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水
史料教學和其他教學工作存在十分明顯的差別,因此教師在對史料進行選擇的過程中,不僅要確保史料的真實和多樣,同時還要具備顯著的典型性。由于史料教學是一項比較嚴肅的工作,因此史學課程中的教學氣氛也相對比較沉悶,使得學生很難對歷史課程的學習提起興趣,甚至還會影響我國歷史教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所以,本文將對史料教學展開進一步研究和闡述,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希望對這項工作的開展起到更大的幫助作用。
一、史料教學開展的重要性
史料不僅詳細地記錄了完整的歷史資料,同時還可以借助多種形式將真實的歷史事件展示在學生面前。針對這種情況,教師也可以將史料內(nèi)容借助圖片或者視頻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展示,從而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的掌握與了解。此外,廣大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史料教學的重要性,為每段不同史料內(nèi)容的教學分配不同的教學課時,確保在根本環(huán)節(jié)上提升史料教學的綜合質(zhì)量。
二、當前史料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的課程過多。
高中教學中,歷史學科是內(nèi)容比較多的一門學科,因此學校需要開設相應的歷史課程,確保讓學生更完整地掌握國內(nèi)外歷史。但是經(jīng)過研究可以確定,當前很多校領導缺乏對歷史教學工作的重視,安排的歷史課程明顯較少,這也很難讓學生充分地掌握歷史內(nèi)容。
2.史料教學上缺乏必要的深度。
在當前應試教育制度的作用下,教師為了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成績,在課堂中一味地要求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熟記,但是并沒有對學生的史料選擇進行正確引導。應試教育制度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歷史成績,但是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或是制約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使得學生很難進一步對史料問題進行深入探索。
3.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淡薄。
在傳統(tǒng)史料教學工作中,教師通常是課堂中的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地對課堂知識進行接受和學習,這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必要的自主意識。對于歷史課程的學習來說,如果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較為淡薄,那么就很難對真實的歷史事件本質(zhì)進行掌握和了解。
三、高中歷史的史料教學策略
1.合理地選擇史料。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料的積累也越加豐富,因此怎樣對史料進行科學選擇,也是史料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首先,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熟練運用和掌握教材,同時要明確教學對象的知識接受能力,使其更科學和有針對性地對史料進行選擇。在對史料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還需要參考相關的原則:第一是真實性。史料是對課堂教學知識的一種補充,真實的史料可以為學生構建起更為真實的歷史情境,有助于學生全面掌握和了解歷史知識,所以教師更需要對史料進行科學選擇。第二是典型性。選擇的史料既要符合材料的知識內(nèi)容,更要能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這種方式將大大提升課堂教學氣氛,對于開發(fā)學生思維、鍛煉學生整體能力也將起到極大的幫助。第三是思想性。教師在對史料的選擇過程中,還需要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進行關注,也就是在史料選擇上要充分表達教師的情感,為學生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和價值取向的選擇提供積極方向。
2.對學生的辯證能力進行培養(yǎng)。
開展史料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確保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識得到強化。歷史事件通常都比較嚴肅,所以這也要求廣大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更要創(chuàng)造積極、輕松的氛圍,讓學生在更為輕松的環(huán)境下表達對歷史事件的想法。對此,教師也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能力,讓學生對歷史事件的本質(zhì)因素進行挖掘。同時,教師還需要正確引導學生在正確思維的引導下展開積極研究,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史論結合的重要意義,掌握足夠的史料知識,為后續(xù)學習提供更大的幫助。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史料教學也有了充分的進步和發(fā)展。校領導更需要在這種背景下認識到史料教學的重要性,適當?shù)卦鲈O一些史料課程。廣大教師還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將史料內(nèi)容利用多種形式向?qū)W生進行展現(xiàn),讓學生更充分地掌握史料內(nèi)容。總的來說,歷史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工作中,要充分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拓展,引導學生全面提升自主意識,提升學生對歷史問題的研究能力,從而確保史料教學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歷史能力,為我國教育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