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安民
那是一個中午,我漫步在校園的林蔭小道上,忽然發(fā)現(xiàn)腳下有一只大青蟲在蠕動。我急忙停下腳步,想從它的旁邊繞過去。
可是仔細一看,才發(fā)現(xiàn)它不是自己在蠕動,而是“被移動”,它是被一群小螞蟻給“俘虜”了。它的身前身后,圍著一層又一層的小螞蟻,是它們在移動大青蟲。那是一群怎樣小的螞蟻呀?頭部只有小米粒那么大,細小的足,像頭發(fā)絲那么細。再看那只青蟲,和小螞蟻比起來,簡直是龐然大物了。那大蟲只要一翻身,就會把無數(shù)的螞蟻壓得粉身碎骨。這樣龐大的青蟲,螞蟻們能運回自己的巢穴嗎?哈哈,這難道不是最好的寫作素材嗎?我蹲下身子,仔細觀察起來。
這些螞蟻有的在前面倒退著走,有的在后面用力推,還有的在旁邊斜著身子像螃蟹那樣走。但它們都緊緊咬住青蟲的身子,一步一步邁得特別扎實。有一只螞蟻的身子向后弓起的弧度最大,像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氣,還有一只每一步都邁得很艱難,它們好像是兩位戰(zhàn)斗英雄一樣。我整整看了一個多小時,巨大的青蟲終于被小小的螞蟻運回了巢穴里。
回到辦公室,我的眼前一直浮現(xiàn)出那群緊張勞動的小螞蟻。于是,我拿起筆,寫下了上面的這篇小文章,并且起名為《運糧大戰(zhàn)》,修改后交代了當時的環(huán)境,重點寫了小螞蟻們的勤奮,而且對兩只突出的小螞蟻進行了細致描寫,結(jié)尾總結(jié)出“團結(jié)就是力量”這個道理。
沒過幾天,這篇文章就被發(fā)表到當?shù)氐耐韴笊稀>庉嬂蠋焷硇耪f:“這篇文章寫得詳略得當,開頭和結(jié)尾都寫得少,中間螞蟻運糧寫得很詳細,說明作者觀察得特別認真。”同學們,你們學會觀察了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