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華+翁有貴
樟樹是樟科樟屬的一種常綠喬木,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的代表樹種,又是我國的珍貴樹種之一,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栽培利用樟樹的記載。樟樹是喬木,樹高達50多米,胸徑3米以上。此樹在4-5月花,10-11月果熟,漿果,球形,紫黑色。樟樹生長快,壽命長,用途廣。臨川區(qū)林業(yè)局大院內1979年栽的一株樟樹,由于土肥、水足、陽光好,到1998年,因辦公大樓重建時不得不砍掉,當時樹高達20余米,胸圍徑54公分。撫州市樂安縣牛四鄉(xiāng),其野生樟樹數量為全省之冠;在流坑古村,有一片樟樹林,成了人們參觀游玩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吉安市的遂川、泰和的樟樹,樟油含量多,是制作樟腦的好原料。而我國的臺灣,所產的樟腦,數量多質量好,其產品居世界首位。用樟樹制作的樟木箱,把毛料衣服等物品放在箱內,不易蟲蛀。
1、樟樹大苗移栽的技術要點
1.1 樟樹大苗種植的意義
樟樹因樹高挺拔,樹冠雄壯,并在雨后天晴時會散發(fā)出陣陣芳香,人們在呼吸雨后空氣時,特感到心情舒暢。因此,人們都把它作為庭院、街道及道路兩旁的綠化樹種,特別在農村的新農村建設中,將其列入重要的綠化、美化環(huán)境的主要樹種之一。
1.2 樟樹大苗移栽種植的技術
樟樹大苗移栽種植的原則是:因地制宜,絕對不可栽在水漬地方或堿性重的土壤,應種植在土質濕潤肥沃,土層深厚,ph值為中性,質地沙質壤土、輕沙壤土的黃壤、紅壤、紅黃壤及沖積土壤。樟樹由于根深葉茂,主根長,側根少,且水份蒸發(fā)量大,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其成活率高的目的,其主要方法有:
1.3深挖坑:凡所謂大苗,一般均指在10年生左右的樹苗,在10-30年及以上年齡的樹木,應視樹苗的大小而定,挖坑時要做到所挖的坑能使主根伸直,并留有余地,側根舒展的原則,并視樹苗大小在坑內施入農家肥5-10擔及化肥鉀、磷肥6-20公斤,均勻和土拌和放入土坑中。
1.4適時種樹:在我區(qū)的植樹季節(jié),一般都在春季芽孢萌動之前的十二月至來年的一月為最佳。
1.5帶好宿土:當起樹時,應根據樹苗的大小,帶好宿土,宿土做成球形,并用禾草包扎好,在挖樹要包扎土球時,應交錯進行,并做到隨挖隨運,栽后應澆透定根水。
1.6種好樹:這里指的是栽樹要做到栽直、舒根、踩緊土,為保險起見,應用三角撐把樹固定,防止風吹搖動,影響樹木成活。
1.7修枝剪葉:修掉距地面40公分以下的枝條,及剪掉徒長枝條的1/3,使樹冠完整,并剪掉1/4-1/3的樹葉,這樣,可減少葉水份的蒸發(fā),能提高造林成活率5%-10%左右。
2、 撫育管理
撫育管理很重要,俗話說“三分栽,七分管”。樟樹大苗移栽種植后,其后續(xù)管理應做到以下三件事。
2.1是加強肥水管理。
2.2是及時清除萌生枝,確保樹木正常生長。
2.3是做好防治病蟲害工作。這是撫育管理工作中一個重要工作,病蟲害防治工作沒有做好會影響美化效果,甚至樟樹整株死亡,導致綠化失敗,浪費樟樹資源。
2.4樟樹病害防治
