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jiān)測是指縣級以上農業(yè)部門組織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對生產中或者在批發(fā)市場、農貿市場、配送中心、超市等銷售的農產品進行風險評估時所開展的抽樣檢測,并按規(guī)定對監(jiān)測結果進行處理和信息公布的活動。
在收到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下達的任務后,應根據本年度的監(jiān)測方案,結合受檢單位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的具體情況,制定抽樣方案,組織抽樣人員學習抽樣技術,明確抽樣工作紀律。
抽樣方案應包括抽樣時間、編號、樣品個數、監(jiān)測項目、監(jiān)測依據等。
準備抽樣所需要的物品包括抽樣單和抽樣工具等。
(一)由農產品質檢機構按照《NY/T789-2004,農藥殘留分析樣本的采樣方法》《NY/T2013-2011,蔬菜抽樣技術規(guī)范》完成全部抽樣工作。每次抽樣不少于2人。
(二)抽樣人員主動向受檢單位出示工作證、身份證,并提交樣品抽樣單。
(三)抽樣工作應有承檢單位獨立完成、對抽取的樣品據實付款,不受其他因素干擾。
(四)抽樣人員和受檢單位代表共同確認樣品的真實性、代表性和有效性。
(五)抽樣人員應在抽樣現場準確、客觀、完整地填寫抽樣單,字跡要清晰、工整。一是抽樣單分別加蓋農產品質檢機構公章和受檢單位公章,并由抽樣人員和受檢單位負責人或其授權人員簽字確認。二是抽樣單一式三聯。三是抽取的樣品經抽樣人員和受檢單位代表確認無誤后,雙方簽字封存。四是在市場上抽取的樣品,以書面形式告知生產企業(yè)、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等確認,7天內不予確認的,視為認同。
(六)抽樣過程中抽樣人員應詳實調查當地農產品生產、農業(yè)投入品使用情況和當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措施等,并做好記錄。
(七)每個樣品應制備2份,1份用作檢測樣,另1份用作備份樣,將每份樣品分別封存,粘貼封條。抽樣人員和被檢單位代表分別在封條上簽字蓋章。在送達實驗室檢測前,不能開封或更換。
(八)樣品送達實驗室后,接樣人員認真檢查樣品,對封樣情況、樣品數量、狀態(tài)、質量、樣品編號及抽樣單進行核對。檢查合格后,方可入庫。及時按規(guī)定和要求進行樣品制備,并安排檢測工作。
要求通風、整潔、無揚塵、無易揮發(fā)化學物質。
1.新鮮樣品。無色聚乙烯砧板或木砧板、不銹鋼食品加工機、聚乙烯塑料食品加工機、高速組織分散機、不銹鋼刀、不銹鋼剪等。
2.干樣品。不銹鋼磨、旋風磨、瑪瑙研缽、無色聚乙烯塑料薄膜、白搪瓷盤等。
3.分裝容器用聚乙烯塑料盒、具塞玻璃瓶等,規(guī)格視量而定。
1.新鮮樣品。取可食部分,用干凈紗布輕輕擦去樣品表面的附著物,采用對角線分割法,取對角部分,將其切碎,充分混勻,用四分法取樣或直接放入食品加工機中搗碎成勻漿,制成待測樣,放入分裝容器中,備用?;驅⑷『蟮臉悠酚檬称贩鬯闄C粉碎(不可太碎,不能制成勻漿),制成待測樣,放入分裝容器中備用。
2.干樣品。稱取將新鮮樣品用四分法取樣后剩余部分一定量的樣品,放在鋪有無色聚乙烯塑料薄膜的白搪瓷盤中,放入鼓風干燥箱中在105℃條件下加熱15 min殺酶,然后在60 ~70℃條件下干燥24~48 h。干燥后的樣品,放入干燥器內,待冷卻到室溫后,稱量,計算樣品的含水量。然后將樣品用不銹鋼磨、旋風磨或瑪瑙研缽進行加工,使全部樣品通過40~60目尼龍篩,混合均勻后制成待測樣,放入分裝容器中,備用。
3.制樣工具。每處理1個樣品后制樣工具應沖洗或擦洗干凈,嚴防交叉污染。
按照任務下達單位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檢測。采取各類質量控制措施,加強檢測質量控制,確保檢測數據科學、客觀、準確、可靠。
仔細匯總檢測數據,嚴格按照任務下達單位規(guī)定的判定標準進行結果判定。
首先做試劑空白,每測定10個樣品做1個標準溶液,每測定30個樣品做1個添加回收率或帶1個質控樣。若回收率達不到80%~120%或作為質控樣的標準物質檢測數據超過允許誤差范圍,該批次樣品要重做。
除按規(guī)程進行回收率檢測外,承擔單位在每次監(jiān)測工作時,進行1~2次盲樣或農藥殘留加標回收考核。
一是在檢測過程中出現停水、停電、儀器出現故障等情況;二是檢測結果離散度較大,超過允許范圍;三是各級審核人員對檢測結果提出合理異議,主檢人員解釋不清時。
(一)按任務下達單位的規(guī)定和要求,如實填寫檢測結果,完成蔬菜質量例行監(jiān)測報告,在規(guī)定時間內報送任務下達單位。報告應總結受檢單位的蔬菜質量安全現狀、監(jiān)管措施和成效,重點對蔬菜質量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措施及建議。
(二)農產品質檢機構應將例行監(jiān)測報告上報同級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