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婭婷
摘 要:在進行幼兒語言教學設計時,教師需要投入豐富的情感因素,為課堂教學帶來和諧動力。幼兒的語言能力低下,心理素質(zhì)不足,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關愛,讓幼兒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語言,這樣學習效果才會顯著提高。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升級訓練體系,利用多種教學輔助手段,可以為幼兒語言學習提供幫助。
關鍵詞:幼兒園 ;語言教學 ;情感視域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7)10B-0029-02
幼兒時期是語言能力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幼兒園開始進行情感視域下的幼兒語言教學,對幼兒健康成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作為幼兒教師需要提升相關認識,重視對幼兒的語言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語言教學形式,讓幼兒在多重互動的交際中,在實踐歷練中,形成良好的語言基礎。所謂情感視域,是指教師在語言教學中能夠賦予充分的情感關注,對幼兒進行耐心細致的引導,為幼兒的語言成長提供重要支持。
一、創(chuàng)新展示方式,彰顯教師的情感賦予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操作時,需要充分觀照不同幼兒的接受能力,提升課堂和諧氣氛,教師教學語言時要充滿情感,運用創(chuàng)新語言進行展示。
(一)重視理論構建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對幼兒語言訓練有明確規(guī)定: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進行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語言發(fā)展有自然規(guī)律,相關教育理論也是非常豐富的,作為幼兒教師,需要關注幼兒成長教育相關理論基礎的構建。首先,要明確幼兒園語言教學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指南》為幼兒語言訓練提供了諸多教學目標。目標1:認真聽并能聽懂常用語言;目標2:愿意講話并能夠清楚地表達;目標3:具有文明的語言習慣。這是幼兒語言訓練的三個目標維度,具有層遞性和漸進性。其次,教師要弄清語言訓練內(nèi)容,以更為豐富的展示方式,引導幼兒展開語言訓練。
(二)強化實踐運用
幼兒語言成長主要是通過實踐交互活動實現(xiàn)的,教師在具體操作時,需要強化實踐運用機會的創(chuàng)設,以提升訓練效度。幼兒精力集中時間比較短,教師不需要給幼兒灌輸太多的理論知識,只要給幼兒講清操作方法,需要遵守的規(guī)則,便可以實施語言實踐活動。幼兒興趣非常廣泛,教師需要有豐富的調(diào)動手段,讓幼兒充分動起來,這樣才能在實際交互訓練中提升聽說能力。如在進行一日常規(guī)教育時,教師要強化幼兒的口語訓練,每天讓幼兒講故事,與家長展開交互活動,進園離園都需要相互問候等,這些都可以訓練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夠歷練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
二、優(yōu)化師幼互動,凸顯幼兒主體意識
在幼兒語言教學過程中,師幼互動是基本形式,教師要注意凸顯幼兒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多說、多練,才能提升其語言品質(zhì),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
(一)豐富交互形式
師幼互動形式眾多,教師要有篩選意識,針對幼兒接受實際作出正確選擇。小班幼兒表達能力和主觀意識都比較欠缺,教師要從直觀手段創(chuàng)設角度展開教學切入,利用多媒體展示、游戲引導等形式,調(diào)動幼兒主動參與交互的熱情。中班幼兒有群體意識,也有主動表達的欲望,教師要注意變換語氣語調(diào),讓幼兒體會語言表達的區(qū)別和差異。特別是方言比較重的區(qū)域,教師更要規(guī)范說話,給幼兒積極的影響。
(二)和諧師幼關系
幼兒語言交互活動主要體現(xiàn)在同伴和師幼之間,在幼兒語言教學過程中,師幼互動對培養(yǎng)幼兒語言素質(zhì)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因此,搞好師幼關系至關重要,新課改倡導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幼兒教學也是如此,教師要有主體意識,讓幼兒在師幼互動中,積極主動表達自己的訴求,這是幼兒語言教學最需要關注的問題。幼兒年齡很小,但他們有個性認知,與幼兒成為好朋友,便于開展多重教學活動。如果幼兒畏懼教師,這樣的課堂教學難言高效。
三、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調(diào)動情感表達熱情
幼兒參與交互活動時,需要有適宜的環(huán)境和背景,教師不妨借助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以激活幼兒交互的主動性。
(一)媒體引入調(diào)動
