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勤
摘 要:博物館中陳列著大量的文物,通過文物游客可以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見證時代的發(fā)展,增長游客的見識,陶冶人們的情操。但是許多文物僅僅通過相關的文字介紹不能讓游客深刻了解文物的來歷和作用,因此文物講解必須發(fā)揮出作用,通過嚴謹的、趣味性的語言讓游客感受文物的魅力。本文對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意義概述,并分析文物講解在博物館工作中的藝術性以及重要性,希望通過文物講解讓游客更好的了解歷史,并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
關鍵詞:文物講解;博物館;重要性;藝術性
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的不斷追求,博物館開展受到更多群眾的喜愛,在參觀博物館的同時不僅可以滿足對知識的需求,也讓自身的視野更加開闊。隨著參觀博物館人數的增多,也對文物講解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博物館要關注文物講解員的講解技能,使游客不僅可以了解文物的歷史背景,還能在新時期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化自信”的理念,進而發(fā)揮出博物館的社會教育作用。
一、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意義
隨著文化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在物質文明高度發(fā)展的今天,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富足,迫切希望得到美的享受,同時使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得到提升,而博物館恰好可以滿足群眾的需求。近年來對博物館的研究和保護工作正在加大力度,行業(yè)理論日趨成熟,博物館的功能逐漸從物品收藏和保護向社會教育的方向發(fā)展。博物館的很多文物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需要人們進行品鑒,揭開神秘的面紗,了解歷史,學習文化精髓,進而提升群眾的整體素質。文物講解員在博物館的建設和發(fā)展中長期扮演著關鍵角色,通過其有效的講解起到文化宣傳的作用,發(fā)揮出歷史文化教育功能,對社會的發(fā)展也會起到積極作用[1]。
二、文物講解在博物館工作中的藝術性
當前,文物講解員已經成為博物館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部分文物講解員只是按照史實進行講解,語言表述上稍顯古板、乏味,不能深入到文物的內涵講解,同時文物特點和藝術性也沒有向游客呈現(xiàn),難以吸引游客的目光,參觀的熱情也不高漲,無法引人遐想。作為一名合格的文物講解員,要對文物的含義有所了解,并且借助充分藝術性的語言使文物的由來、經歷和不為人知的故事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讓本來靜態(tài)的文物通過講解鮮活起來。因此,文物講解不僅要讓游客學習知識,還要使游客印象深刻。具體說來需要具備以下三種能力:
(一)具備服務意識
傳統(tǒng)文物講解經常采用說教方法,雖然可以讓游客學習到文物知識,但是這種講解方法容易讓游客產生抵觸情緒。同時,文物講解員只是一味的講解,也不能滿足游客的心理需求,不能完全發(fā)揮出文物講解的作用。所以作為一名文物講解員,需要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拉近游客與講解員之間的距離,激發(fā)游客的參與熱情。此外,講解員要善于觀察和分析游客的喜好,對于游客存在的困惑要進行及時的、深層次的講解,為游客帶去高質量的服務[2]。
(二)加強情感溝通
文物講解不是講解員單向的知識傳遞,而是與觀賞者的溝通和互動,在講解過程中需要注意情感的交流,形成思想的默契,這樣游客可以緊跟講解員的思維對文物研究,隨著思想的統(tǒng)一,文物背后的謎題也會迎刃而解,游客對文物也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情感溝通是講解員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在文物講解中有著重要作用,利用對游客的情感指導,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駐足和參觀。此外,講解時要掌握表達形式,需要觀察游客的反應,講解相關知識后要讓游客有簡短的時間去思考,而不是一直進行文物講解。在講解中講解員要抓住文物的內涵,可以把自身的領悟分享給游客,同時也可以讓游客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而發(fā)揮出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3]。
(三)注重講解方法
博物館陳列著很多文物,在進行文物講解時要有靈活性,可以對同類的作品進行集中講解,便于游客對該類文物有系統(tǒng)的認識,也可以按照朝代、年代進行講解,這樣游客就可以通過文物了解當時的社會發(fā)展情況。當然,講解員還可以對博物館物品陳列的順序進行講解,讓游客了解文物的同時,解讀文物的藝術性,還能了解博物館的發(fā)展情況。講解員在工作中要展示獨特的講解風格,這樣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進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此外,還要根據不同的文物對知識點靈活運用,找到適合講解的流程。每一位講解員的語言風格和講解習慣不同,給游客的感覺也不盡相同,但是在對文物講解時都需要選好前進路線,每到一個文物前就要及時切換內容,展現(xiàn)出專業(yè)性特點。文物講解員要通過有效講解方法調動游客的參與熱情,實現(xiàn)更多的語言互動,在游客的肯定目光下,講解員也會受到莫大鼓舞,提升講解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游客數量眾多時,需要考察好主要年齡分布和文化水平并選定講解方法,這樣工作開展才會更有效率。
三、文物講解在博物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文物講解指是對博物館內文物進行講解,可以起到思想宣傳的作用,也是文化傳遞的有效途徑,對文化的傳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重要作用。具體說來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提升游客的文化底蘊
文物講解工作為游客帶來良好的觀賞體驗,游客在講解員的講解下可以深入了解文物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進而提升游客的文化底蘊。文物本身見證了不同時代的變遷,是經濟、政治、文化和科學的體現(xiàn),透過文物可以讓塵封的歷史重新讓人們見證,因此講解員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物可以作為科學研究的重要參照,為現(xiàn)代社會的文物保護提供借鑒意義,而文物也可以用來感知歷史的發(fā)展。文物講解工作還可以提升對文化的鑒賞水平,是進行社會教育的重要手段。文物講解會涉及廣泛的知識內容,不僅包括文化涵義、還包括文物歷史背景和考古的相關知識,因此需要文物講解人員具有博學的知識,進而更好的為游客提供高質量的服務[4]。
(二)提高參觀者的興趣愛好
來到博物館參觀的游客通常對歷史文物和歷史知識有著強烈的興趣。文物講解也要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進一步激發(fā)游客的參與意識,滿足游客對文化的需求,使游客滿意。文物講解員要充分了解文物的特點和文物相關的知識,對游客提出的問題進行合理的解答。觀賞者在參觀文物時,首先視覺會得到沖擊,同時配合講解員的精彩說辭,會提供更好的欣賞效果。在結合游客興趣愛好講解的同時,還要告知人們注意保護文物,樹立文物保護意識,同時還要關注博物館的發(fā)展,歡迎更多的群眾前來參觀和學習[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物講解工作涉及的內容廣泛,需要講解員具有博學的知識,在社會教育中講解員也發(fā)揮出愈加重要的作用,是博物館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打造,前來博物館參觀的游客開始增多,所以必須要提升文物講解水平,使我國的文化事業(yè)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耿妹. 文物講解在博物館工作中的重要性與藝術性探究[J]. 卷宗, 2017(7).
[2]邱新生. 關于文物講解在博物館工作中的重要性及藝術性研究[J].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8(11).
[3]吳海. 文物講解在博物館工作中的重要性與藝術性分析[J]. 智庫時代, 2017(7).
[4]顧慧雯. 文物講解在博物館工作中的重要性與藝術性分析[J]. 知識文庫, 2018(6).
[5]侯越. 淺談博物館講解員的語言藝術與講解技能[J].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6(8):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