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 南京 211100)
目前,靜電除塵設備是國際公認的高效除塵裝置,其中高壓電源系統(tǒng)是該設備的主要電氣部分,其輸出電壓直接影響到靜電除塵器的工作效果,是能量傳遞的關鍵[1]。一般,靜電除塵用高壓電源可分為三類: 工頻電源、高頻電源、脈沖高壓電源[2]。工頻電除塵電源由于其頻率低,導致其功率密度低,電壓脈動大,除塵效率低,不能適應高濃度粉塵與高比電阻粉塵等工況[3-5]。高頻電源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改進,采用高頻控制,獲得了功率密度高,電壓紋波小,除塵效率高等優(yōu)點[6],但是由于其穩(wěn)定性等原因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工頻電8hj源和高頻電源均屬于高壓直流電源。
從靜電除塵的原理講,脈沖電源是更為合適的供電電源[7],有以下優(yōu)點[8]151-160:脈沖電壓持續(xù)時間短,不易發(fā)生閃絡;脈沖電壓峰值高,增加粉塵荷電量,提高除塵效率;脈沖供電對收集高比電阻粉塵更為有利,可抑制反電暈現象,提高除塵效率。
靜電除塵脈沖電源發(fā)展到當下,基本形成了高壓側脈沖及低壓側脈沖兩種拓撲[8]160-164。高壓側拓撲還沒有文獻對其拓撲進行具體分析及系統(tǒng)設計。靜電除塵器負載變化較大,脈沖電源存在負載上脈沖拖尾[9],這是脈沖電源系統(tǒng)設計的難題。因此,本文首先針對脈沖電源高壓拓撲進行模態(tài)的分析,得到不同模態(tài)下的微分方程組,通過推導傳遞函數及三維作圖的方法,得到脈沖電源耦合電感、耦合系數、及除塵腔寄生電阻等參數對負載震蕩的影響,給脈沖電源的設計提供重要依據,最后通過仿真和試驗證明了理論分析與設計正確性和可行性。
圖1 高壓側電路拓撲
靜電除塵脈沖電源的高壓側電路拓撲如圖1所示。電路基本分為三個部分:脈沖供電模塊、諧振腔體及直流供電模塊。
脈沖供電模塊由直流電源VPS及耦合電感LPS組成,主要功能是提供脈沖電壓。
諧振腔體由諧振電感L,高壓開關SW,除塵器負載及耦合電容C構成。其中高壓開關由晶閘管反并二極管構成。除塵器負載為電容Cf和可變電阻Rf等效。諧振腔體的主要功能是耦合直流供電電壓及脈沖供電電壓,形成諧振,疊加脈沖電壓在負載上,利用窄脈沖高壓除塵。
直流供電模塊由直流電源VDC及耦合電感LDC構成,耦合電感LPS及耦合電感LDC通過磁芯耦合。直流供電模塊的功能是提供直流電壓。
圖2 電路去耦合等效
電路由雙電源供電且電源間有耦合電感,這給分析工作帶來困難且不容易得到直觀的電路網孔。因此,將耦合電感移動位置,去耦合化得到圖2。等效后的電路圖,去掉了耦合電感,得到三個新的電感:互感M,脈沖側偶感Lσ1及直流側漏感Lσ2。數量關系為式(1)~(2)所示:
LPS=LDC=LCP
(1)
M=kLCP
(2)
Lσ1=Lσ2=(1-k)LCP
(3)
圖2為去耦合等效電路,穩(wěn)態(tài)后,電路可以等效為三個網孔,其中i1,i2,i3為三個網孔的電流。晶閘管開通,電感L與負載電容Cf形成諧振,i1首先流過晶閘管到零,再流經二極管,致使晶閘管關斷,二極管續(xù)流到零,諧振過程結束。諧振過程中,電流i1以正弦波形式變化,負載電容上電壓為直流疊加余弦波電壓。網孔電流i2,i3在諧振過程中也會變化,但是由于互感M很大,使得i2、i3與i1相差兩個數量級,因此在諧振過程中忽略其影響。
圖3 諧振后震蕩轉態(tài)
圖3所示為諧振結束后的第二個模態(tài):諧振后的震蕩模態(tài),諧振結束后,晶閘管已在二極管續(xù)流階段關斷,因此諧振電感所在支路斷開,互感M,漏感Lσ1,Lσ2,C及Cf的五元素發(fā)生諧振。
系統(tǒng)參數合理的負載電壓波形如圖4,震蕩階段的負載電壓超調很小,且調節(jié)時間短。圖5為參數設計不合理的負載電壓波形,直流電壓波動大,脈沖電壓與期望值不符,且不易控制,會嚴重毀壞系統(tǒng)。因此,對系統(tǒng)進行數學建模及詳細參數設計很有必要。
圖4 負載電壓波形1
圖5 負載電壓波形2
模態(tài)1為諧振狀態(tài):
由圖2,五個狀態(tài)變量構建微分方程(4)
(4)
(5)
式(4)中VCf為負載電容電壓,VC為耦合電容電壓,R1為諧振電感電阻。
