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心波,張一鳴,付強,龐連路,李亮亮
(北京工業(yè)大學 信息學部,北京 100124)
傳統(tǒng)的半橋或者全橋DC/DC變換器在大功率應用中主要受限于輸入電壓[1],并且隨著開關器件電壓電流額定值的增長,開關頻率會隨著降低,導致變壓器和濾波電感的體積增加,并且降低了轉換效率[2]。為了減小開關器件上的電壓應力,Pinheiro提出了一種零電壓半橋三電平(Half-Bridge Three-Level,HB TL)變換器,開關管上的電壓應力減小到了輸入電壓的一半,但是它并不適用于大功率的應用場合[3]。文獻[4-6]介紹了復合式全橋三電平變換器,減小了輸入輸出電流紋波,提高了開關管的軟開關(Zero Voltage Switches,ZVS)范圍。這個電路包含一個三電平橋臂和一個兩電平橋臂,由于兩電平橋臂承受的電壓為輸入電壓,該電路不適合高輸入電壓場合。文獻[7]提出了全橋三電平(Full-Bridge Three-LevelFB TL)變換器,共有8個開關管組成,每個開關管承受的電壓均為輸入電壓的一半,但是滯后橋臂換流困難。為此本文提出了一種改進的全橋三電平電路作為DC/DC可控源電路,它有兩個降壓繞組并聯(lián)整流輸出和一個串聯(lián)換流電感的降壓繞組。前者是為了降低輸出電壓;后者是用來保證開關管在全功率范圍內實現(xiàn)軟開關,并且減小了輸入輸出濾波器的體積。
DC/DC變換器的主電路拓撲如圖1所示,其中左側橋臂包括箝位二極管D9和D10、開關管S1~S4(包括D1~D4和Cs1~Cs4)與飛跨電容Css1,右側橋臂包括箝位二極管D11和D12、開關管S5~S8(包括D5~D8和Cs5~Cs8)與飛跨電容Css2,兩個橋臂共用輸入分壓電容Cd1和Cd2,Llk為高頻變壓器漏感,Lc為換流電感。通過增加換流電感,實現(xiàn)了全功率范圍內DC/DC可控源電路的軟開關。
圖1 三電平DC/DC變換器電路
在分析其工作過程時,假設:
(1)所有的元器件均是理想的;
(2)Cs1=Cs4=Cchop,Cs2=Cs3=Cs5=Cs6=Cs7=Cs8=Clag,Css1=Css2=Css3,Css?Cchop,Css?Clag。
(3)L?n2Llk,其中,Llk為變壓器漏感,L為濾波電感且足夠大,可以看作是恒流源。
(4)變壓器兩個副邊繞組所接電路參數(shù)相同,工作狀態(tài)也相同,工作過程分析時只考慮一路情況。
圖2 三電平DC/DC可控源電路工作波形
根據(jù)最佳控制方式需滿足的三個條件:①在同樣的占空比下功率傳遞最大;②濾波電感電流脈動最??;③開關管實現(xiàn)軟開關[8],采用非對稱移相PWM控制方式,主要工作波形如圖2所示。開關管S1、S4驅動信號采用脈寬調制,而其它橋臂采用互補驅動;S1和S2、S7、S8(或S4和S3、S5、S6)在同一時刻開通,而關斷時刻不同;通過調制S1、S4的驅動波脈寬來控制輸出電壓,稱S1、S4為斬波管,其他開關管為滯后管。此控制方式易于數(shù)字化實現(xiàn),克服了傳統(tǒng)移相控制專用芯片的控制精度和靈活性差等問題。該電路共有14種工作模式。
圖3 左側橋臂開關管的驅動信號
模式0:t0-時刻,開關管S1、S2、S7、S8導通,變壓器原邊電流ip=nI0,AB兩點電壓uAB=Udc,整流二極管DR1導通,DR2截止。串聯(lián)母線電容Cd1、Cd2兩端電壓為Udc/2。其中Cd1向飛跨電容Css1充電,充電支路為S1、Css1、D10;Cd2向飛跨電容Css2充電,充電支路為S8、Css2、D11,直到飛跨電容Css1、Css2充到Udc/2為止。由于飛跨電容的箝位,S3、S4、S5、S6承受電壓均為Udc/2。換流電感電流從反向最大電流ILc0開始正向增加,換流電感電流為:
(1)
式中m為變壓器換流繞組與原邊繞組的匝比。
若輸出濾波電感L足夠大,可以看作一個恒流源,輸出電流Io在一個開關周期近似不變。因此,此時變壓器原邊電流由換流電感電流iLc(t0)、輸出電流Io折算到原邊電流值組成,即:
ip(t)=nIo+miLc(t0)≈nIo
