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摘 要:“強軍夢”的提出為我國國防建設和軍隊現(xiàn)代化發(fā)展指明了方向,是當前高校征兵工作的時代背景。由于退役復學大學生的自身特點,讓他們參與征兵工作是破解當前高校征兵工作困境的一條重要途徑。高校武裝部可以通過成立退役復學大學生各類組織、引導退役復學大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國防教育和征兵工作等途徑與方法來推動高校征兵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強軍夢;退役復學大學生;高校征兵工作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7)12B-0118-03
一、“強軍夢”的提出
習近平同志在2012 年12月10日接見駐廣州部隊師以上領導干部時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我想說,這個偉大的夢想,就是‘強國夢,對于軍隊來講,也是‘強軍夢”。習主席的講話為我國國防建設和軍隊現(xiàn)代化發(fā)展指明了方向,使得“強軍夢”成為我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奮斗目標和努力方向,也是當前高校征兵工作開展的時代背景。
二、“強軍夢”引領高校征兵工作的開展
在一個國家的軍隊中,士兵是最基本的單位元素,也是其賴以生存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士兵的素質情況如何直接決定了這支軍隊的戰(zhàn)斗力,進而關系到其國防建設的程度和軍事現(xiàn)代化的進展。因此,我們要實現(xiàn)“強軍夢”,必須從每個士兵抓起。從高校大學生中征兵是提高我國軍隊士兵素質的重要途徑,是黨和國家的英明之舉。它一方面提高了我國軍隊的整體素質水平,為“強軍夢”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又引領了更多的優(yōu)秀大學生投身軍營,在軍營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夢想。
三、當前高校征兵工作的困境
從高校大學生中征兵是“強軍夢”的需要,也是大學生自身成長發(fā)展的需要。但當前高校征兵工作總體效果不佳,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大學生參軍入伍的積極性不高,影響了征兵數(shù)量
盡管地方人武部和高校武裝部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社會客觀環(huán)境和學生本人主觀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參軍入伍積極性總體不高。除了少部分高校外,大多數(shù)高校都沒有完成所規(guī)定的征兵指標,尤其是211、985高校大學生參軍入伍的人數(shù)更少。參軍冷,征兵難依然困擾著大學生征兵工作,影響了征兵數(shù)量。
(二)大學生參軍入伍的動機多元化,影響了征兵質量
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當今大學生參軍入伍的動機呈現(xiàn)多元化,尤其是功利化。很多大學生之所以參軍入伍是為了享受國家的相關優(yōu)惠政策,為自己今后的發(fā)展獲取政治砝碼。相比較而言,參軍入伍所帶來的自豪感和榮譽感不明顯,獻身國防、保家衛(wèi)國和參軍光榮的愛國意識觀念不強,其結果對征兵質量產(chǎn)生了不良影響。
四、退役復學大學在高校征兵工作中的優(yōu)勢和作用
退役復學大學生作為高校征兵工作的實踐者和受益者,在高校征兵工作中有著自己特定的優(yōu)勢和作用:
(一)是大學生參軍入伍的價值體現(xiàn)者,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
兩年的部隊生活讓退役復學大學生擁有了強健的體魄、堅強的意志,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較強的紀律觀念和組織管理能力。“經(jīng)過部隊最少兩年的摔打磨練后,大學生士兵綜合素質往往會得到普遍提高?!蓖瑫r,為了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參軍入伍,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了很多優(yōu)惠政策,退役大學生是這些優(yōu)惠政策的受益者。
因此,兩年的軍旅生活使退役復學大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得到了鍛煉,使他們在“政治上有進步、經(jīng)濟上有優(yōu)待、工作上有出路、發(fā)展上有前途?!彼麄兪菂④娙胛榈膬r值體現(xiàn)者。讓他們參與征兵工作,本身就是具有很強的示范榜樣作用和說服力,比那些空洞的宣傳更具有效果,能夠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軍入伍、獻身國防。
