丈,在湖北省江陵縣東。漸臺作為臺名,繁體作漸臺。漸臺因貞姜而聞名源于劉向《列女傳·楚昭貞姜》。故事說的是春秋時期楚昭王的夫人叫齊姜,是齊侯之女。有一次楚昭王出去打獵,把夫人留在漸臺上。不久,楚昭王聽說洪水將要到來,于是派使者去迎接夫人,可是這個使者忘了拿上楚昭王的符節(jié),使者到了漸臺請夫人跟他走。結果夫人不肯跟他走。夫人說:“王與宮里的人約令,召宮里的人必須憑符節(jié)。你沒有符節(jié),我不能跟你走。”使者說:現(xiàn)在洪水來臨,回去取符恐怕來不及了?!狈蛉苏f:“貞女之義不犯約,勇者不畏死,守一節(jié)而已。妾知從使者必生,留必死。然棄約越義而求生,不若留而死耳?!庇谑鞘拐呋厝ト×朔?jié)再來迎接夫人,漸臺已被大水沖垮,夫人已被洪水卷走。為表揚夫人的忠誠,楚昭王給她頒發(fā)了“貞姜”的封號。貞姜對丈夫忠誠到這種程度,可以嘆為觀止了。漸臺作為星名繁體亦作漸臺,根據(jù)《隋書·天文志》:“東足四星曰漸臺,臨水之臺也?!睗u臺在織女星旁。
形狀像臺一樣的器具,如:寫字臺、梳妝臺等繁體也可以作“臺”,此義后作“檯”?!夺屆罚骸芭_,持也,築土堅高能自勝持也。古臺讀同持,心曰靈臺謂能持物。”靈臺繁體可作“靈臺”。
由于“臺”簡化為“臺”,在用“臺”作為構件的合體字時,有些人類推繁化處理,我在中國書法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一位書家把“苔痕上階綠”中的“苔”寫作薹,他還說他讀先秦古典文學無障礙?!堵毅憽罚骸疤凵想A綠,草色入簾青?!敝械摹疤Α北咀髑?,是苔蘚類隱花植物,沒有莖和葉,多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也叫水衣、地衣。苔不可以寫作薹,薹也不可以類推簡化為苔,因為薹字沒有簡化。薹是指蕓薹,薹草,或油菜、韭菜、大蒜等蔬菜從中央長出的長莖。出錯率較高的是蒜薹,在菜場、超市、食堂等場所屢見不鮮,筆者所見都寫作蒜苔,正確的寫法應該是蒜薹。儓和嬯也不能類推簡化為佁和始,佁和始也不能類推繁化為儓和嬯。
書法是一門綜合藝術,并不是把字寫好就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不懂文字,沒有扎實的國學功底,字寫得再好,創(chuàng)作的作品或許是一堆笑料。記得有一位書家說過,你想成為書法家,你必須首先成為國學大師。
孫學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