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凌羊
01
近日,寧波的婚禮主持小可在網上發(fā)了一對新人的婚前協(xié)議,其中新娘列出了5大條共18小條規(guī)定和守則,條條扎心,比如:
男方的婚前財產婚后歸為夫妻共同所有,錢歸女方掌管,對于生育和教育問題,以女方意見為主。
假如要離婚,男方也要凈身出戶,還要在一年內賠償女方120萬。
準新郎看過協(xié)議后心灰意冷,領證當天表示:這婚不結了。有網友調侃:這種不平等條約,連李鴻章都不敢簽耶!
是的,這個網友說出了最核心的問題:不平等。
換任何一個人看到伴侶拋出來這樣一份協(xié)議,心里都會感到萬分不爽。這種感覺好似你本想隨意走進一家商店逛逛,卻被人一路緊緊跟隨,像防賊一樣防著。
還有人頗為憤慨地說:“這些東西,結了婚之后我都可以給你,但你不能理直氣壯地要求我給你。”
02
其實,在歐美某些國家,夫妻簽署婚前協(xié)議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即使這樣,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也還是不會簽的。
哪類人會簽署婚前協(xié)議?一般來說,當兩個人婚前財產狀況差別非常巨大時,一方因為擔心婚姻失敗而導致財產損失,才會要求簽署婚前協(xié)議。說白了,這是有錢人玩兒的游戲。
而在中國,人們似乎很忌諱婚前協(xié)議?;榍皡f(xié)議總是跟“不吉利”“還沒結婚呢,就想著離婚”等想法聯(lián)系起來。就像不愿意直面“我們有可能會死亡”一樣,人們也不愿意直面“我們有可能會離婚”這種可能性。
所有準備結婚的人都恨不能要以義無反顧、破釜沉舟的姿態(tài)進入婚姻,否則就不能表達自己對婚姻的誠意。一旦有人提出來要簽署婚前協(xié)議,立馬就會被懷疑成是“不把對方當自己人”。
然而,婚姻本來就是一種契約關系,達成婚前協(xié)議會因為對婚前財產的歸屬等問題有了明確的約定,讓男女雙方對婚姻多了一份敬畏和在意。
再加之,現代社會的離婚率越來越高,而離婚時雙方爭議最大的就是財產問題,與其到時雙方為財產的所有權爭執(zhí)不休、撕破臉皮,不如未雨綢繆做出約定,這樣一旦婚姻不幸走到了盡頭,雙方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紛爭,也免去了更多不必要的勞心傷神。
從這個角度來講,簽署婚前協(xié)議一點兒問題都沒有。那么讓男人不想結婚的這個婚前協(xié)議,問題出在哪里?
在于女方的態(tài)度。
字里行間,我們可以看出女方態(tài)度是傲慢的、居高臨下的、雙重標準的。
她一直強調自己的權利和對方的義務,卻對自己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只字不提。這還能叫協(xié)議嗎?這分明是霸權加上賣身契啊。
說句不好聽的,這個準新娘實際上是個法盲。因為從法律角度分析,這份婚前協(xié)議很多條款是無效的。比如“假如要離婚,男方也要凈身出戶,還要在一年內賠償女方120萬”。這一條,實質上是為離婚設置了障礙,違反了《婚姻法》中“婚姻自由原則”以及《合同法》中“公平原則”,實踐中會被法院認定為無效。
又比如,法律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yǎng)權、監(jiān)護權等也有明確的規(guī)定,當事人不得通過約定對此進行限制,所以若有糾紛發(fā)生,協(xié)議中這方面的約定條件法院也是不予支持的。
03
這個案例中的女方,讓我想起熱播劇《我的前半生》里羅子君的媽媽薛珍珠。上了年紀的薛珍珠積極謀求個人幸福,出手“穩(wěn)、準、狠”,一舉拿下富有的老華僑崔寶劍,成功入住崔大叔家。
為了打消崔大叔兒子的顧慮,她不惜簽下一紙保證書,內容大概是“本人不與崔寶劍結婚,不分崔寶劍的遺產”等。她的兩個女兒都覺得自己媽媽簽下這樣的保證書太屈辱了,薛珍珠卻一臉鬼精地說:“我早就問過律師了,這種保證書無用的。”
