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木古麗·馬汗 木拉提別克·再那力汗
(1.新疆阿勒泰地區(qū)福海縣解特阿熱勒鎮(zhèn)農(畜牧)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新疆 福海 836400;2.新疆阿勒泰地區(qū)福海縣阿爾達鄉(xiāng)農(畜牧)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新疆 福海 836400)
打瓜病蟲害是影響打瓜產量和質量的重要因素,是瓜農面臨的重要問題,做好打瓜病蟲害防治對提升打瓜質量,改善瓜農經濟收入具有重要意義。新疆阿勒泰地區(qū)是我國打瓜主要的種植地區(qū),由于當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因素,當地病蟲害對打瓜質量影響較為嚴重,本文對打瓜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了淺析。
白粉病是打瓜常見的一種病癥,主要發(fā)生在打瓜的葉片位置,發(fā)病初期,打瓜葉變黃,枯萎,產生了白色霉點,隨著病癥的發(fā)展,白色霉點逐漸擴大,形成枯萎區(qū)域,影響打瓜葉生長,白粉病對打瓜質量的影響取決于患病程度的輕重,輕度將導致打瓜葉枯萎,降低打瓜的質量,嚴重時將導致整個打瓜枯萎死亡,嚴重降低產量。
白粉病是以菌絲發(fā)生孢子的形式進行傳播的,具有感染病菌的植株在田間越冬,白粉病的包子病菌能夠發(fā)生位移傳播,孢子將借助雨水和風的作用擴散到另一個植株上,引起較差感染。白粉病容易發(fā)生在通風不良的環(huán)境中,當植株生長環(huán)境缺水時,植株的抗病能力減弱,容易感染白粉病。當打瓜植株缺肥的情況下,白粉病感染菌也容易造成感染。
噴灑藥劑是防治打瓜百分病的主要手段。瓜農可以利用噴灑藥劑防治打瓜白粉病,主要采用的藥劑為辛硫磷顆粒。根據白粉病發(fā)病的規(guī)律可知,越冬植株是導致白粉病發(fā)作的根本原因,因此為了從根源防治白粉病就是要消滅越冬植株上的細菌,可采用焚燒的辦法徹底消除白粉病細菌,避免影響明年的打瓜終止。
枯萎病是打瓜常見的病癥,該病是由于鐮刀菌屬所致,打瓜在生長期間患枯萎病將影響打瓜的生長。在幼苗期間,枯萎病將直接殺死幼苗,幼苗出現爛芽的現象,患有枯萎病的打瓜植株葉子呈現不均勻的黃化,枯萎病能夠阻止打瓜植株的營養(yǎng)吸收,等到打瓜開花結果期間,濕度過高,則會出現枯萎現象。
枯萎病大多發(fā)生在打瓜幼苗期間,此病菌主要來源于田間的環(huán)境中,其與白斑病相似,主要由于越冬的細菌在風雨條件下進行傳播,通常情況下枯萎病的發(fā)作與澆灌時間和次數有關,澆灌較早的植株容易發(fā)病,
2.3.1 選用抗病自交系品種
選用抗病品種是防治打瓜枯萎病的根本,抗病品種能夠有效的的抵抗致病菌,防治病菌在田間的傳播,枯萎病是威脅打瓜質量的重要疾病,因此瓜農要嚴格選取抗菌植株,進一步避免枯萎病的產生和傳染。
2.3.2 種子處理、調整播期
種子是枯萎病傳播的主要傳播媒介,因此對種子進行抗病處理是減少枯萎病發(fā)作的主要途徑??菸∧軌蚶梅N子和土壤進行傳播,因此瓜農在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包衣處理,這樣能夠充分殺死病菌,提升種子的抗病能力。枯萎病的發(fā)作是具有一定規(guī)律的,因此避開枯萎病病菌傳播高發(fā)期能夠顯著減少患病的幾率,因此瓜農要適當的調整打瓜種子播種期,可以采用提前播種,也可以采用晚播種,但要掌握播種的溫度,提前播種時要進行覆膜處理,保證溫度在12℃以上,要選用無菌土地,降低枯萎病的發(fā)作率。
蚜蟲是一種繁殖能力極強的害蟲,主要生長在雜草繁盛的田間,蚜蟲的過度繁殖能夠嚴重的威脅打瓜的生長。蚜蟲主要以打瓜的葉片為食,會帶有一定的病毒,影響打瓜植株的正常生長。受到蚜蟲侵蝕的打瓜植株葉黃,逐漸枯萎,嚴重將導致整個植株死亡。
蚜蟲生在田間雜草集中的地區(qū),其還會以打瓜葉為食,受到蚜蟲侵害的打瓜葉卷縮、枯萎,嚴重降低打瓜的產量。
