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芳
(石河子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老年病科)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心力衰竭是由于患者心肌出現(xiàn)損傷,結構和功能出現(xiàn)變化所致,冠心病、高血壓等均是該病發(fā)生的因素,患者有呼吸困難、乏力等臨床表現(xiàn),且多為老年患者。心力衰竭持續(xù)發(fā)生則演變?yōu)槁孕牧λソ?,積極對癥治療可改善患者病情,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只依靠院內治療多不能達到良好的預后,需要患者出院后遵醫(yī)囑積極配合治療,定期復診才能夠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選取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接受治療的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為觀察對象,入院時間在2013年2月—2015年12月間,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制訂的慢性心力衰竭分級標準。其中男50例,女44例,年齡65~72歲,平均年齡(68.2±1.4)歲。根據是否采用延伸護理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47例。此次研究方法均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說明,取得其同意后簽署知情同意書,需排除存在精神障礙無法配合治療者、存在嚴重其他臟器病變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患者出院前向其講解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并囑其按時服藥,出院后每三個月進行1次電話隨訪。觀察組采用延伸護理,患者住院期間,定期開展健康講座進行健康指導,詳細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用藥方案、飲食注意事項、健康生活習慣等,并囑其出院后使用自我管理監(jiān)測量表進行脈搏、體質量、尿量等項目監(jiān)測,并定期來院復診。出院后由主管護師進行一對一家庭隨訪,出院后第1年,每周電話隨訪2次,每月家庭隨訪2次,第2年每3個月進行1次電話隨訪。對患者預后情況及生活質量進行觀察分析。延伸護理實施內容有以下幾方面:(1)了解患者病情。隨訪時,詳細詢問患者身體狀況,觀察其心功能是否發(fā)生變化、體質量有無增加、是否出現(xiàn)呼吸困難等。另外需向患者再次強調家庭自我監(jiān)測的重要性,保證患者不會因輕視、沒有耐心等情況而停止自我監(jiān)測。良好的自我監(jiān)測能夠及早發(fā)現(xiàn)病情惡化的早期癥狀,及時治療。(2)了解患者日常飲食。隨訪中,首先了解患者日常飲食情況,分析其飲食合理性,如有不合理情況及時糾正,并再次指導患者做好健康飲食,即進食較為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過饑或過飽,改掉吸煙、酗酒的不良習慣。家訪中可協(xié)助家屬和患者改善食譜。(3)詳細詢問患者用藥情況。詢問患者或家屬是否遵醫(yī)囑按時用藥,如患者自我監(jiān)測中出現(xiàn)不良情況應及時向醫(yī)生報告并調整用藥方案。老年患者記憶力和視力較差,因此應反復向其講解各種藥物的知識及用藥方案,建議患者在藥品上做好明顯標記,或使用專用藥盒,將1周用藥放于盒中,可有效避免出現(xiàn)漏服或錯服的情況。(4)了解患者日常作息情況。詢問患者睡眠質量,建議其每日至少睡眠7小時,如出現(xiàn)嚴重失眠可詢問醫(yī)生適當服用安眠藥。如果患者心功能穩(wěn)定可以進行適量運動,建議其量力而行,可采取步行、太極拳等運動方式。也可進行6分鐘步行試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活動耐力。對于居住樓層較高且無電梯的患者,對其進行爬樓指導,建議患者上幾個臺階后休息幾分鐘,避免加重心臟負擔,發(fā)生急性心力衰竭。(5)關注患者心理情況。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孤單、焦慮等負性情緒,隨訪中要關注患者情緒是否正常,適當給予心理干預護理,使其對生活和治療充滿信心。另外,積極調動家屬協(xié)助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增加對患者的關心,從而改善患者心理狀況。
對患者2年生存率及生活質量進行比較。生活質量評分采用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問卷進行調查,共21項,總分105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研究數據通過SPSS20.0進行分析,使用率表示計數資料,組間采用χ2檢驗,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當P<0.05時證明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隨訪2年后,觀察組生存率為93.62%(44/47),對照組為76.60%(36/47)。觀察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58.7±14.8)分、(90.2±10.7)分,對照組分別為(57.9±14.6)分、(67.2±12.4)分。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2年生存率及生活質量評分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不僅要做到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還需重視心肌重構機制,做到延緩和預防心肌重構的發(fā)展,從而使患者的住院率和病死率得到有效降低。在延伸護理中,通過定期電話隨訪和家庭隨訪,醫(yī)護人員能夠隨時掌握患者的病情,觀察患者是否遵醫(yī)囑進行自我監(jiān)測及按時用藥,并能夠及早發(fā)現(xiàn)患者病情變化,采取有效措施,通過改變用藥方案等方式控制病情的發(fā)展。對患者日常生活及飲食情況進行觀察,提示其改正不良生活習慣,進行適當體育鍛煉,提高其活動耐力;隨訪中觀察患者情緒變化,及時糾正患者不良情緒,并讓家屬增加對患者的關心,使其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以利于疾病的治療[1-2]。此次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2年生存率及生活質量評分更高,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家庭延伸護理可作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護理優(yōu)選方案之一。
[1]劉文玲.延伸護理干預對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分析[J].黑龍江醫(yī)學,2017,41(10):1017-1018.
[2]肖萬玲,易云蘭.延伸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