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知識和修辭知識,為修辭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教師要正視修辭教學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引導學生走出修辭格局限和束縛,在更為廣闊的空間,感知修辭現(xiàn)象的巨大魅力。
一、關注修辭現(xiàn)象,建立嶄新修辭觀念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教師要發(fā)動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學習,并要求學生能夠從修辭角度展開分析,文本語言具有什么樣的個性?學生依照教師提示,順利進入學習談論之中。在具體展示時,學生認知呈現(xiàn)差異性。有學生認為:文本雖然是假設的內容,所有情節(jié)都是虛構的,但其真實感是顯而易見的,作者通過對三天光明時間的詳細分配,給我們展示了豐富的生活內容,語言描寫情真意切,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具有較強感染力。也有學生認為:作者是虛構了相關情節(jié),這樣設計雖然很豐實,但操作性存在不確定性,我們應該從作者情感角度展開認知,而不是考慮這些設計的可行性,從修辭角度展開探究可以發(fā)生,作者賦予平實語言以更豐富情緒。
教師讓學生對文本修辭現(xiàn)象展開討論,給學生規(guī)劃了清晰操作路線,學生大多能夠建立嶄新修辭觀念。修辭教學并非要針對一詞一句展開,讓學生掌握修辭運用意識,理解作者修辭意圖,這樣才能提升學生修辭學習品質。
二、豐富辨析方法,提升修辭鑒賞品質
修辭現(xiàn)象多元化特征決定了修辭辨析方法的豐富性,在引導學生展開實際操作時,教師要給出方法示范操作,讓學生逐漸掌握辨析修辭的基本操作思路。在具體辨析時,首先要確定說話方式,用詞、造句的特點,構思表達的路線;其次是弄清說話的目的,要達成什么效果。這樣便可以順利找到辨析的切點。
《一個人的遭遇(節(jié)選)》學習時,教師讓學生找出文本中經典的語段,體會作者修辭運用技巧。學生找出不同的片段,并展開個性解讀。如“當時我沒有把信念到底。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縮成了一團,怎么也松不開來”。這段話,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將讀信的感覺進行直觀化展示,寫出其心情的沉重感,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教師給出進一步引導:修辭格只是修辭的特殊表達形式,遣詞造句、立意構思、謀篇布局等,都屬于修辭的范疇,在具體展示時,需要考慮更多內容。學生繼續(xù)展開修辭體驗活動,欣賞方向也有了一定矯正。有學生說:“我的兒子是個肩膀狹窄、脖子細長、喉結很尖的男孩子,總是笑嘻嘻的;但現(xiàn)在躺著的,卻是一個年輕漂亮、肩膀寬闊的男人……”這里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展示作者不愿相信現(xiàn)實的矛盾心理。戰(zhàn)爭奪去了兒子的生命,如同搶走作者整個天空,他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
修辭教學要走出修辭格束縛,需要教師作出更多示范講解,讓學生建立嶄新修辭觀念。從學生操作情況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一時難以擺脫修辭格意識,只要有修辭方法運用,自然會成為賞析的首選切入點。
三、創(chuàng)新訓練形式,拓展修辭感知域度
一般修辭教學中,教師往往是先進行定義,然后是列舉實例,最后是展開實際訓練,整個操作程序顯得過于呆板。學生從具體訓練中難以形成有效的學習認知。因此,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新訓練形式,讓學生在更多實踐感知中學習修辭,不僅能夠拓展修辭學習域度,還能夠極大提升學生休息運用水平。集體討論、體悟感知、仿寫訓練、個性展示等,都可以為學生帶來豐富學習體驗。
《落日》教學時,教師圍繞題目展開相關設計:日本投降儀式安排在上午,為什么題目卻叫“落日”呢?其內在涵義有哪些呢?學生快速行動起來,給出個性觀點。有學生認為:日本帝國主義的國旗是白天紅日,在日本人眼中,它們代表太陽升起的地方,這里是表達,日本軍國主義已經徹底失敗,到了日落西山的時候了。也有學生說:作者寫完本文,正好是落日時分,以此點出寫作的背景,自然也具有諷喻作用。教師給出積極點評:題目是文本的眼睛,雖然只有兩個字,卻包含豐富信息,這樣的題目設計,充分展示作者寫作意圖,其經典性是顯而易見的。
教師從文本題目角度展開修辭訓練設計,雖然始終沒有提及修辭這個詞語,但整個操作過程,都是圍繞修辭展開的。讓學生建立“大修辭”概念,這是提升學生語文素質的重要舉措。
修辭教學不是單純的學習修辭格,而是從更多角度展開的語言學習。在具體操作時,教師要有矯正意識,擺脫以往認知偏差,促使學生學會關注修辭現(xiàn)象,建立嶄新修辭觀念,學習更多辨析方法,提升修辭鑒賞品質。
王濤濤,江蘇東臺市唐洋中學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