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
摘要: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階段,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之一。而分層教學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技能和水平,是一種適合當前教育環(huán)境的教育模式。文章結合我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解讀、探析分層教學的意義,并探究了其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分層教學
新一輪課改以來,我國教育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和進步,但現(xiàn)階段,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近幾年,教育部門一直引導教師運用分層教學的模式進行教學改革,在這種模式的引導之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將迎來新的生機與挑戰(zhàn)。
一、分層教學的內涵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qū)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shù)姆謱硬呗院拖嗷プ饔弥械玫阶詈玫陌l(fā)展和提高”,這是分層教學的理論定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實施。這里需注意的:第一,分層教學的精髓是根據(jù)學生的差異進行針對性教學,因此老師必須把握每個學生的具體特征;第二,分層教學過程中要把握每個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和接受能力;第三,分層教學的總目標是更好地服務學生,讓各個學習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得到提高。
二、初中英語閱讀應用分層教學模式的意義
目前,我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主要的問題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一是教師教學方式陳舊,不利于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二是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同質化教學模式,缺乏針對性。基于以上兩點,分層教學模式對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在于:
1.分層教學模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要求,提高閱讀的有效性。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采取分層教學的模式有助于改善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齊步走”模式,對一些閱讀水平較好的學生增加一些適合其閱讀能力的內容進行學習,而對于一部分英語閱讀水平較弱的學生則運用相應的閱讀策略,增加其閱讀時成就感,建立學生的閱讀信心。
2.分層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閱讀動機,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采取分層教學模式能調動學生閱讀興趣,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分層進行閱讀教學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潛力,以達到逐步縮小全班學生的閱讀能力差距,班級整體優(yōu)化的目的。
3.分層教學模式有利于增加學生互動的機會,減輕其課業(yè)負擔。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能為班級營造友好和諧的課堂氣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互相提醒、互相幫助,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英語閱讀不再枯燥乏味。此外,分層教學模式還能有效減輕初中生的英語課業(yè)負擔,也使得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得到循序漸進的發(fā)展。
三、初中英語閱讀應用分層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
1.以生為本,科學分組。研究學生是教育教學工作者進行教學活動前必須進行的工作,只有了解學生各方面智能的素養(yǎng),才能“因材施教”。所以,科學合理地按照一定的尺度和策略把學生分成小組是分層教學的第一步。學生的分組要遵循三個原則,其一,學生能力評價指標要多元化。考查學生能力時,可以根據(jù)他們在課堂中表現(xiàn)出的聽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的情感感悟能力、語言的模仿和創(chuàng)造能力等指標,對其綜合言語能力進行定位,作為分組的參考指標。其二,要科學化檢測學生的知識儲備。初中生大都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我們可以利用“檢測工具”,考察所教學生的詞匯量、語音知識底子、對英語常用短語的掌握情況等。通過一系列的書面、口頭檢測手段較為全面地掌握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發(fā)展?jié)摿?,并將這些結論作為對學生分組的有一個參考指標。其三,分組要動態(tài)化。在分組之初就要做足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明確分組的意義和目的,告知學生分組只是暫時的,隨著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力發(fā)展和知識量的增加,會把表現(xiàn)好的提升到高一級的組別中進行要求。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不感到自己的尊嚴受損,而喪失學習的信心。
2.未雨綢繆,分層備課。課前準備,是分層教學得以實施的有力保障。首先,教師要明確備課的前提,對班級里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提出相應的目標要求。一方面,要滿足學生全體的學習進展;另一方面,要照顧學生個體的需求。比如,在備課時,把知識分解為基礎部分、能力提高部分和競賽部分?;A部分是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全面掌握的知識,能力提高部分是大部分學生通過合作討論等方式進行探索能夠掌握的,而競賽部分,則是主要針對當堂課中學生學習情況設計的拓展、延伸的選擇性知識內容。
3.嚴謹教學,分層實施。教學實施時,教師必須忠實遵守課前的教學設計,同時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教育智慧在課堂中引領學生進行學習,也就是說,施教過程中,教師要從課堂提問、課堂交流以及課堂作業(yè)設計等方面遵從分層教學原則。一般地,基礎化的淺層次知識主要針對的對象為基礎層級的學生;強化提高性的問題,則主要針對全班組織討論和交流,促進自主學習、自由發(fā)展;進階化較強、拓展性的知識則主要針對高階學生展開引導。比如,逐句翻譯和理解文章意思的任務,大可以交給基礎層級的學生;疑難句,則讓全班討論,讓處于中級階段的學生解答;仿寫句子、分析句子的語法結構等方面的問題則交給高階學生。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的能力層次必須清晰,各自承擔的角色必須明確,只有把握好這些原則,才能夠使得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每個學生都各有所獲,各有發(fā)展。
4.動態(tài)監(jiān)測,激勵評價。學生在學習中,總在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所以對學生的評價絕不可以僵化死板。教師要經(jīng)常觀測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盡可能對每一個學生都以激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同時,要經(jīng)常檢測學生的學習進展,一方面,檢測可以幫助教師掌握學情,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另一方面,檢測給學生提供了了解和分析自我得失的機會,以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具備較強的自我意識,能夠進行自我反思,檢測讓學生在反思中調整學習狀態(tài),不斷上進。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融入分層教學的模式是很有意義和必要性的。分層教學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國當前初中生存在的英語閱讀能力參差不齊的問題,并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英語閱讀的興趣,促進學生與教師的交流,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沖愛蘭.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3).
[2]譚亞萍.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英語教師,201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