諧振狀態(tài)電路初始值為式(5)
微分方程組(4)為含有5個未知量的高階微分方程組,需要利用拉普拉斯變換,并帶入初始值(5)可以求得i1(t),i2(t),i3(t),VCf(t)及VC(t)的數值解。
模態(tài)2為震蕩狀態(tài):
震蕩狀態(tài)電路初始值為諧振狀態(tài)電路終值,
可由(7)~(9)式計算出諧振周期T1。將T1帶入i2(t),i3(t),VCf(t)及VC(t)中,得到震蕩初始值i2(T1),i3(T1),VCf(T1)及VC(T1);
由圖3,由四個狀態(tài)變量可建立微分方程組(6)。震蕩狀態(tài)微分方程組含4個未知量的高階微分方程組,同樣需要借助拉普拉斯變換及反變換求得數值解。
(6)
(7)
(8)
(9)
諧振狀態(tài)的負載電流與電壓主要與Cf及L相關。而震蕩狀態(tài)的負載電壓主要與耦合電感LCP、耦合系數k、諧振電感阻值R1及震旦初始值相關。由于震蕩狀態(tài)含有5個儲能元件,需要對高階微分方程求解,因此,本文采用數值解析的方法,對系統(tǒng)參數進行分析。具體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系統(tǒng)參數
Cf是電極間的等值電容,其大小與極板面積、極間距離和粉塵性質有關,相對較為恒定,一般控制范圍5 000 pF~100 000 pF以內,除塵器的負載電流一般在800~1 200 mA[10]。本文取Cf=100 nF,負載電流取0.8 A,因此Rf=950 Ω, 耦合電容C一般取值為負載電容的5~10倍,取C=1μF。
2.2.1諧振電感電阻R1的影響
由模態(tài)1的分析可知,R1越大,諧振能量損失也越多,VCf及VC的諧振電壓終值與初始值差越大,這也意味著第二階段震蕩的
初始值也越大,導致震蕩電壓超調增加,調節(jié)時間增加,對系統(tǒng)不利。因此應盡可能減小諧振電感電阻,后續(xù)計算中采用了實驗系統(tǒng)的電感阻值0.6 Ω。
2.2.2LCP及k的優(yōu)化設計
耦合電感LCP的設計直接影響震蕩狀態(tài)。震蕩狀態(tài)含有5個儲能元素,均參與諧振。本文針對諧振后每部分激勵對負載電壓的激勵響應分解分析,圖6為震蕩狀態(tài)的拉普拉斯變換電路圖。
由圖6計算可以得到負載電容電壓傳遞函數、耦合電容電壓傳遞函數、互感電流傳遞函數、直流側漏感電流傳遞函數、脈沖側漏感電流傳遞函數依次如式(10)~(14)所示。利用公式(1)~(9)算出諧振狀態(tài)終值,帶入圖6中,激勵乘上對應傳遞函數可以求出每部分激勵對負載電壓的響應如圖7所示。
圖6 震蕩狀態(tài)拉氏電路圖
圖7 負載電容電壓對負載響應
由圖7可知,震蕩狀態(tài)基本可分為震蕩1及震蕩2。震蕩1決定負載電壓的超調,由負載電壓激勵FCfV(t)、互感激勵FMV(t)及直流側偶感激勵Lσ2V(t)決定;震蕩2決定負載震蕩的調節(jié)時間,主要由耦合電容激勵FMV(t)決定。
(10)
(11)
(12)
(13)
(14)
通過研究發(fā)現,提取FCfV(t)、FMV(t)及Lσ2V(t)含有相同衰減系數的部分,構成震蕩1,可以由式(15)~(22)簡化描述:
(15)
(16)
(17)
(18)
(19)
P1=VDC-VCf(T1)
(20)
P2=i·M
(21)
(22)
震蕩2可由FMV(t)近似代替其衰減過程,但由于其傳遞函數較為復雜,不能用參數解析式表達,因此采用描點法在MATLAB中繪圖研究。得到LCP及k對震蕩1及震蕩2的影響趨勢。
圖8 震蕩1與Lcp的關系曲面
圖8為震蕩1與LCP的關系曲面,圖9為震蕩2與LCP的關系曲面。由圖8及圖9可以看出,Lcp越大,震蕩的超調越小,但是系統(tǒng)的調節(jié)時間也會加長。因此在負載電壓超調允許的范圍內應盡量減小Lcp,考慮本系統(tǒng),電感在300 mH左右是比較合理的范圍,超調小于2%,10 ms時,電壓震蕩小于0.3%。
圖9 震蕩2與Lcp的關系曲面
圖10 震蕩1與k的關系曲面
圖11 震蕩2與k的關系曲面
圖10為震蕩1與k的關系曲面,圖11為震蕩2與k的關系曲面。由圖10及圖11可以看出,耦合系數k越大,震蕩的超調越小,同樣,震蕩的衰減也會變慢。在耦合電感為300 mH的情況下,10 ms時,超調電壓震蕩均小于0.3%,因此可以盡可能調高耦合系數,工藝水平上,耦合系數在0.7~0.8是較為合理的范圍。
