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義 沃奇軍 張大宏 祁小龍?
膀胱陰道瘺(VVF)為尿液不自主從陰道流出,常繼發(fā)于婦產科手術,常合并泌尿系感染,給患者帶來巨大的身心創(chuàng)傷[1-3]。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LEEP)是治療女性宮頸疾病的主要手術之一,在我國基層醫(yī)院廣泛開展[4-5]。由于LEEP是高能量手術,操作不當易引起周圍組織損傷[6]。本文探討宮頸LEEP術后VVF行腹腔鏡經膀胱入路修補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宮頸LEEP術后VVF8例,均行腹腔鏡下膀胱內修補縫合?;颊呔鶠榕裕骄挲g(47.2±5.9)歲。平均BMI(18.5±3.1)kg/m2。LEEP術后出現陰道漏尿時間為7~25d,平均(13.5±6.4)d。入院后CTU檢查均未提示腎積水。美蘭實驗均呈陽性。術前均行膀胱鏡檢查了解瘺口位置、數目、大小及與雙側輸尿管口的距離。所有瘺口均位于三角區(qū),單發(fā);瘺口最大徑1.5~3.0cm,平均(2.4±0.6)cm;瘺口邊緣距離兩側輸尿管口約1~2cm,平均(1.4±0.5)cm。術前尿常規(guī)均提示尿路感染,尿培養(yǎng)均陽性,均以陰性桿菌為主,其中大腸埃希菌4例,肺炎克雷伯菌2例,奇異變形桿菌1例,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1例。
1.2 手術方法 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膀胱鏡下行雙側輸尿管單J管置入(6Fr),陰道內適當填充以防止氣腹泄漏。改平臥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臍下穿刺做可視通道,氣腹壓力14mmHg,操作通道取左、右鎖骨中線臍下3cm,右腋前線臍下5cm。超聲刀分離腹膜反折,打開膀胱,見VVF瘺口及留置的單J管。銳性切除瘺口邊緣炎性與瘢痕組織,修剪時以膀胱及陰道前壁創(chuàng)緣滲血良好,組織新鮮為原則。游離膀胱與陰道前壁間隙,逐層鈍性分離,打開膀胱壁處瘺口,將膀胱后壁與陰道前壁完全分開,3-0倒刺免扎縫合線縱向連續(xù)縫合陰道前壁瘺口,將帶蒂大網膜修剪后墊入陰道壁外,網膜寬度以完全覆蓋瘺口為準,4-0可吸收線將大網膜縫合固定于瘺口周圍組織。游離長寬約6cm×3cm大小的膀胱瓣,3-0的倒刺線將膀胱瓣下緣與下方膀胱V型切緣全層橫向縫合,上緣橫向及縱向全層縫合關閉膀胱。插入16Fr導尿管,注入生理鹽水200ml,未見膀胱吻合口漏水后,關閉腹膜,放置盆腔引流管,切口逐層縫合,將雙側單J管固定至導尿管上,術畢。術后選擇敏感的三代或四代頭孢類抗生素抗炎治療。
1.3 療效評價 觀察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術后引流管拔除天數,術后感染情況,術后腸梗阻情況,住院天數,術后尿路感染情況及尿路刺激癥狀,VVF再發(fā)生率。
8例手術均順利完成,術中均未出現鄰近大血管及周圍臟器損傷。平均手術時間(50.7±6.8)min,平均術中出血量(42.5±10.4)ml,術后引流管拔除時間均為2d,平均住院時間(4.3±0.5)d。術后3周均拔除導尿管及雙側輸尿管導管,患者拔管后6個月隨訪,所有患者均恢復良好,拔管后均未出現陰道漏尿癥狀,均無腹痛及腸梗阻癥狀,亦無排尿梗阻及尿路刺激癥狀。復查尿常規(guī)白細胞(-)~(+),尿培養(yǎng)均陰性。
宮頸疾病如上皮內瘤變是婦科常見病,LEEP技術作為早期篩查和治療宮頸疾病主要手段之一,在我國基層醫(yī)院普遍開展[4-7]。LEEP原理主要通過高頻交流電將患者病灶部位的細胞水分蒸發(fā)[6],其周圍組織易熱損傷。宮頸LEEP術中主要技術要點是手術切除深度及電凝功率的設定。由于宮頸血運豐富,術中易出血,因此切除深度越深,出血越多,需要電凝止血時間越長,對周圍組織尤其是陰道壁產生的熱損傷也更大。有文獻報道LEEP術中陰道前壁損傷原因主要有宮頸偏短,陰道前壁膨出,子宮輕度脫垂及術者經驗不足忽視宮頸解剖結構的特殊變化[8]。而陰道前壁的損傷,易導致陰道及膀胱間組織壞死,最終導致VVF的發(fā)生。本資料中VVF患者BMI屬于正?;蚱菪?,表明該類人群中陰道前壁熱損傷后更易發(fā)展成VVF,主要原因可能與BMI偏瘦人群膀胱陰道間隔組織偏少相關。
VVF手術時機的選擇目前多傾向于損傷后2~3個月,手術方式有經陰道途徑、經腹腔途徑:經陰道途徑主要適用于小瘺口等簡單的VVF,經腹腔途徑主要適用于大瘺口、離輸尿管口近等復雜性VVF[9]。Nezhat等在1994年首次報道腹腔鏡下膀胱陰道瘺修補術,并取得成功[10]。近些年來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膀胱陰道瘺修補術的報道也逐漸增多[11-12]。VVF術后復發(fā)的主要原因是各種感染和術者操作水平,文獻報道VVF術后復發(fā)率5%~10%[9]。術后觀察隨訪的時間1~12個月,但由于膀胱陰道瘺進展速度快的特點,Pietersma等認為3個月的觀察隨訪時間足夠判斷是否復發(fā)[13]。本資料術后隨訪6個月患者均無復發(fā),證實腹腔鏡修復VVF的療效可靠。本資料術中使用經膀胱瘺口分離縫合,大網膜覆蓋及膀胱轉瓣等較復雜的腹腔鏡技術,相比經膀胱外途徑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縫合難度更高[14],但有效性更好,復發(fā)率更低。因術中對陰道前壁和膀胱壁的吻合口進行分開,同時用網膜覆蓋瘺口進行有效隔絕,使兩類吻合口無法接觸,再通形成瘺的可能性也更小。而術中膀胱轉瓣技術的應用可以降低膀胱吻合口的張力(尤其是三角區(qū)吻合口),促進愈合,減少術后漏尿的發(fā)生,進而減少VVF再發(fā)。
綜上所述,臨床在開展LEEP治療宮頸疾病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對周圍組織尤其是陰道前壁的熱損傷,術后定期復查以了解有無VVF的可能。當VVF發(fā)生后,應及時治療。腹腔鏡下修補VVF是微創(chuàng)、安全、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