(2)
模式1[t0+,t1]:t0時刻,開關管S1關斷,原邊電流ip向電容Cs1充電,開關管S1兩端電壓逐漸升高。由于飛跨電容Css1與S2、S3并聯(lián),Cs1與Cs4的電壓之和為Udc/2,在Cs1充電的同時,Cs4放電。由于Cs1從零開始增加,開關管S1關斷損耗很小,近似零電壓關斷。變壓器原邊電流ip等于輸出電流在原邊折算值,由于濾波電感足夠大,原邊電流Ip0基本不變,Cs1電壓線性上升,Cs4電壓線性下降。
到t1時刻,Cs4電壓下降到零,Cs1電壓充到Udc/2,此時諧振電感電流為:
(3)
模式2 [t1,t2]:t1時刻,由于Cs4電壓下降到零,D4自然導通。若飛跨電容Css1電壓略小于Udc/2,則箝位二極管D9導通,串聯(lián)電容Cd2開始向負載提供能量。該模式中,由于飛跨電容作用,Cs4電壓保持為零,所以在t5時刻以前的任意時刻均可零電壓開通S4,這表明非對稱移相PWM控制是可行的。此時AB兩點電壓為Udc/2,換流電感電流為:
(4)
模式3 [t2,t3]:時刻關斷S2、S7、S8。在左側橋臂,ip從S2轉移到Cs2中,給Cs2充電,由于飛跨電容的作用,Cs2充電的同時Cs2必然放電,S2關斷損耗很?。煌瑫r原邊電流ip從S7、S8中轉移到Cs5、Cs6、Cs7、Cs8,向Cs7、Cs8充電,向Cs5、Cs6放電,S7、S8為零電壓關斷。在該時段原邊仍向副邊輸出功率,原邊電流ip基本不變,所以各電容的充放電過程均為線性。換流電感電流為:
(5)
到t3時刻,uAB下降到零,換流電感電流達到峰值ILc0。此時CCs3=Udc/3,CCs2=Udc/6,uCs7=uCs8=Udc/6,uCs5=uCs6=Udc/3。
模式4 [t3,t4]:t3時刻,uAB降為零,副邊繞組電壓也降為零,整流二極管全部導通。由于此時換流電感電流達到峰值,換流電感電流對Cs2、Cs7、Cs8充電,對Cs3、Cs5、Cs6放電,直到t4時刻Cs3、Cs5、Cs6電壓降為零。合理設計換流電感和繞組的匝數(shù),很容易實現(xiàn)S2、S7、S8軟開關,可得:
(6)
模式5[t4,t5]:t4時刻,若原邊電流ip未減小到零,二極管D3、D4、D5、D6開始導通,為原邊電流提供續(xù)流回路??梢娫趖5時刻之前任意時刻,即原邊電流保持續(xù)流,均可零電壓開通S3、S4、S5、S6。原邊電流ip為:
(7)
模式6 [t5,t6]:t5時刻,開關管S3、S4、S5、S6開始導通,原邊電流ip線性增加。由于原邊電流ip沒有達到負載電流在原邊折算值Ip0,兩個整流二極管仍然同時導通,ip反向增加,到t6時刻,ip絕對值增長到Ip0。
模式7 [t6,t7]:t6時刻,由于ip達到Ip0,二極管DR1承受反壓關斷,二極管DR2繼續(xù)導通向負載提供能量。此時會有Cd2通過D9、Css1、S4支路向Css1充電,Cd1通過D12、Css2、S5支路向Css2充電的短暫過程,直到飛跨電容Css1、Css2電壓達到Udc/2。到t7時刻,電路開始下半周期的工作過程,不再贅述。
斬波管要實現(xiàn) ZVS,必須有足夠的能量來抽走開關管S4并聯(lián)電容Cs4上的電荷,同時給關斷的開關管S1的并聯(lián)電容Cs1充電,則斬波管實現(xiàn)ZVS的能量為:
(8)
此能量主要來自負載電流折算到原邊電流值。因為輸出濾波電感足夠大,近似認為恒流源,折算到原邊的電流很容易讓斬波管實現(xiàn)零電壓開通。
三電平DC/DC可控源電路有三個滯后管同時關斷,在關斷過程中,除了給關斷滯后管上并聯(lián)電容完全充電,還要對另外三個滯后管上并聯(lián)電容完全放電,才能實現(xiàn)滯后管的ZVS。以S2、S7、S8關斷為例,如圖2所示,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uAB下降為零,對應于模式3,此階段主要由輸出濾波電感折算電流提供能量。
(9)
第二階段:uAB上升到Udc,對應于模式4,此階段主要由換流電感折算電流提供能量。
(10)
由此可見,在關斷期間,輸出濾波電感和換流電感折算電流分時為滯后管提供換流能量。