3.3.1 除草、滅蟲劑
蚜蟲生存在雜草繁盛的田間,主要以草叢為主要棲息地,除草能夠減少蚜蟲的居住地,蚜蟲一旦失去了棲居地將難以生存,因此勤除草能夠有效的降低蚜蟲危害。
使用50%的敵敵畏配置滅蟲劑,能夠有效殺死害蟲,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注意用量,避免對打瓜植株造成影響。
3.3.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清除蚜蟲的有效辦法,現階段新疆阿勒泰地區(qū)主要引入了大量的蚜蟲天敵,如赤眼蜂等,生物防治技術不僅能夠清除蚜蟲,降低蚜蟲對打瓜的危害,還能夠減少農藥的打瓜造成的不良影響;在進行生物防治的過程中,還可以使用白僵菌顆粒,以能夠有效抑制蚜蟲的生長和繁殖,在進行生物防治時要進行系統(tǒng)的檢測光合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防治蚜蟲的生長和擴散。
發(fā)病初期葉片出現近圓形、大小不等病斑,初為水浸狀,很快干枯呈紅褐色,邊緣有黃色暈圈,常常幾個小病斑連成不規(guī)則大病斑。莖上病斑灰白色至深褐色,稍凹陷。果實上病斑水浸狀,褐色、圓形,稍凹陷,后期開裂,潮濕時,病斑上生出粉紅色粘稠物。
炭疽病是打瓜常見的疾病,主要由于施肥過度。通風不良引起的,炭疽病病菌存貨能力較強,容易感染打瓜幼苗。
4.3.1 選種
初期選用抗菌品種也是必要的選擇,其能夠抵抗越冬的病菌,防治打瓜幼苗受到炭疽病的影響。
4.3.2 種衣劑的使用
種衣劑能夠有效保護打瓜種子防治受到病菌的侵襲,炭疽病主要的感染部位在打瓜的種子部位,在種植打瓜之間要用種衣劑對打瓜種子進行處理,要對處理的種子進行檢測,一旦發(fā)現種衣劑的效果不良要進行二次包衣處理,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防治炭疽病的發(fā)作。
4.3.3 苗期處理
幼苗期間是打瓜植株患炭疽病的重要期間,因此要重視苗期的處理,可以利用病菌抑制劑處理打瓜根本,殺死殘留的炭疽病均,保證打瓜植株正常生長。
4.3.4 苗期拔除病株
炭疽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幼苗期間的打瓜植株抵抗力較弱,患炭疽病的幾率較高,因此要注重觀察幼苗期間的打瓜植株,一旦發(fā)現患病植株要及時的處理,避免相互之間的傳染,拔出的患病幼苗要帶離田間,避免出現傳染。
4.3.5 輪作
輪作能夠有效的防治炭疽病的傳播,炭疽病的傳染具有特定性,因此利用農業(yè)措施防治炭疽病十分必要,除了要調整打瓜的播種時期以外,也要多打瓜進行復壯工作,為了減少炭疽病菌的傳播,要進行輪作耕種,從根本上控制炭疽病的傳染。
若想真正防治打瓜病蟲害對打瓜產量帶來的危害,就要從根本上對打瓜病蟲害進行深入的認知和研究,根據現有的科學技術可以將打瓜出現的一些疾病徹底的解決。打瓜病蟲害是打瓜質量和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直接的影響到農民的收入,因此要以預防為前提有針對的對病蟲害進行處理,結合本地實際,雖然上述措施不能解決所有的打瓜疾病,可以將打瓜病蟲害的發(fā)生降到最低,防止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1]孫廣平.布爾津縣打瓜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6,12(18):92-93.
[2]娜依古麗·克力木.打瓜病蟲害的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6,11(8):74.
[3]汪光明.吊瓜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藥市場信息,2013,1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