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瓊
摘 要:所謂“嘗試教學法”,即讓教師首先提出問題,學生再結合已掌握的知識,進行教材自學與合作討論,嘗試著去練習并解決問題,最后由教師綜合所有情況進行針對性講授,有著非常明顯的“先試后導,先練后講”的特點。文章將結合作者的教學實踐,對嘗試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嘗試教學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1-05
1.結合教材,準確切入嘗試教學
閱讀教學當中,嘗試教學法的應用一定要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準確找出開展嘗試的著手點,從簡單到復雜,從引導到放手。比如,在講解《秋天的雨》相關內容時,教師可基于學生已掌握舊知的情況,讓學生嘗試著進行生字自學,這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實現(xiàn)知識遷移的教學過程。在教師提出的嘗試問題的引導之下,學生則對文本進行必要的閱讀,對文章敘述思路予以梳理。這種先從簡單的生字詞嘗試學習著手,再深入教材內容的理解,能夠讓學生在體會到成功的基礎上樹立信心,進而去嘗試下一個難題,將嘗試教學一步步引向高潮??梢妵L試著手點一定要結合實情,對難易程度要準確掌握。
2.巧妙設計,促進嘗試活動進行
嘗試教學法的應用中,嘗試問題的巧妙設計顯得非常重要,只有提出恰當的嘗試問題,學生的嘗試任務目標才更為明確,嘗試教學法的效果才會凸顯。嘗試問題的提出需由易至難、由課內至課外、由現(xiàn)實至想象,并且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探知欲望,使其有興趣去嘗試著解決問題。比如,在講解《只有一個地球》相關內容時,教師則可讓學生結合所講內容與課外資料,并提出問題:“宇宙中還有沒有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這就是閱讀教學中由課內知識延伸到更具探究性的課外知識,由簡單的課文知識拓展到更具想象力的領域,使學生的想象力得以激發(fā),嘗試的熱情也進一步高漲。
3.合作探究,引導嘗試持續(xù)深入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嘗試教學法與合作探究應貫穿教學全過程。比如,在嘗試過程中,可讓學生對出現(xiàn)的新問題進行合作探究,使其能夠相互督促且交流各自的解題想法,進而促進共同進步。例如,在講解《林?!废嚓P內容時,教師可讓學生找出含有“親切”“舒服”的語句,并且詳細述說作者每一次的感受有何不同。對于前一問題,學生都能夠答出,而后一問題則稍有難度,大部分學生難以準確描述,因此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和分組討論,再加上教師的點撥,學生便能夠找準其中的重點。通過合作互補,大部分學生能夠在嘗試中體會成功,進而引導嘗試教學持續(xù)深入。
4.靈活閱讀,深入嘗試得出創(chuàng)新
在嘗試教學法的理論中提出:學生能嘗試,嘗試促成功,成功得創(chuàng)新。因此,教師對于每一位學生的所感所想都要有一定的把握,充分利用不同個體之間有著不同思考方式與解決問題方式的特性。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比如,在講解《鳥的天堂》相關內容時,為了詳細描述文章中“鳥多”的內容,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去展示“鳥的天堂”的圖片,讓學生嘗試著去說出多種鳥的名稱,并用一個詞語去描述鳥的“多”。此時,學生便能夠結合生活經驗與已掌握的知識,通過短暫的交流,說出喜鵲、烏鴉、啄木鳥等鳥名,并且還嘗試著用“鳥山鳥?!薄⒊扇航Y隊、不計其數等詞去形容鳥的多。這樣就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積極思考,開動自己“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思維,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5.即時反饋,糾正嘗試結果錯誤
一般來講,完整的學習過程即信息的吸收、輸出、反饋以及評價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提問、解答、評價、糾錯要緊密結合在一起,缺一不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求學生當堂完成作業(yè),同時自己也應當堂核對、批改作業(yè),并在課堂中將問題予以解決。比如,在閱讀教學《鳥的天堂》相關內容時,教師可出示“陸續(xù)、繼續(xù)、連續(xù)”三個詞語,讓學生嘗試著進行填空連線,學生因知識掌握有限會胡亂選填,實際上并沒有從意義上分清楚這三個詞語的區(qū)別。因此,教師需從詞意著手,通過例子的講解去對學生的錯誤進行糾正,并讓學生進行二次嘗試。這種即時的反饋再加上及時的指導,能夠讓學生的知識接收更為有效。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嘗試教學法不僅能夠讓教學質量有所提升,還能為學生今后的自主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同時對于學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以及智力發(fā)展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促進影響。當然,嘗試教學法的運用也需講究靈活性,只有多種教學方法組合運用,才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長波.淺談嘗試法閱讀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3(2):2.
[2]邱學華.嘗試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J].人民教育,1994(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