黃化病又稱缺綠病,屬生理性病害,是土壤中鈣離子含量太高而引起的。發(fā)病初期,枝梢新葉的脈間失綠黃化,但葉脈尤其主脈仍然保持綠化,黃綠相間現象十分明顯。隨著黃化程度的加重,葉片由綠變黃、變薄,葉面有乳白色斑點,葉脈也失去綠意,呈極淡的綠色。相繼全葉發(fā)白,葉片局部壞死,葉緣焦枯,葉片凋落;嚴重時,則枝梢枯頂,以至整株死亡。黃化病開始多發(fā)生在樟樹頂端,新葉比老葉嚴重,冬、春季比夏季嚴重。
防治方法:①發(fā)生此病時,應改變樟樹周圍土壤的酸堿度,提高葉片鐵的含量。在林地增添含鐵豐富的紅壤,施酸性化肥,如在土壤中施些硫磺粉,在根系周圍打孔灌注1:30的硫酸亞鐵液,樹干注射硫酸亞鐵15克、尿素50克、硫酸鎂5克、水1000毫升的混合液,葉面噴0.1%~0.2%硫酸亞鐵溶液,或500~1000 m的尿素鐵或黃腐酸鐵、檸檬酸鐵等,均有良好的復綠效果。②要根治香樟黃化病,可因地制宜施用酸性客土及有機肥等,改良其立地條件。
3、樟樹蟲害防治
3.1臺灣乳白蟻:屬土、木兩棲性,群體較大且比較集中,蟻巢建在隱蔽處;工蟻通過蟻路到各處攝食,通過長翅繁殖蟻完成群體的擴散繁殖,繁殖蟻對溫度、濕度、氣壓、降雨等條件要求比較嚴格。5月、6月下旬到8月為為害高峰期。芳仲園林談到此種害蟲危害極大,著實讓人頭痛啊,現總結防治方法如下。
防治方法:○1、在蟻道放置“蟻克”等誘殺劑?!?、避免樹木的機械損傷?!?、加強養(yǎng)護管理,及時給樹木補洞。[1] 香樟樹樟螢葉甲防治方法與其他病蟲害防治總結
3.2樟葉蜂
該蟲是香樟樹的次要食葉益蟲。一年紀代,以老熟幼蟲于土中繭內越冬,幼蟲取食嫩葉,對香樟樹幼苗危害嚴峻。
防治辦法:用90%敵百蟲晶體或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50%樂果乳劑噴灑,結果精良。
3.3螨類
該蟲是香樟樹的次要刺吸類益蟲。幼若蟲、成螨當前口刺破動物構造,吮吸汁液,使葉片構成黃白色小點,嚴峻時,小點麋集成黃色斑塊,削弱香樟樹的長勢。一年多代,葉片正、反面均可危害。春季低溫干旱危害尤為嚴峻,隨氣溫降低,危害有所削弱,但到春季又會加劇。
防治辦法:危害時期噴40%樂果乳油、20%三氯殺螨醇乳油、5%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
3.4 袋蛾類
該蟲也是香樟樹的次要食葉益蟲。一年一代,4月下旬化蛹,5月中旬產卵,6月上旬幼蟲開端危害,6月下旬-7月上旬危害尤為嚴峻,10月中下旬進入越冬期。初期食害葉肉,蟲多時可將香樟葉片吃光,還能剝食枝皮,嚼食果皮。
防治辦法:人工摘除護囊。也可用90%敵百蟲、75%鋅硫磷、80%敵敵畏、50%殺螟松1000~1500倍液噴藥防治。
3.5 樟巢螟
該蟲一年二代,幼蟲將數葉片粘連,吐絲綴葉結巢,在巢內食害葉片,在香樟嫩梢構成鳥窩狀,嚴峻時香樟整個樹冠掛滿鳥窩狀蟲巢,能將葉片吃光。幼蟲白晝很少運動,黃昏外出取食。
防治辦法:人工摘除蟲苞并廢棄;夏季清除越冬蟲苞;幼蟲發(fā)作時,可用90%敵百蟲原液、80%敵敵畏或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灑,也可用農藥滅蛾靈500倍液、滅幼脲2000倍液噴灑。噴藥要在黃昏停止,并只管即便淋透蟲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