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強+譚儒武
【摘要】:寧強縣地處秦嶺和大巴山之間,境內氣候溫和濕潤,氣候垂直差異大,生物多樣性特點顯著,是秦巴天然藥庫的重要組成部分。華細辛是寧強縣特產(chǎn)的野生藥材之一。由于過度采挖,野生資源銳減,保護華細辛種質資源迫在眉睫,陜西省寧強縣高海拔山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適宜于野生華細辛生長,人工栽植已經(jīng)成功,能有效地保護華細辛種質資源。近年來,寧強華細辛栽培面積逐年擴大,到2016年底,存量面積已達到近6500畝。每畝年收益在1萬元左右,成為高寒山區(qū)農民脫貧致富的好項目。寧強縣二郎壩鎮(zhèn)華細辛2013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保護認證。本文通過對華細辛林下栽培選地、整地、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的探討,為種植戶提供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華細辛;栽培;技術
細辛,別名:華細辛、盆草細辛。馬兜鈴科細辛屬植物,多年生草本。細辛用途廣泛,經(jīng)水蒸氣蒸餾可得精油,在化妝品、醫(yī)藥等行業(yè)用途很多。廣泛用于日用產(chǎn)品,如肥皂、化妝品、牙膏等,具有抗菌、消炎、止血、鎮(zhèn)痛等療效。含細辛的獸藥用于治咳嗽喘、便秘;含細辛的農藥作殺蟲劑和殺菌劑;由于細辛中所含揮發(fā)油具有特殊芳香氣味,國外已開發(fā)使用細辛作為建筑材料的防蛀填料和防蚊驅蟲原料。
1、 華細辛林下種植的優(yōu)勢
細辛喜陰,怕強光,冬季能耐-40℃以下低溫,要求土壤肥沃、質地疏松、濕潤。野生細辛多生于針葉林、闊葉林、混交林下或灌木叢中,很適合林下栽培種植,既不占糧田又不毀林,省工省料又利于樹木的生長。一般栽種3年后即可收獲,每1平方米可收干貨1.5-2.5千克。如果5年收獲,最高產(chǎn)可達6.5千克。
2、 華細辛林下種植技術
2.1土地準備
2.1.1選地 選擇地勢不超過20°的坡地,郁閉度低于0.5的針闊葉混交林和幼齡闊葉林。也可選擇坡度在10°以下,土層深厚,腐殖質含量高的背陰山坡或疏林地。
2.1.2整地 清除林內的枯立木、病腐木,藤條樹枝,土壤里的樹根和草根。全面整地,翻地深度20厘米左右,撒施腐熟的、優(yōu)質的有機質廄肥或堆肥,每畝施用量2000~4000千克,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及營養(yǎng)狀況,有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為苗木的根系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最后沿等高線方向做畦,畦寬1-1.2米,畦高20厘米,畦長一般10-20米。
2.2 種植方法
2.2.1采種:細辛種子生命力很短,必須采用當年采收不超過一個月的新種子,而且種子成熟期不一,6月上旬開始成熟,必須要做到隨熟隨采,否則種子自然脫落,造成損失。果實變?yōu)榉郯咨?,種子成黃褐色,無乳漿時采摘為宜。采摘的果實,置陰暗處1-2天,使果皮變軟成粉狀,再搓去果皮,將種子梢晾后趁鮮播種。
2.2.2播種:一般于7月上旬播種,分條播和撒播兩種。目前主要以條播為好,省種子,管理方便,有利于生長。先把床土整平,然后播種,在畦面上,按行距10厘米、株距5厘米穴播,每穴5-6粒,覆土1-2厘米。畦面再覆層草或樹葉保持畦面濕潤。土壤干旱時,播前應澆透水。