脈沖高壓系統(tǒng)的直流電壓及脈沖電壓會根據負載情況調整,可依據本文方法,重置表1,根據系統(tǒng)超調及脈沖重復頻率的要求,設計LCP及k,得到最優(yōu)的系統(tǒng)參數。
實驗參數如表1所示,實驗波形如圖12所示,LCP為310 m,k為0.75。負載電壓在直流負壓的基礎上疊加了余弦脈沖,諧振周期為20 μs,脈沖電壓接近2VPS,諧振階段,脈沖電流流過耦合電容導致電壓缺口,采樣分壓電阻兩端電壓,電壓缺口值在75 V左右,耦合電容電壓穩(wěn)態(tài)在1 140 V,i2表示了直流側脈沖電源電流,諧振階段,i2增加0.2 A,與諧振電流的15 A相差2個以上數量級,說明系統(tǒng)參數設計較為合理。震蕩階段,負載電壓超調為3%,略大于理論分析的2%,是諧振腔的線路電阻造成的耦合電容電壓與負載電容電壓拖尾所致。實驗結果與理論分析基本相符,驗證了本文分析的正確定。
(1)本文對靜電除塵電源高壓側的電路進行了模態(tài)分析,并構建了其數學模型,根據拉普拉斯變換電路得到各部分諧振終值,并推導其傳遞函數得到負載電容電壓、耦合電感、直流側漏感的激勵主要影響負載超調;耦合電感電壓、脈沖側漏感電流的激勵主要影響負載電壓調節(jié)時間。
圖12 實驗波形
(2)通過擬合負載電壓震蕩1及震蕩2的波形,并作圖,優(yōu)化設計耦合電感LCP及耦合系數k,可根據實際系統(tǒng)的負載電壓要求,應用本文方法,合理設計系統(tǒng)參數。滿足超調的情況下,LCP取小;滿足調節(jié)時間的情況下,耦合系數k控制在0.7~0.8的范圍內是較為合適的選擇。
[1] 朱翔.用于電除塵器的直流疊加高頻脈沖電源的研究 [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學,2011.
[2] 雷盼靈. 靜電除塵用新型脈沖高壓電源研究 [J] .科學技術與工程,2014,14(31):226-229.
[3] KIRSTEN M, MAURITZSON C, THIMANSON M, et al. Advance switched integrated rectifiers for ESP energization [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 2001. C1-3:1-10.
[4] KIRSTEN M, KARLSSON A. Economical aspects of energizing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with high-frequency switched power supplies[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 2006. 7A2L: 1-14.
[5] 張谷勛,蔣云峰.電除塵電源的發(fā)展方向——高頻化和數字化[J] . 電源世界,2007,38(1):66-69.
[6] 劉軍. LCC_SPRC 高壓高頻大功率電除塵電源的理論分析與功率參數設計[D]. 浙江: 浙江大學,2010.
[7] GRASS N, HARTMANN W, KLOCKNER M.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high-voltage supplies on industrial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2004,40(6): 1513-1520.
[8] KEN PARKER. Electrical operation of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s [M]. London: The Institu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s,2007:160-162.
[9] 鄧艷梅,彭朝釗,劉俊. 電除塵器的脈沖電源研究[J]. 強激光與粒子束,2016,28(5):81-85.
[10] 陳垠錕. 高壓靜電除塵電源的設計與開發(fā)[D]. 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