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天明 夏金蘭
[摘 要] 受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要發(fā)揮學校德育主陣地作用,構建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有效德育模式,發(fā)掘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內部潛能,以此提高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yǎng)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 思想道德;實效性;對策
一、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現(xiàn)狀
近年來,我國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體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各地中小學為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效性確實出臺了不少辦法,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在學生中建立起來了,但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效率不高、效益不大、效果不佳的問題仍然存在,體現(xiàn)在學生身上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行為規(guī)范、理想信仰取向、無私奉獻和艱苦奮斗的精神等方面,或多或少還存在偏差,有的甚至還有一些嚴重的缺失。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因此,我們要找到影響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因素,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動力,切實提高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效性。
二、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問題成因
1.社會負面影響,導致學校德育效率不高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同時,在校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因社會的負面影響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zhàn)。
一方面,我國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學生在了解世界、增長見識、開闊視野的同時,不可避免地也會接觸到一些西方社會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學生求知欲強,但明辨是非能力差,有一部分學生被一些西方極端個人主義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所誤導,形成不良觀念。另一方面,不可否認,“一些地方和部門的領導對這項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沒有真正擔負起領導責任?!币渤=o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帶來負面影響。加之社會上尚存的各種不正之風,如,信息管理不規(guī)范,使一部分學生深受各種淫穢、暴力、腐朽等有害信息的侵蝕;還有,社會上仍然存在的一些“賭、毒、享樂”等丑惡現(xiàn)象,令少數(shù)學生的思想觀念嚴重畸形化,出現(xiàn)了“學校講半天,不如社會上一支煙”的畸形教育狀況。這些現(xiàn)象雖然不是主流,也非常不利于青少年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2.家庭教育不合理,導致學校思想道德效益不大
現(xiàn)代社會,家長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提高,一方面,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導致孩子從小就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吃不了苦,自理能力差;孩子上學,家長“陪讀”;孩子做錯事,教師訓不得;孩子一旦出事,一切都歸咎于教師沒教好,教師里外不落好,只能消極對待學生的違紀現(xiàn)象。另一方面,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對孩子實行“強迫教育”和“揠苗助長”式的教育,沉重單調的學習使孩子過早地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極有可能滋生逆反心理,形成不良性格,學生的思想品德也難以向好的方面轉化。加之有些單親家庭、生活貧困家庭、流動家庭和成員不良行為家庭,家長對培養(yǎng)子女,或無精力、或無財力、或不聞不問,更容易導致孩子形成自卑、孤獨、封閉心理,致使學校對這些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效益非常低。
3.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完善,導致效果不佳
教育觀念存在偏頗,重智輕德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許多學校在社會、家庭的干擾和有關部門的壓力下,在“小升初”“中考”“高考”等熱門話題的指使下,“核心素養(yǎng)教育喊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卻都搞得扎扎實實”,學生品德再高尚,考試成績不過關,也只能是望重點學校興嘆;只要有分數(shù),學生的品德表現(xiàn)就顯得無關緊要,普遍是“一好遮百丑”,忽視了育人先育德這個原則,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就顯得舉步維艱。
有些學校開展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價值觀上依然擺脫不了“政治道德價值”傾向,學校不能因地制宜,因時就需地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學生一旦進入社會,其平等競爭觀念、開拓進取意識、講求實效的作風與社會的需求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導致學校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實效性一直不高。
另外,個別學校的學科體系與德育相脫離,學校思想道德教育評估體系也不健全,有的學校認為上好思想品德課、搞好班主任工作、開展好班團隊活動就是搞好道德工作了,根本沒有重視開發(fā)學科課堂教學的育人功能,失去了課堂教學這個全面育人的主陣地,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目標就很難達成。
三、提高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學生是祖國未來建設的生力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還要靠思想先進、素質過硬的建設者,學校應利用各種優(yōu)勢,想方設法搞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1.提高教師素質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強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是先決條件
教師作為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設計者和實施者,其素質高低和工作能力的強弱,直接決定著教育的實效性,提高教師的政治道德修養(yǎng),提升教師的教書育人水平,加強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是勢在必行的。
首先,學校管理者要加強對師德建設的認識,不斷豐富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途徑。學校應重視師德建設工作,博采眾長,或鼓勵教師自我塑造,在實踐中,注重自我修煉;或發(fā)現(xiàn)教師身邊的師德榜樣,現(xiàn)身說法,同伴互助,共同進步;或讓教師走出去,積極選送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參加各種教育研修活動;或組建名師工作室,專家引領,讓教師零距離感受教育大家的教育理念,給教師以專業(yè)自信,讓教師在不斷的學習中,提升自身的師德素養(yǎng)和專業(yè)素養(yǎng)。
其次,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師德建設要靠教育,學校要堅持用黨在新時期的理論教育教師,用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武裝教師的頭腦,構建能與教育現(xiàn)代化相適應的、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教師職業(yè)道德觀念。