采用上述拓撲結構研制一臺6 kW開關電源一臺。其主要技術參數(shù)如下:輸入電壓Vdc=540 V,輸出電壓Vo=30 V,輸出電流Io=200 A,開關頻率fs=20 kHz。
三電平全橋DC/DC變換器的S1、S2、S3、S4的驅動信號如圖3所示。S1和S2(S4和S3)同時開通,但不同時關斷。S7和S8的驅動波形與S2一致,S5和S6的驅動波形和S3一致。斬波管S1和S4的驅動信號脈寬可調,來控制輸出電壓和電流的大小。
圖4 重載時變壓器原副邊電壓和電流波形
圖4和圖5分別給出了重載時和輕載時三電平DC/DC可控源電路高頻變壓器原邊電壓波形、副邊整流后電壓波形和原邊電流波形。輕載時,開關管同樣實現(xiàn)ZVS,與理論分析一致。與兩電平DC/DC可控源電路相比,副邊電壓多了一個電平,導致輸出濾波的體積減小。額定輸入電壓和負載變化下的測量效率曲線如圖所示,隨著荷載的增加,發(fā)射效率提高,最大效率為95%。
圖5 輕載時變壓器原副邊電壓和電流波形
三電平全橋變換器拓撲中開關管的電壓應力為輸入電壓的一半,因此可以有效解決高輸入電壓問題,從而提高了開關器件的工作頻率,降低了變壓器和濾波器的尺寸。增加的換流電感可以幫助開關器件實現(xiàn)全功率范圍內的軟開關。由于變壓器的漏感減小,變壓器的損耗隨之降低,電源的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提出了一種非對稱相移脈寬調制控制,控制方法簡單,易于數(shù)字化實現(xiàn),可以通過調節(jié)驅動脈沖寬度達到控制占空比的目的。
[1] DAS,PAHLEANINEZHAD,KUMAR SINGH. A novel load adaptive ZVS auxiliary circuit for PWM three-level DC-DC converte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15,30(4): 2108-2126.
[2] WEI QIAN,HONNYONGCHA,FANG ZHENG PENG.55-kW variable 3X DC-DC converter for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12, 27(4):1668-1678.
[3] PINHERIO J R,BARBI I.The three-level ZVS PWM converter-a new concept in high-voltage DC-to-DC conversion[C].IEEE IECON.San Diego California,USA 1992:173-178.
[4] LIUFUXIN,YAN JIAJIA,RUAN XIN. Zero-voltage and zero-current-switching PWM combined three-level DC/DC converter[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10, 57(5):1644-1654.
[5] 張永春,劉星橋. 一種基于軟開關三電平DC/DC開關電源的研制[J]. 電力電子技術,2012,38(11):38-40.
[6] 孫鐵成,高婷,曲慧星,周永. 一種采用輔助變壓器的ZVS三電平DC-DC變換器[J].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1,31(3):28-33.
[7] 張之梁,阮新波.零電壓開關PWM全橋三電平變換器[J].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05, 25(16):17-22.
[8] 馬運東,阮新波,周林泉,等. 全橋三電平直流變換器的最佳開關方式[J].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3,23(12):1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