接著她說了一句讓兩個女兒都很服氣的臺詞:“人啊,就是因為什么都保證不了的時候才會簽保證書。所以,保證個鬼啊。傻了吧?社會經驗少了吧?”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男方不愛你,簽這樣的保證書有什么用?如果男方足夠愛你,又何須將所有愛意和承諾寄托在一張薄紙上?感情的發(fā)展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明天要發(fā)生什么,我們誰都保證不了。對方真要不愛你,他會有一萬種辦法規(guī)避掉婚前協(xié)議里約定的內容、轉移婚內財產并且讓你找不到證據。
但是,這樣的婚姻與其說是港灣,不如說是戰(zhàn)場。
有人說,結婚不是互相凝視對方的眼睛,而是互相凝視共同的目標?;橐龅谋举|,是兩個人互相信任、互相包容、互相扶持。如果雙方還沒結婚,就把關系搞得如此冷硬和對立,還不如直接打退堂鼓算了。
04
話說回來,這類婚前協(xié)議大行其道,恰恰也說明現實生活中女性對于婚姻的不安和恐懼。有人曾用這樣的打油詩來形容男人婚前婚后的狀態(tài):
婚前逛街常常去,婚后叫我自己去;婚前非常好記憶,婚后生日也忘記;
婚前對我很疼惜,婚后拳打又腳踢;婚前肩膀借我依,婚后愛理又不理;
婚前說過不介意,婚后吵架常提起;婚前摟我上樓梯,婚后自己先上去;
婚前洗碗又洗地,婚后吃飽睡覺去;婚前花錢沒關系,婚后跟我算利息;
婚前凡事講道理,婚后卻不可理喻;婚前萬事皆得意,婚后真叫人泄氣。
婆媳不和、變心出軌、家庭暴力、直男癌、媽寶男、重男輕女、逼生二胎……哪一條不會讓女性感到恐懼?
于是,很多女性在結婚之前企圖用那種“婚前不平等條約”來約束丈夫??伤齻儾]有意識到:這樣的婚前協(xié)議大多沒有法律效用,并不能保障她們的權益,也無法安撫她們的恐懼。很多女性發(fā)現,婚姻這條路充滿了風險,而女性一旦遇上這些風險,勢單力孤的自己似乎無法自保,所以才出此下策。
這樣的協(xié)議,看起來是不平等條約,實際上傳遞出的是一種焦慮。
男性出軌,如今已成為中國婚姻的最大殺手?;蛟S是因為男人出軌成本太低,而離婚女人在婚戀市場幾乎不再能看到希望,女人便選擇將就下去。
三五不時爆出的家暴新聞里,很多女性長期經受家庭暴力,但舉證困難、家人阻撓、心軟妥協(xié)……幾番痛苦后,無論是繼續(xù)忍受,還是離婚解脫,她們的心靈早已傷痕累累。
我身邊也有一些單親媽媽朋友十幾年來沒能從前夫那里拿到孩子的一分錢撫養(yǎng)費,想要起訴前夫卻要付出高昂的訴訟成本,甚至打贏了官司也未必能要到錢。甚至在離婚后,她們會因為有過婚史、生育史而在再次擇偶時面臨重重的困難。人們歧視婚姻不幸的女性,并從不吝嗇在輿論上給這些女性施加“二次傷害”。
正是這些現象的頻繁發(fā)生,讓一部分即將走入婚姻的女性很是焦慮?!澳腥瞬豢尚拧薄澳腥丝坎蛔 钡绕ぱ哉擃H能引起強烈的共鳴,所以這樣的婚前協(xié)議才會大量產生。
只可惜,事實證明:很多婚前保證,保證不了任何事情。女性與其研究如何靠簽署這種不平等的婚前協(xié)議來“嚴防死守”自己的利益,不如努力讓自己成為強者,成為更有價值的一方。
當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賺來一套房子時,就不必算計著兩人共同的那點兒財產,試圖給自己的婚姻上一份“保險”了;
當你可以有自己熱愛的工作時,就不必整日盯著男人的行蹤和臉色,生怕他瞟向別的女人;
當你真正學習且掌握了科學的育兒觀念時,就不必強勢地把孩子的撫養(yǎng)和教育攬在手里,而是學會與另一半共享為人父母的喜悅;
當你不再抱著把自己的后半輩子托付給一個男人的心態(tài)時,也就不會患得患失,甚至用一紙無用的契約來將兩個人捆綁一輩子。
女人這輩子最大的保險,就是變強大了的、輸得起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