(二)是大學生和部隊之間的橋梁,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退役復學大學生是大學生和部隊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他們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退役復學大學生具有退役士兵的角色,對當前部隊的實際情況比較了解。他們可以結合自己兩年的軍旅生活開展征兵宣傳,拉近部隊與在校大學生的距離,讓志愿參軍入伍的大學生能夠切實了解部隊生活,為規(guī)劃自己的軍旅生活早做準備。
另一方面,退役復學大學生在參軍入伍前和退役后都具有大學生的角色,他們能夠確切地了解大學生參軍入伍的真實要求,能夠根據(jù)他們的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同時,他們與在校大學生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具有很強的親和力,他們所說所做的更容易被在校學生所接受。相比較而言,大學生對于高校武裝部和地方人武部的征兵宣傳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定的疑慮。
五、發(fā)揮退役復學大學在高校征兵工作中作用的途徑與方法
發(fā)揮退役復學大學生在高校征兵工作中的作用要從其實際出發(fā),緊緊扣住“強軍夢”的時代主題,以“強軍夢”為引領旗幟,其途徑與方法主要有:
(一)成立各類退役復學大學生組織,為高校征兵工作做好輔助工作
由于各種原因,作為高校征兵機構的武裝部存在著業(yè)務量大與人手不夠的矛盾,嚴重制約了高校征兵工作的有效開展。將退役復學大學生組織起來,幫助高校武裝部開展征兵工作能夠有效地緩解這一矛盾。
為此,高校武裝部應該根據(jù)退役復學大學生的人數(shù)、兵種、區(qū)域來源等特點,成立各類社團、協(xié)會等組織,如八一社團,迷彩協(xié)會,軍事迷俱樂部等,并且定期組織開展軍事訓練、軍事技能競賽和政治教育活動。力求把他們組建成為“戰(zhàn)時能戰(zhàn)、有事應急、平時服務”的一支隊伍,繼續(xù)保持部隊軍人作風永不褪色。這樣,一方面可以解決當前高校武裝部人手不足的問題,為征兵工作做好輔助工作;另一方面,在平時可以吸引對國防軍事感興趣的大學生參與到社團協(xié)會的活動中,為高校征兵貯備一定的兵源。
(二)引導退役復學大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為高校征兵工作營造濃厚的環(huán)境氛圍
高校武裝部要以重大節(jié)假日和相關活動為契機,如國慶節(jié)、建黨節(jié)、建軍節(jié)、運動會、新兵出發(fā)歡送日、老兵退役復學歡迎日等,讓退役復學大學生組織和參與到其中,展現(xiàn)出他們特有的魅力和能力。如通過橫幅、展板宣傳參軍入伍的標語和知識;開展專題講座和國防知識競賽,辯論賽;開展軍事文化作品賞析、軍營歌曲演唱會;開展征兵政策宣傳講解;進行常規(guī)武器裝備圖片展、軍事題材電影展播等活動。
在這些重大節(jié)假日和相關活動中,通過發(fā)揮退役復學大學生的特長和優(yōu)勢,營造濃厚的參軍入伍校園文化氛圍,帶動在校大學生,激起其潛在的參軍入伍愿望,為高校征兵工作帶來更多的高質量兵源。
(三)引導退役復學大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為高校征兵工作奠定思想基礎
目前很多高校仍按照傳統(tǒng)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所進行的相關實踐活動也多是千篇一律,難以引起大學生的興趣,教學效果不佳?!爱敶袊乃枷胝谓逃ぷ魅蝿帐种匾饕ɡ硐胄拍罱逃?、愛國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健康心理教育、人文素質教育等內(nèi)容,是一個綜合的培養(yǎng)人、塑造人、轉化人的偉大工程?!比绻麤]有堅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后盾,勢必會影響高校征兵工作。
經(jīng)過兩年軍旅生活的歷練,退役復學大學生的思想覺悟更高,政治素質更好,理論水平更強。讓他們參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為其帶來一條嶄新的途徑,能夠調動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其教育效果。
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退役復學大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開展相關活動時,讓退役復學大學生與其他在校生開展面對面的溝通交流,讓他們將在部隊所習得的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和方式運用到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中,達到創(chuàng)新其教育內(nèi)容和形式、拉近理論與實踐距離的效果,激起在校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感知學習的意義。最終,讓在校大學生在思想方面得到提升,為高校征兵工作奠定思想基礎。
(四)引導退役復學大學生參與國防教育,為高校征兵工作做好前提條件
