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北京大興區(qū)太福莊村一廢舊車庫著火,所幸無人員傷亡。12月13日,北京朝陽區(qū)十八里店鄉(xiāng)白墻子村,一村民自建房發(fā)生火災,造成5人死亡、9人受傷。此前,11月18日,大興區(qū)西紅門鎮(zhèn)一混用樓發(fā)生火災,導致19人死亡,釀成重大火災事故。隨之,本來既定全市大規(guī)模拆違行動,更是“添了一把火”,成千上萬的外地來京務工人員被迫提前離京回鄉(xiāng)。
《遵義》編輯部選用“火”字作為2018年1月欄目《月字》的用字,以提醒讀者關注近期發(fā)生的火災事故,引起高度的重視,在歡慶頻來的節(jié)假日之時,不要缺少防火防災意識。
火,從構(gòu)字法言,為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本義為“物體燃燒所發(fā)的光、焰和熱?!?/p>
《說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薄洞呵铩ぴ罚骸盎鹬疄檠晕S也,故字人散二者為火也?!?《易·說卦》:“離為火?!?《左傳·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陽之精也?!薄墩摵狻ぴ懶g》:“火,日氣也?!?《左傳·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災?!?《谷梁傳·昭公九年》:“國曰災,邑曰火。”《公羊傳·襄公九年》:“大者曰災,小者曰火?!被馂榛鹧妗?/p>
明·歸有光《項脊軒志》:“凡四遭火。” 火為火災。
唐·杜甫《春夜喜雨》:“江船火獨明?!彼巍ね醢彩队伟U山記》:“擁火以入。”火為燈火。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皆解甲,散還火伍中?!被馂槭?。
《詩·豳風·七月》:“七月流火?!薄稜栄拧め屘臁罚骸按蠡鹬^之大辰?!被馂榛鹦恰?/p>
北朝民歌《木蘭詩》:“出門看火(伙)伴,火(伙)伴皆驚忙?!被馂榛锇椤?/p>
《說文》:“火,毀也?!?《釋名·釋天》:“火,言毀也,物入中皆毀壞也。”火為毀滅。
唐·李朝威《柳毅傳》:“朱鱗火鬣?!被馂榧t色。
過去,一入秋,巡夜打更的“城管”就會一邊打著板子,一邊高聲叫喊提醒:“天干物燥,注意防火”,到了冬天更是如此。
北京在中共中央十九大召開后不久,就發(fā)生接二連三的火災,甚至釀成了重大事故,不能不令人唏噓,再次印證了中央決策的英明?,F(xiàn)在老百姓不是缺衣少穿,而是“美好生活”與“發(fā)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這種矛盾即使在偌大的首都北京也同樣存在。
我突然想起當年費翔唱紅全國的那首流行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冬天很冷,需要溫暖,當然需要火,但火燒的不是地方,不平衡、不適當,就會出問題。
單純一場火災甚或釀成事故,放在大中國和全世界,也不足為奇。北京這場火災事故奇怪的是,這種集生產(chǎn)、倉儲和居住為一體的混用樓存在了那么長時間,那么明顯,怎么就沒有人知道?怎么就能合法存在?其消防隱患是顯而易見的,怎么就能通過檢查?我的疑問是,為什么非要等到死了19個人釀成重大事故之后,才說消防有問題,建筑是違法等等?此前政府相關負責人哪里去了,誰批準開發(fā)商建筑的,又是誰同意其消防過關的?
這些如果不能責任到人,追責到底,以后的類似事故就很難杜絕。
2018年元旦和春節(jié)到來之際,愿我們遠離火災,尤其是因為人為的原因?qū)е碌摹叭说湣?,愿我們都平平安安,吉祥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