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藥結核病化學治療指南(2015年)》(簡稱“《指南(2015年)》”)自2015年出版發(fā)行以來,其在規(guī)范耐藥結核病化學治療領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耐藥結核病化學治療研究的深入,尤其是新一代抗結核藥物如貝達喹啉、德拉馬尼等的出現,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2018年7月16—20日召開的新指南修訂小組會議上,發(fā)布并指出了“MDR-TB與RR-TB治療重大變化”?!吨改?2015年)》內容已不能完全適應當前臨床上治療耐藥結核病的需要,為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接軌,以及我國耐藥結核病治療的需要,中國防癆協會委托肖和平教授組織有關專家展開了《指南(2015年)》更新的前期準備工作。
2018年11月16日中國防癆協會組織召開了《耐藥結核病化學治療指南(2019年)》第一次編委會議,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防癆協會、上海市肺科醫(yī)院、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北京胸科醫(yī)院、北京結核病控制研究所、解放軍第三〇九醫(yī)院全軍結核病研究所、廣東省結核病控制中心及廣州市胸科醫(yī)院的20余位專家參加了此次會議。
會議由中國防癆協會成詩明秘書長和上海市肺科醫(yī)院沙巍主任共同主持,上海市肺科醫(yī)院肖和平教授對《耐藥結核病化學治療指南(2019年)》修訂背景、實施情況及指南更新點等情況進行了介紹。隨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預防控制中心趙雁林教授、解放軍第三〇九醫(yī)院全軍結核病研究所吳雪瓊教授、北京胸科醫(yī)院初乃惠教授、上海市(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孫建軍教授及上海市肺科醫(yī)院范琳教授分別對結核分枝桿菌的耐藥特點、耐藥結核病化學治療實施路徑中藥物敏感性試驗的實驗室檢測與判斷、耐藥結核病化學治療藥物的分組與選擇、艾滋病并發(fā)耐藥結核病的抗結核藥物治療及耐藥結核病化學治療常見藥品不良反應與處理等內容進行了重點介紹。
參會專家對總體框架的目錄、不同條件下耐藥類型分組、一線藥物范疇、二線口服抗結核藥物種類等內容和修改要求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最后對《耐藥結核病化學治療指南(2019年)》更新版本的內容及相關要求達成了一致意見。
最后中國防癆協會劉劍君理事長進行了總結,重申了此次會議召開的重要性,更新與完善《指南(2015年)》不僅是要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相關策略接軌,更是我國耐藥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需要,更新后的指南將指導臨床醫(yī)生規(guī)范用藥,對減少耐藥率、提高治愈率及降低病死率起到促進作用,同時為我國制定耐藥結核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