2.2.3移栽:出苗后生長3年或2年的壯苗即可移栽。在施足基肥的畦面上,橫向開溝,按行距15厘米,株距8-10厘米栽植。栽時,注意將苗的須根舒展開,不宜過稀,否則影響產(chǎn)量。春栽:細辛為早春植物,在土壤全層為解凍前即出土展葉,因而多在展葉后,坐水移栽,以利土壤保墑、緩苗、保苗。秋栽:一般于10月,當種苗葉片枯萎時進行,栽時不宜澆水和遮蔭。
2.2.4根莖繁殖。采挖野生細辛的根莖栽植,以夏季6—8月為好,翌春發(fā)芽生長,成活率在85%以上,根莖段的長度以2-3厘米左右為宜。一般每段要有兩個節(jié),節(jié)上要有芽,栽種時行株距為10-15厘米。每穴兩段,覆土5-6厘米,栽時要澆透水,栽后必須保持濕潤。
2.3田間管理
2.3.1清林或遮陰。在林地種植要清除遮光的灌木,使其郁閉度保持在0.3-0.5,(即樹冠投影面積占單位林地面積的30%-50%)。在空曠地栽培因無自然陰蔽物,要架棚遮陰。
2.3.2松土除草。每年都要進行2-4次松土除草,松土時注意不要損傷根莖,并要往根部培土,以防根莖和芽孢裸露地上。
2.3.3追肥與灌排水。細辛是一種喜肥的藥用植物,栽種前施足基肥外,還應適時追氮肥和磷肥,加速細辛的生長發(fā)育。
2.4病蟲害防治。
2.4.1細辛菌核病,病源為子囊菌。在早春發(fā)芽時直至6月下旬均可危害。受害植株葉柄有褪色條斑,地上部分萎焉倒伏枯死,根部腐爛,根部周圍有很多不規(guī)則的黑色菌核。防治方法:及時挖出病株,松土提高土壤通氣性,如果遮陰過度,應該修整上部樹冠增加光照,化學防治用50%多菌靈500液噴霧,每7-10天噴灑一次,連續(xù)噴2-3次。主要害蟲是細辛風蝶的幼蟲。應及時防治。
2.4.2細辛疫病 主要危害葉柄基部和葉片,在高溫多雨季節(jié)易發(fā)病。防治方法:發(fā)現(xiàn)病株后及時挖出,感病植株的土壤用生石灰消毒。在雨季前,對有病史的地塊,噴灑25%甲霜靈600倍液或甲霜靈錳鋅600倍液,預防發(fā)病。
2.4.3細辛銹病 主要危害葉片和葉柄,嚴重時造成全葉枯死。5月上旬發(fā)病,7-8月高溫季節(jié)危害最嚴重。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用15%粉銹寧800倍液或95%敵銹鈉300倍液加粘著劑噴霧防治,7-10天噴一次,連續(xù)噴2-3次。
2.4.4地老虎 危害根、莖、芽,常常咬斷植株根或莖。采用辛硫磷毒土撒入種植地進行防治。
2.4.5細辛鳳蝶 幼蟲危害咬食葉片,發(fā)生時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噴霧防治。
3 、 采收加工
種子直播細辛生長4-5年可收獲。移栽細辛,栽植二年生苗,栽后3-4年采收。栽三年生苗,栽后2-3年采收。采收時間8-9月,此時質量好產(chǎn)量高。收獲時用鎬或鍬從苗床的一端開始,將細辛植株翻掘揀出,去凈泥土,用繩扭結成辮或攤開,置陰涼通風處陰干,不能用水洗或日曬,水洗則變黑,根發(fā)白,日曬則葉片發(fā)黃,均影響質量,當涼到半干時,捆成小把,每捆10幾株,繼續(xù)陰干,全干后即完成加工。
【參考文獻】:
[1]孫黎明.細辛農田栽培技術[J] 農業(yè)知識:鄉(xiāng)村季風.2014年(10)
[2] 溫有學. 細辛病害及防治 [J] 吉林農業(yè).2002(6)
[3] 于寶貴. 林下細辛栽培技術研究[J] 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4
作者簡介:胡可強(1972.2-)漢,男,陜西寧強縣人,本科,寧強縣飛播造林管理站工程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