高校國防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它既是我國開展全面國防教育的基礎,也是做好高校征兵工作的前提。高校通過引導退役復學大學生參與國防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在校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和提升他們的身心素質,為高校征兵工作儲備一定的后備力量。引導退役復學大學生參與高校國防教育主要有兩個方面:
1.參與國防理論教學活動。
當前高校國防教育比較薄弱,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都或多或少存在著一定的不足。“軍事理論課課時較少,部分高校甚至沒有學分,以禮堂講座代替課堂教學,導致學生不夠重視。”退役復學大學生在部隊所習得的國防知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不足。
在國防教育課堂上,可以讓退役復學大學生進行助講。讓他們將在部隊中所習得的國防知識、國防觀念、國防技能等與在校大學生分享。在課堂下,可以組織退役復學大學生先進事跡報告會、退役返校大學生的軍營生活和軍旅宣講會;讓退役復學大學組織開展國防討論、國防演講、國防論文、國防知識競賽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提高國防理論教育的實效性,增強在校大學生的國防觀念。
2.參與軍事訓練。
“軍事訓練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已經(jīng)成為磨礪學生意志,提升軍事技能、軍事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在當前高校軍訓中,往往都存在著幫訓教官數(shù)量不足以及教官與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等問題,影響了軍訓的效果。
退役復學大學生都有著相對豐富的帶訓甚至帶兵經(jīng)驗,擁有較強的軍事素質。在軍訓中,他們的能力和教官相差無幾,甚至比他們更具有優(yōu)勢。在教官數(shù)量不足和教官與學生溝通交流存在問題的情況下,讓他們參與軍事訓練,與部隊教官形成競爭促進關系,能夠有效地提升軍事訓練的教育效果,增強在校學生的國防觀念。
(五)引導退役復學大學生參與征兵工作,直接推動高校征兵工作的順利開展
退役復學大學生是部隊和高校、軍人和大學生的承接者,在征兵宣傳中具有天然的優(yōu)勢。當前高校征兵工作中存在參軍冷、征兵難的困境,讓退役復學大學生參與高校征兵是打破這一困境的重要途徑。
高校武裝部在每年的征兵工作中除了常規(guī)的宣傳外,還要組織和利用學校中退役復學的大學生資源,充分利用好退役復學大學生的“活教材”“身邊典型”效應。讓退役復學大學生參與到高校征兵宣傳工作中去,讓他們代言高校征兵工作,“現(xiàn)身說法”“實話實說”,做咨詢、搞宣講,談談自己參軍入伍的真情實感、在軍營中的酸甜苦辣、參軍入伍后的自身成長以及大學生參軍入伍的優(yōu)惠政策等,這比學校單純地掛橫幅、貼海報、空洞的宣傳講解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比退役多年甚至沒有參軍經(jīng)歷的武裝部老師的教育宣傳實在得多。
“軍營是很多熱血大學生夢想的地方,很多學生對軍營有著不解的情結,他們夢想著自己能穿上軍裝,保家衛(wèi)國,為國家奉獻青春和熱血?!钡?,很多大學生對部隊生活了解不充分,入伍后存在適應問題,不能規(guī)劃好自己的軍旅生活。
高??梢宰屚艘蹚蛯W大學生組織動員會,為參軍入伍學生進行入伍前教育和訓練,指導他們制定軍旅規(guī)劃,讓志愿參軍入伍的大學生理性思考自己的參軍行為以及將要面對的現(xiàn)實情況,讓他們把報效祖國的激情和現(xiàn)實情況緊密聯(lián)系起來,走一條無悔的從軍路。
各高校要通過發(fā)揮退役復學大學生在征兵工作中的獨特作用,直接推動大學生征兵工作的順利開展。
六、結束語
“強軍夢”的提出為全軍和全國人民指明了方向,引領著高校征兵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退役復學大學生在高校征兵中有著自己的優(yōu)勢和作用,是解決當前高校征兵工作困境中的有效途徑之一。各高校要在“強軍夢”的視域下,積極發(fā)揮退役復學大學生在高校征兵工作中的作用,為軍營輸送更多的優(yōu)秀大學生,為我國國防事業(yè)和軍事現(xiàn)代建設做出貢獻。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專題研究項目立項(課題名稱:“強軍夢”視域下退役復學大學生在高校征兵工作中的作用研究)(項目批準號:2017SJBFDY403)。
參考文獻:
[1] 劉建偉.大學生參軍.“三大利好”需要培植鞏固[N].中國國防報,2009-07-16.
[2] 讓好政策惠及退役士兵——北京市認真落實兵役新政策紀實.[N]解放軍報,2012-01-07.
[3] 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學新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4] 大胡俊宇,陳永光,李蒙蒙.學生應征入伍及退役復學現(xiàn)狀調查與研究[N].理論前沿,2016-07-18.
[5] 李杰.退伍復學大學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發(fā)揮作用的機制研究[N].科技文,2016-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