利用多媒體助力幼兒語言教學,這是最為常見的教法運用。多媒體具有強大的展示功能,可以為幼兒提供視頻、動畫、文字等信息,因為更為直觀靈動,其激發(fā)效果也會更為顯著。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時,需要有針對性,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給幼兒帶來生活的真實感,這樣幼兒的主動用語意識才會被喚醒。如展示公園場景,參與游樂活動,幼兒都有這方面的經(jīng)歷,自然有更多需要表達的內(nèi)容,讓幼兒盡情地講述、介紹,甚至說感觸,都可以很好地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幼兒講解視頻內(nèi)容,這也是訓練幼兒語言的好方法。幼兒習慣看動畫片,并能夠清楚地分清其中的情節(jié)人物,教師利用多元化視頻材料展開語言訓練,不僅能夠成功地調(diào)動幼兒參與語言表達的主動性,還能夠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語言學習思維,形成良好的學習思考習慣。
(二)問題設計啟迪
幼兒語言訓練需要從多視角進行引導,利用問題設計展開,這也是語言訓練的重要方式。幼兒思維比較活躍,對新鮮事物都有主動探索的欲望,如果教師能夠給幼兒設計一些思考性問題,幼兒學習思維會順利啟動,參與交互活動的熱情也會大增。在問題設計時,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對問題展開全面整合,給幼兒設計趣味性、啟迪性、靈動性問題,勢必能夠成功調(diào)動幼兒交互主動性。幼兒思維呈現(xiàn)差異性,對問題的解讀呈現(xiàn)個性化特征,教師不需要過分追求問題答案的正確性,而是要看幼兒語言歷練的效度,讓幼兒大膽說,能夠說得有條理,這樣的語言訓練才是最有效的。如教師提問:“看過灰太狼的動畫視頻,你想對灰太狼說什么呢?”幼兒學習思維瞬間被激活,自然有太多話要說。有的幼兒說:“灰太狼你太可惡了,到處搞破壞,喜羊羊的美好家園都讓你給毀掉了……”
四、升級訓練活動,塑造幼兒的語言品質(zhì)
在進行幼兒語言教學實踐活動設計時,教師不僅要豐富實踐活動形式,還要注意延伸訓練長度,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語言交際習慣,提升幼兒語言表達品質(zhì)。
(一)課堂演繹訓練
幼兒參與語言訓練的熱情高低,關鍵要看教師的教學設計,如果教師充滿熱情地為幼兒布設語言交互活動,幼兒一定會積極參與其中。課堂演繹活動,這是幼兒最為喜歡的活動,教師可以先讓幼兒觀看動畫視頻,然后讓幼兒現(xiàn)場演繹動畫視頻故事,幼兒有豐富的想象力,對相關情節(jié)也記憶猶新,教師利用課堂演繹活動訓練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可以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如《熊出沒》這部動畫片,幼兒對其中的人物和情節(jié)都比較熟悉,教師設計課堂演繹活動,讓幼兒選擇動畫片中的人物,再選擇適當場景展開演繹活動。幼兒模仿能力很強,活動順利展開,教師跟進指導,耐心糾正,其訓練效果值得期待。
(二)延伸訓練長度
幼兒語言訓練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性工程,教師要有拓展意識,延伸課堂訓練長度,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語言習慣。在具體操作時,教師要有接軌意識,結(jié)合幼兒生活實際,將幼兒語言訓練向生活方向拓展,讓幼兒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展開語言訓練,這對全面提升幼兒語言品質(zhì)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如讓幼兒回到家中給家長講故事聽,教師要跟家長取得聯(lián)系,獲得家長的積極配合,為幼兒創(chuàng)設主動的表達機會,幼兒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語言表達能力。如讓幼兒搜集相關的故事信息,并參與班級的展示活動,這也需要幼兒家長的支持和幫助。幼兒在故事信息搜集過程中,需要接觸更多的信息渠道,在故事信息展示過程中,可以有效提升表達能力。教師給出足夠的情感付出,為幼兒提供豐富的語言展示機會,可以有效提升語言教學品質(zhì),全面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繪本便于進行語言的復述和精加工處理,促進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前閱讀和前書寫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是幼兒園開展語言活動的有效教學資源。”創(chuàng)新教師語言展示方式,優(yōu)化師幼關系,創(chuàng)設語言交互環(huán)境,升級語言訓練活動,都可以為幼兒語言成長提供充足動力,從情感角度展開教學活動,符合幼兒教育基本特征。幼兒年齡太小,不僅語言表達能力存在缺陷,其心理更是脆弱,如果教師不能給出足夠的情感關注,幼兒語言發(fā)展自然要受到阻礙。
參考文獻:
[1]陸菊仙.淺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2013,(7).
[2]吉喆.繪本與幼兒園語言教學[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3).
[3]崔溶霜.情境創(chuàng)設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35).