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平
摘要:技術是藝術的軀干,藝術是技術的靈魂。沒有藝術只有技術的作品不過是徒有奢華外表的蠢物罷了;而只有藝術沒有技術的作品卻根本無法表現出藝術的精髓,更遑論引起觀賞者的共鳴了。可以說是藝術為技術插上翅膀,而技術令藝術得以飛翔。藝術與技術兩者之間從表面看起來雖無甚聯系,然而實則卻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就如同文理一般,無論是文還是理若是單獨興盛都必定不會長久,清朝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重文抑理,終究走向了消亡。技術與藝術無論單獨重視哪一個,都必定會得不償失,無法創(chuàng)作出真正的藝術精品。真正的流傳于世的藝術精品無一不是既具有巧奪天工的技術又具有難以復制、引人深思的獨特神韻。
關鍵詞:雕刻;藝術;技術;創(chuàng)新
藝術、技術,二者雖相差一字卻擁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藝術源于人心,人們在感知這個世界時,會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與意境,而由自己的精神理解出發(fā),以自己所喜歡、擅長的方式將這種意境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的作品便是藝術。而欣賞者則可以通過這些飽含創(chuàng)作者情感、神韻的作品來感受創(chuàng)作者心中之意,體會藝術之髓。然而與充滿了靈性與神韻的藝術不同,技術相較起來更為冰冷且更有秩序,這大概就像文學與理學之間的區(qū)別吧。技術來源于多年的經驗與獲得的新型知識,它可以通過學習掌握,同時其本身也在不斷進步發(fā)展。
如今隨著科技的高速發(fā)展,各式各樣的先進且方便快捷的雕刻工具如雨后春筍一般蓬勃而出,而這些工具的出現使得雕刻者在雕刻作品的時間大大縮短的同時雕刻的精細程度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且如此精細而準確的雕刻程度使得雕刻創(chuàng)作者的構思能夠準確而細致的表達出來。而且隨著式先進的雕刻工具的出現也逐漸衍生了一系列新的雕刻技法與手法,這也是現代雕刻技術的進步性與空前先進性的體現。這些隨工具衍生的雕刻技法與手法便是技術中一類,在筆者看來一位雕刻者若想創(chuàng)作出一件藝術佳品,那么首先要掌握的便是這些技術,因為沒有技術為基礎,一切設計與構思不過空談而已。雕刻技術之于作品就如詞語之于文章,一個人就算有再好的想法,若是沒有相應的詞匯存儲,怕是什么也寫不出來的。而在掌握了技術之后方能進入到為作品賦以獨特神韻的境界,一件作品的“神”來源于創(chuàng)作者內心的情感的抒發(fā),只有擁有了“神”的作品才能被稱作為藝術,然而只有形神兼?zhèn)涞淖髌凡趴梢苑Q作為藝術佳品。而這就如同筆者在創(chuàng)作《小橋流水》時所為其賦予之物一樣。
筆者尤喜青田石雕刻,故而作品大多以青田石為材,因青田石色澤斑斕,紋理奇特,質地溫潤,鐘靈毓秀,堪稱精美絕倫,而且不同種類的青田石各具特色,故而極為適合用來雕刻創(chuàng)作。《小橋流水》所選用的便是一塊極好的青田石,其主要分為兩部分,綠色部分形成天然的河流樹林,深色的部分本色形成山石樓閣等。仔細思慮設計了一番之后方才選定了如今的主題,“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在有了構思之后便要著手進行雕刻的步驟,此時所考驗的便是雕刻技術,只有擁有好的雕刻技術才能為令作品擁有精美的形,如同那層層疊疊的蒼松翠柏與樓閣群山,既要顯得恢宏壯觀,又不可過于雜亂,而青田石本身的顏色交融又要巧妙的利用從而雕刻好,不可使其亂了層次,其下部顏色較深,此時便需雕刻藝術的刻畫,使得其可以相互映襯又不至于突兀,如此種種皆是需要高超的雕刻技術才能達成。然而僅有高超的雕刻技術還不夠,沒有神韻只有精美的外形的作品就好像行尸走肉,完全不可相比。整體的構思是神韻的一部分,而創(chuàng)作者在雕刻過程中將情感蘊含在每一刀的雕刻中則是更為重要的一部分,作品的每一個弧度,每一個紋路都是表達情感賦以神韻的組成部分,只有如此,作品才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神”、形成自己獨特創(chuàng)新的藝術。
然而除了擁有著創(chuàng)作者所賦予的獨特神韻藝術之外,一件好的藝術作品不僅可以體現先進的思想,還能夠承載著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華夏文明歷史悠久,幾千年的歷史讓我們的文化積累到了一個無法想象的程度,而這悠久而繁華的歷史文化給予了我們難以言明的藝術底蘊,歷代文人、藝人從中獲取了無數藝術靈感,而他們創(chuàng)作的藝術又為后代所傳承。
技術是藝術的軀干,藝術是技術的靈魂。沒有藝術只有技術的作品不過是徒有奢華外表的蠢物罷了;而只有藝術沒有技術的作品卻根本無法表現出藝術的精髓,更遑論引起觀賞者的共鳴了??梢哉f是藝術為技術插上翅膀,而技術令藝術得以飛翔。藝術與技術兩者之間從表面看起來雖無甚聯系,然而實則卻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就如同文理一般,無論是文還是理若是單獨興盛都必定不會長久,清朝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重文抑理,終究走向了消亡。技術與藝術無論單獨重視哪一個,都必定會得不償失,無法創(chuàng)作出真正的藝術精品。真正的流傳于世的藝術精品無一不是既具有巧奪天工的技術又具有難以復制、引人深思的獨特神韻。
作為現代的雕刻藝人,我們不僅要接受前人技術與藝術的傳承,更是要將現代新產生的技術、藝術融入其中并傳承下去。而如此我們就必然要認清技術與藝術之間的關系,不可輕視兩者間的任何一個,要保持兩者間平衡,決不可厚此薄彼而將精力都投入到其中的一個,否則怕是永遠都不會雕刻出一件真正的藝術精品。技術與藝術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只有同時掌握了兩者,我們才能夠成為真正的雕刻技藝傳承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