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庭軍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五家渠 831300)
新陸早72號(代號惠遠706)是新疆惠遠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以(早13×602)F1/21285為親本,經多年定向選擇而成的棉花品種,2015年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新審棉2015年34號。第六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自2014年進行該品種引進試驗示范,2015年開始大面積種植1666hm2,2016年在芳草湖農場推廣2850hm2,每hm2平均籽棉產量5850kg以上。
1.1 農藝性狀在新疆早熟棉區(qū),連續(xù)2年平均從出苗到吐絮123d,霜前花率94%。Ⅰ~Ⅱ式果枝,較緊湊。果枝始節(jié)5.4,主莖粗壯,莖稈絨毛較多;子葉腎形,掌狀五裂,葉片中等略大上舉,葉色普遍淺綠。鈴卵圓形有鈍尖,鈴中等較大,多為5室,鈴殼較薄,單鈴重5.4g。籽指10.2g,衣分43.7%。早熟性好,出苗整齊且快,生長穩(wěn)健,苗期整齊度較好,花鈴期生長勢較強,現(xiàn)蕾較晚但上蕾快,結鈴性好,后期不早衰,吐絮暢且集中,易于管理。
1.2 抗性鑒定2014年生長期枯、黃萎病鑒定結果:枯萎病病指2.1,反應型(HR);黃萎病病指45.4,反應型(S);屬高抗枯萎病,輕感黃萎病。該品種無論是在正常年份還是非正常年份,均表現(xiàn)出較強的適應性及抗逆性[1]。
1.3 品質表現(xiàn)區(qū)試2年品質指標為: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0.8mm,斷裂比強度30.5cN/tex,馬克隆值4.4,整齊度指數(shù)84.0%,紡紗均勻性指數(shù)140.15。
2015-2016年連續(xù)2年在六師和八師棉區(qū)1.3萬hm2面積推廣試驗,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產量為389.3kg、169.1kg、160.7kg,分別為對照品種新陸早36號的109.7%、111.6%、110.3%。纖維品質明顯優(yōu)于2015-2016年六師推廣的新陸早62號和新陸早45號。
3.1 播期選擇,播前準備適宜播期為4月5-12日。地塊選擇土質較好,鹽堿量較輕,肥力中上等的田塊。底肥每667m2施磷酸二銨15~20kg,有條件的可深施農家肥2t。秋耕冬灌地應及時耙地保墑,春灌地應適墑耕翻耙地。根據(jù)氣溫變化情況在清明前后及時破雪,整地按“墑、平、松、碎、凈、齊”6字標準嚴格要求?;瘜W除草結合整地每667m2用48%氟樂靈120g兌水在傍晚或清晨均勻噴灑于地面,噴后及時耙地,使藥劑與土壤均勻混合[2]。龍葵多發(fā)地塊應在播前噴施龍葵凈或二甲戊靈+助劑,防治效果明顯。需注意噴后及時耙地,避開下雨前噴藥,防止藥害。種子精選、包衣。
3.2 適期播種,合理密植當5cm地溫穩(wěn)定通過14℃時播種,六師墾區(qū)在4月10-15日為最佳播期。精量播種,膜面平整,壓邊封孔,到頭到邊。新陸早72號株型較緊湊,適宜密植,要求窄膜種植收獲株數(shù)應在1.2萬~1.3萬株/667m2以上,寬膜種植收獲株數(shù)在1.4萬~1.5萬株/667m2。
3.3 田間管理
3.3.1 防風護膜播種播后及時檢查播種質量,避免因風災影響出苗質量。
3.3.2 及時放苗,早定苗播種8~12d后應及時放苗,或在出苗率達到60%~70%時放苗,晴天放苗應避開中午。1片真葉時開始定苗,定苗原則為去弱留壯。
3.3.3 中耕除草該品種苗勢長勢較弱,需中耕2次。苗期中耕除草時應防止壓苗傷苗?,F(xiàn)行時進行第1次中耕,2次中耕應間隔5~7d,雨水多時要隔4~5d進行,以增加土壤通透性,加快棉苗生根,增強棉花根系發(fā)育,以形成壯苗。
3.3.4 苗期蟲害防治播種后對棉田周圍田埂、渠道進行藥劑封鎖;棉田發(fā)現(xiàn)棉蚜中心株后,應立即用啶蟲脒或吡蟲啉進行點片防治。