再次,學校應建章立制,規(guī)范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的理想信念與工作常規(guī)要高度統(tǒng)一,學校應對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進行細化,用制度制約、用紀律規(guī)范教師的職業(yè)行為,讓教師充分認識到師德失范的嚴重性。
最后,學校還應健全激勵機制,對于師德高尚的教師,要樹立典型,大力弘揚,要讓這種風尚因得到實際效益而能被大家學習,要讓愛崗敬業(yè)的優(yōu)秀教師受到社會各界的尊重和敬重,讓教師都能成長為具有高尚風范的育人導師。
教師有了為人師表的人格魅力、知識淵博的學識魅力、循循善誘的藝術魅力,學生才能在“和風細雨,潤物無聲”中接受思想的洗滌,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凸顯出來。
2.構建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是重要途徑
構建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是提高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實效性最有效的途徑。
構建起三位一體的德育模式,有了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參與,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實效。一方面,學校要積極發(fā)揮自身德育工作主陣地的作用,使思想道德教育能融入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教師應該多對學生進行家訪,建立現(xiàn)代化信息交流群組,組建家長學?;蚣议L委員會,密切與家庭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家庭、學校齊抓共管的局面。另一方面,要不斷提升家長的道德素養(yǎng),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為學生的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學生的發(fā)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黨和國家把教育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這就要求社會各界,應當積極配合教育部門做好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教育環(huán)境。當然,學校也應積極地與社會力量聯(lián)合,不斷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益。
如果三者在內容上存在差異,不僅不會互補,相反,只能相互抵消,試想,學生在學校受到傳統(tǒng)美德教育,回到家里,家長大談特談個人主義的“實惠”,在社會,接觸到的是極端利己主義的“拜金”現(xiàn)象,在中學生道德觀念未正式形成的情況下,這種差異無疑會導致學生在認知上出現(xiàn)混淆,削弱了思想教育的正面效應,所以說社會、家庭、學校教育三者應做到內容一致,真正做到互相配合、互為補充、互相促進。這就要求社會各界人士、學生的家長、學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承擔起教育下一代的責任,實現(xiàn)社會、家庭和學校共同參與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格局。目前各地推行的辦人民滿意的學校、倡導尊師重教活動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提速,對三位一體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構建起了很大的作用,學校的思想道德工作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
3.完善學校思想教育內容體系和教科書體系,發(fā)揮學校教育主陣地的用是基本保證
學校要著重研究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結構,把社會對于學生的有關文明行為習慣養(yǎng)成、勵志成長、社會生活常識、健康安全衛(wèi)生教育、社會公德、法制教育和民主、社會交往能力要求、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愛國情操培養(yǎng)等內容,有效地落實在教育內容上,建立起能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穩(wěn)定的內容結構。
雖然教育部對新時期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內容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但是學校思想教育內容體系依然存在一些亟待完善和改進的地方,如講到理想,學生想當成功企業(yè)家就會得到教師的贊揚,學生想當農民工,就會受到嘲笑;學生一提首都,都是肅然起敬,一提到家鄉(xiāng),就會覺得索然無味。不愛家鄉(xiāng),何談愛國呢?教師在校只講社會的“真、善、美”,學生一旦在社會上遇到一些丑惡的現(xiàn)象,就會覺得無所適從,類似的教育理想化傾向依然存在,針對這種情況,學校要適當補充一些更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德育內容,重視思想道德教育的細節(jié),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能從中受到一些啟發(fā),如此才能讓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實處?!笆陿淠?,百年樹人”,針對思想道德教育內容,學校應摒棄功利性,充分發(fā)揮思想道德教育的長期效益。學校還應多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理順思想道德教育內容的層次性,因地、因時、因人而進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
各學科教師也要積極地開展相關的研究,要將對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教育目標真正落實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充分發(fā)揮學校思想品德教育主陣地的作用,讓學生在學校中無時無處都能受到教育。
4.多形式、多途徑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是重要輔助手段
過去,學校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僅限于說教,這樣的教育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需求,只有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才能有效輔助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學校可以組織形式多樣的德育活動,如參觀革命圣地、班團隊活動、有意義的主題活動、野外生活、登山、遠足等,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正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時還能彌補順境條件下教育的缺失;學校要多為學生提供一些接觸社會、了解國情的機會,不斷提升學生的判斷能力和實踐能力,這對于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確立以及道德實踐能力的發(fā)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學校只有加強自身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發(fā)揮,主動與社會、家庭溝通,達成共識,積極營造有利于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氛圍,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才能大幅度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文周.淺談當前中學思想品德教育[J].成才之路,2008(24).
[2]馮鳳杰,楊軍,徐寶祥.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教師讀本[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4.
[3]楊小微.現(xiàn)代教育理論[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107-139.
(作者單位:湖北棗陽市楊垱鎮(zhèn)徐寨小學 棗陽市徐寨中學)
(責任編輯: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