3.4 合理水肥推行全層施肥,要施足底肥,苗期、花鈴期增施鉀肥,重施花鈴肥,有條件的重施有機肥,按照棉花長勢、長相科學合理使用葉面肥。N、P、K比例適當,一般為1.0∶0.4∶0.2[3]。頭水隨灌水每667m2施尿素 2~3kg、磷酸二氫鉀 0.5kg,以促進棉花營養(yǎng)生長和提高棉苗抗逆性。穩(wěn)施蕾肥,增加幼苗氮素養(yǎng)分積累,有利于蕾鈴期棉株穩(wěn)長和有機養(yǎng)分的儲積。重施花鈴肥,棉花花鈴期積累的干物質最多、營養(yǎng)生長旺盛,對養(yǎng)分的需求量大,花鈴期每667m2施用滴灌專用肥10~12kg,需注意本時期不能單一施用尿素,以免造成貪青晚熟和嚴重的蕾鈴脫落。肥力較高的棉田適當推遲到棉株下部坐住1~2個大桃后施用,旱薄棉田的花鈴肥可提前到花期追肥,超高密度和高密度栽培的棉花由于開花結鈴數(shù)量較多,應在初花期一次追肥,適當追施磷鉀肥和硼肥[4]?;ㄢ彿什灰耸┯眠^晚,以免徒長枝葉、貪青晚熟,不利于早熟增產。
生育期間灌水8~10次。看天、看地、看苗把握好進頭水和停水時間。要求頭水晚進,棉田見蕾時灌頭水,一般在6月初;管理期間要視棉株長勢和地情而定,合理滴水次數(shù)和滴水量,一般相隔7d左右;盛花期是需水高峰期,此時每667m2滴水量在50~55m3,8 月下旬停水。
3.5 全程化調生育期間化調3~4次,新陸早72號苗期生長勢較弱,化調量應根據(jù)棉株長勢、長相、密度及棉田水肥供應情況全程化調,一般在1~2葉期輕控,每667m2用縮節(jié)胺1.5~2g;現(xiàn)蕾期在6~7葉期用縮節(jié)胺2~3g;初花期中控,見花前后用縮節(jié)胺 3~4g;打頂后 3~5d 重控,縮節(jié)胺用量 8~10g;旺長棉田縮節(jié)胺用量10~12g。
3.6 關鍵節(jié)點管控和打頂作業(yè)管理高密度棉花栽培在前期必須控制穩(wěn)長,切忌在苗期早追肥、灌水,防止棉花徒長。蕾期徒長,有礙生殖生長,不僅對早期開花、結鈴不利,甚至會使高密度棉花栽培遭到失敗。打頂堅持“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的原則,早打頂是協(xié)調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之間的矛盾,限定單株果枝數(shù),促進了棉株早結鈴、多結鈴,成熟早。六師墾區(qū)宜在6月下旬至7月初進行。打頂時堅持1葉1心,單株留果枝8~10臺。
3.7 蕾鈴期蟲害防治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在蟲害多發(fā)時建議做到因蟲施藥,多使用專殺性藥劑和生物類藥劑,不主張用廣譜性殺蟲劑。
目前北疆棉田機械采收率達到98%以上,因此必須在棉花充分成熟前進行噴灑脫葉催熟劑。噴施原則:一是要掌握合適的噴施時間,即在85%的棉鈴基本發(fā)育成熟時使用;二是要結合當時的氣溫變化情況,在平均氣溫不低于10℃時使用;三是要嚴格掌控脫葉催熟劑的用量,乙烯利用量嚴格控制在70mL/667m2以下,用量過大易造成棉花迅速早衰,影響中上部鈴重、降低產量而且還會嚴重影響棉花的整體纖維品質。
棉花采收過早,產量品質易受到影響;采收過晚,易使棉絮脫落造成采收不凈,同時也使馬克隆值偏高。因此,棉花手工采摘在吐絮7d后采收為宜,機采一般在噴施脫葉催熟劑20d后,棉花90%以上棉鈴展開吐絮即可采收[5]。
[1] 秦江鴻,楊永林,萬英,等.早熟陸地棉新品種新陸早62號選育及栽培技術[J].作物雜志,2014(1):157
[2] 張建國,張茂蘭.北疆棉區(qū)機采棉滴灌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種業(yè),2010(5):60-61
[3] 董合忠,毛樹春,張旺鋒,等.棉花優(yōu)化成鈴栽培理論及其新發(fā)展[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4,47(3):441-451
[4] 張庭軍.新疆棉花不同施肥方式對產量的影響[J].新疆農業(yè)科技,2016(2):52-53
[5] 趙麗,張庭軍.北疆地區(qū)棉花高產關鍵技術[J].農村科技,2015(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